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语文S版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2009-11-25 15:54:46)
标签:
杂谈 |
分类: 集体备课 |
语文S版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情感目标:
1.儿童识字是基于他们的生活基础的。本单元的三篇课文《边看电视边识字》、《我在街上识汉字》、《我读对联识汉字》把生活的现实情景与识字教学结合起来,很有新意。通过对这些课文的学习,让学生养成留意周围事物,学习生字的习惯,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熟练掌握所学的生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识字变得有趣。
2.让学生知道,只要认真观察,用心去记,生活中处处可以识字。
3.通过口语交际的训练,懂得快乐要与大家分享。
知识目标:
1.会认、会写本单元生字,认识新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大致意思。
能力目标:
1.培养主动识字的能力。
2.学会运用多种方法识字。
3.激发相互交流的兴趣,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1.边看电视边识字
教学设想:
本课安排在学生已经学习了识字一以及三个单元的阅读课后,这时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识字的途径和方法。本课通过看电视识字,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生活中处处可识字”的道理,引导学生进一步自主识字。通过多媒体课件、字卡和小蜜蜂头饰等直观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认识“视、色、光、孙、动、城、葫、芦、娃、宝”10个生字,会写“七、米、光、车”4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进一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自主识字。
教学目标:
1.认识“视、色、光、孙、动、城、葫、芦、娃、宝”10个生字,会写“七、米、光、车”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了解大致意思。
3.激励学生在家庭生活中主动识字,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过程与方法
1.看情景图,引入新课。用多媒体课件显示课文情景图,引导学生看图,引发学生对电视中学识字的联想,增加学习的兴奋度。
2.学习生字的写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学会写字,说出每个字的笔顺及书写规则,再演示字的笔画让学生练写。
3.拓展练习。让学生做个学习的有心人,课后注意在生活中识字。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同学们,在语文课上我们已经认识了许多汉字,可是,有的小朋友并不满足这些,他们利用一切机会去识认汉字。请看大屏幕。(多媒体课件显示P94页情景图)
(一)指导看图,理解图意。
1.图上画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
2.小男孩说了什么?你从小男孩的话中知道了他是用什么方法识字的?
(二)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读课题
2.引导学生理解“边……边……”的意思。
二、引入生字,自学生字。
同学们,你们爱看电视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你们喜欢的电视节目和卡通人物形象,我们一起来边看电视边识字,好不好?(多媒体课件,依次显示“大风车”“七色光”“动画城”等电视栏目片头,并打出对应词卡)
(一)引入生字
今天,我们要认识的10个汉字就是大屏幕左边词语中的红字。现在请大家打开语文书,自读课题与儿歌,找出这10个汉字,并用铅笔圈出来,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确。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同桌互相检查,互相评价。
2.老师也想听听大家读得怎么样,请同学们齐读给我听。
3.指导朗读。
4.多种形式练儿歌。
(指名读,老师引读,一部分读前半句,一部分读后半句……)
(二)识记字形
同学们都已经会读这10个汉字了,可是,该怎样记住它们的样子呢?请拿出老师给你们准备的字卡,一个字一个字地记一记。你有什么好办法一会儿告诉老师和同学们。
(三)检查识字情况
1.开火车读字卡
2.老师说字,学生找出相应的字卡,并说说是用什么方法记住字形的。
3.用生字组词、造句
4.做字音、字形找朋友的游戏。
刚才,老师带着大家在汉字的百花园中畅游一圈,现在,大家看我们的黑板上也是鲜花盛开。老师要请勤劳的小蜜蜂来采花蜜。我要发给每只小蜜蜂一张字卡,请它找到这个字相应的读音,并用这个字组个词。(黑板上粘好有10个生字的音节的鲜花,发给学生一个小蜜蜂头饰一张字卡)
三、指导书写
1.这节课,我们不仅要认识这10个汉字,还要学习书写4个汉字,“七、光、米、车。”大家看,字宝宝已经在田字格中站好了,你们告诉我在书写时应注意什么?
