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吴儿脍缕薄欲飞

(2013-01-22 14:12:28)
标签:

后患

美食

有我

美食家

怀抱

http://s13/mw690/5edc8e29gd3da8160fd9c&690

 

      一介布衣,平庸自知,八小时内是“常有文章娱小我,独无兴趣见大人”;八小时外则是“常有美食飨小我,独无兴趣玩红五”。日前,儿子的几个大学同学路经湖州,设家宴招待。事先得知有同学酷嗜鱼生,我就专门到超市买来冷冻三文鱼中段。在柳叶刀欢快的吟唱下,冻得梆硬的鱼块化作均等的薄片,似蝴蝶翩翩起舞,最后飘落到洁白的大瓷盘中,颇有点杜甫在《观打鱼歌》中描述的“饔人左右挥霜刀,脍飞金盘白雪高”场景再现。佐料方面则参照古人所说的“脍,春用葱,夏用芥”,即准备了酒店里吃生鱼片常见的高醋、生抽、芥未,还备有我家传世的佐料——葱酱。

  家宴办得十分成功,同学们对老夫的烹饪手艺都赞不绝口。说尤其是那道三文鱼片,蘸着我家的葱酱吃起来味道特崭,既可去腥解臊,又没有芥未固有的冲鼻剌激味,鲜香爽口,令人胃口大开,食欲倍增。临行时同学们纷纷讨教葱酱的秘方,其实原料与加工都很简单,索性公之于众,以飨同好。每逢秋冬交替之际,太湖边上农民都会拉着自家地里种的白萝卜大管葱进城上市。注意,须选择离开泥土三天内的新鲜货色,外观上部碧绿生青、挺拔水灵,根茎洁白饱满、汁液充溢。洗净后用刀切细剁碎,越细越好,直至大量稠粘的葱油渗出方可。然后加入适量的辣椒油、生抽、白糠、味精、纯麻油拌匀,装瓶封口保存在冰霜内,食用时按需取用。大葱属百合科葱属的草本植物,具有较高的营养和保健功效。葱含蒜素、亚油酸、多糖等,其挥发成分具抑菌作用。葱中含有相当量的维生素C,有舒张小血管,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经常吃葱的人,即便脂多体胖,但胆固醇并不增高,而且体质强壮。 葱还含有具刺激性气味的挥发油和辣素,能去除腥膻等油腻厚味菜肴中的异味,产生特殊香气,可以刺激消化液的分泌,增进食欲。难怪我家祖上对大管葱情有独钟,摸索创下葱酱这“百搭”的佐餐佳品,无论是吃火锅,生鱼片,还是佐饭喝粥,冷盘热炒,都可以搭配组合,锦上添花,且食后口舌余香,祛火健胃。所以我们家族中男女老少都嗜好这口,世代传承,百吃不厌。
  过去一直以为生鱼片是日本人首创,殊不知我们的老祖宗早在二千多年前就推出“脍”,即指细切的牛、羊、鱼肉。孔子一直主张“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他老人家一生奔波劳碌,坐牛车极尽颠簸,常断炊而面有菜色,鲁迅先生由此推断孔子有胃病,因此喜食切得细薄的食物。古人对脍有烤熟的吃法,如公孙丑问孟子:“脍炙与羊枣孰美?”孟子道:“脍炙哉!”然更多的是生食。在《古今小说》中提到文帝为试其子忠诚与否,要他吮疽痈。太子说:“臣方食鲜脍,恐不宜近圣恙。”鲜脍即生的牛、羊、鱼肉,故可名正言顺地作为口中腥臊,怕感染伤口的托词。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写道:“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湖州属楚越旧地,世界上最早的栽培水稻就发现于距湖州不远的河姆渡遗址,菰城北面的毗山下曾挖掘出距今三千多年古人捕鱼的独木舟,足以证明司马迁所言不虚。据有关史料,北宋时期湖州的餐饮业已兴旺发达,酒楼林立,分工精细,还有加工生鱼片的专业人材“脍匠”。宋何通的《春渚纪闻》就有记载:“吴兴溪鱼之美冠于他都。而都人会集,必以斫脍为勤,其操刀者名之脍匠。”苏东坡不光是大文豪同时还是美食家,他对湖州的生鱼片向往已久,早在杭州当太守时就来过湖州了,并作诗《将至湖州戏赠莘老》,说到:“吴儿脍缕薄欲飞,未去先说馋涎垂。”后来有幸到湖州当父母官,当地官绅在霅溪边馆驿河头的接官厅设宴为其接风洗尘。时值荷花盛开的初夏,他们一边用荷叶茎当吸管畅饮享有盛誉的乌程陈酿,有感而发吟诵道:“碧筒时作象鼻弯,白酒微带荷心苦。”一边观看慕名已久的湖州脍匠大显身手,只见他挥刀去鳞剖腹快捷如风,然后“运肘风生看斫脍,随刀雪落惊飞缕。”这出神入化的绝技表演令见多识广的苏太守也由衷叹服,当场作诗称颂,为我们留下这段历史纪录。
  诗圣杜甫是食鱼生的老饕,他的诗有不少提到切脍与食脍,如《阌乡姜七少府设脍戏赠长歌》中就写道:“饔人受鱼鲛人手,洗鱼磨刀鱼眼红,无声细下飞碎雪,有骨已剁觜春葱。”曾长期在江南为官的白居易也嗜好这口,有诗为证,如《春末夏初闲游江郭》诗云:“绿蚁杯香嫩,红丝脍缕肥。”在《和微之诗》一诗中又提到:“鱼脍芥酱调,水葵盐豉絮。” 水葵即莼菜也,看来白大人欲效陆机、张翰作莼羹鲈脍之思。南宋的胡仔无意仕途,隐居在苕溪周边,其著作《苕溪鱼隐丛话》有词写道:“红尘事,谁能省;青霞志,方高引。任家风,舴艋生涯笭省。三尺鲈鱼真好脍,一觚春江宜闲饮。问时,怀抱向谁论,唯箕颖。”可见江南一带食生鱼片的习俗由来已久,司空见惯,世代相传,乐此不疲。
  不过这种食鱼生的习惯并不卫生,存在着食品安全隐患。三国时期的广陵(扬州)太守陈登腹绞痛,华佗诊断为“因多食鱼腥,故有中毒”,结果打下许多虫子。所以诸位尽管对鲜美腴嫩的生鱼片喜爱有加,但不宜常吃尽欢,可别贪一时的口腹之欲,留下无穷后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