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相长心得体会
(2014-06-24 21:14:01)
标签:
教育 |
作为数学教师,通过结对子学习,可以更好的更快的了解数学教育教学的要求,掌握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明确教师自身的角色和定位。从而缩短探索的时间,尽快地了解人类的已有成果,扩大自己的眼界,提高自己的认识。
向有经验的人学习,向同时代的人学习,向同事学习。教师之间在知识结构、智慧水平、教学思维方式、教学风格等方面还存在着较大差异,即使在同一学科组教师之间,在教学内容处理、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整体设计等方面的差异也是明显的。通过教师相互间的合作交流,这种差异可以转化为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通过教师之间的互动,教师之间的合作学习,可以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形成思维碰撞,从而产生新的教学思想,形成更有效的教学策略。
教学反思既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又是教师积累教学经验的有效方法。不断进行教学反思,可以总结经验、坚定信念,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完善自己。
1.反思自己的语言、行动,经验和思想,总结成功的经验。例如《找因数》这节课我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设计练习题,为学生精心创设用数学的情景,设计了“搬新校”活动,让学生来解决我们即将遇到的实际问题:将全班人数进行排队,要求每行人数相同,可以排成几行?有几种排法?使学生体会自己所学的知识能运用到生活中,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积极性兴趣极高,都积极去做,经过探究,得出很多种方法,既解决了实际问题,又学到了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2.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课堂的设计无论如何完善都难免有疏漏之处,如在学习“数的奇偶性”时,我让学生按每组的人数是2、3、4、5、6、7进行分组、交换位置后的要求是:“如果各组间进行组合搭配,什么情况下能换完,什么情况下不能换完?”由于我对组间进行交换没有进行强调,学生没有真正领会该题的要求,导致了讨论质量的下降。课后我静下心来,认真反思,仔细分析,查找根源,寻求对策,以免重犯,从而使我的教学日臻完善。
3.反思学生的举止,实现教学相长。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关注学生的行为变化对我们的数学课堂尤为重要,学生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话都在向我们传递着某种信息。教师要善于观察和捕捉学生的反馈信息,把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普遍存在的问题记录下来,以利于教学。同时,学生在课堂上发表独到的见解,可以拓宽教师的思路,记录下学生的举止,可以使得师生相互学习,从而实现教学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