2.指导书写
现在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大屏幕上每一个字的书写笔顺的演示和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后在练习本上书写。
3.展示评价
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同学们的书写练习,互相评价。
四、拓展练习
我相信,我们班的同学一定也像今天课上的这位小朋友一样是学习的有心人,在看电视的同时认识了很多字。现在,我就带来一些电视节目,看看谁能说出它们的名字(课件打出“人与自然”“焦点访谈”“东方时空”“动物世界”“生活”等电视栏目片头)。
五、激发识字兴趣,感悟识字方法
(大屏幕显示语文书P94页图)
1.图上小朋友在讨论些什么?
2.你用过这样的方法识字吗?
3.启发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实物展示,门票、包装袋、拼图游戏……)
六、总结
其实,语文学习的机会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只要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在生活的大课堂里处处留心,一定会认识很多的汉字。让我们在生活的大课堂中主动地识记更多的汉字。
2.我在街上识汉字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课时:
教学过程:
一、出示情境图,谈话导入。
二、初读课文,认读成诵。
三、深入感悟,理解词意。
四、组织游戏,巩固识字。
活动二:小刺猬送礼物。
1.教师引导:同学们学习得这么认真,小刺猬也跑来为我们祝贺。这不,它带着礼物跑来了。你想得到这么好吃的野果吗?(黑板上出示:一只浑身扎满野果的刺猬,每个野果上有一个会认字)。
五、启发想象,指导书写。
六、课外拓展,巩固识字。
4.教师小结。
活动二:到大街上识汉字。
七、总结方法,鼓励识字。
同学们,生活本身就是一位知识渊博的老师,在今后的学习中,让我们一起做个有心人,用“识字”这把金钥匙来开启知识宝库的大门吧!
3.我读对联识汉字
一、读《新课标》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从这一句话,我们能体会到识字教学的意义和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识字是学生应用口头语言过渡到书面语言的桥梁,所以识字教学的优劣关系到小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甚至对他们的终身学习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学情分析。
年年过春节都贴对联,同学们对对联并不陌生,但是很难记住上面的字和内容,学了《我读对联识汉字》,在以后的生活中就会注意到这一方面。
三、教学目标。
1.认识“美、民、岁、欢、笑、新、年、百、万”9个生字,会写“万、百、民、竹”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对联,了解对联意思。
3.激发学生在生活中多角度识字,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态度。让学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感染。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让同学们认识“会认的字”,会写本文“会写的字”。
2.难点:激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角度识字,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态度。让学生受到祖国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感染。
五、教学准备。
简单实用的PPT课件、生字和词语卡片。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1. (出示幻灯片)观察一张过年的照片,照片上有对联:你看到了什么?
2.板书课题,读题。
3. 贴出一副对联,让孩子们感受对联带来的喜气。简介对联。(对联,又叫对子,是我国一种传统的文化形式,它由上联和下联组成。)。
4.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就来读一读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对联。
二、初读感知,认读生字
1.自由读文,自学生字。
师:同学们,下面自由地读读课文里的对联,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生字词多读几遍。
2.个别读(出示生字词,抽个别学生读。)
3.小老师带读
4.去掉拼音自由读。
5.去掉拼音抽个别读。
6.小组赛读
7.全班拍掌齐读
8.巩固生字:做摘苹果识字游戏
9.同桌互相读、互相纠正,并交流生字的识记方法。(给熟字做加法、编儿歌、数笔顺等方法记字)
三、感悟对联蕴含的道理
1.出示:“祖国前景美,人民幸福多。”
让学生了解读对联是顺序是先“右”后“左”。
2.学生读一读,小组内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理解的?
3.同法理解别的对联。
(第一幅对联,要启发学生结合自己知道的事实,体会祖国的光辉前程,感悟人民的幸福生活,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第二幅对联,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是怎样过年的。通过回忆“爆竹声声、欢笑阵阵”的喜庆场面,体会人们的喜悦心情。第三幅对联引导学生想象春天来了,百花争艳、万紫千红的景象,体会人们欢欢喜喜劳动,生活的情景。)
4.教师小结:小朋友们,这些对联表达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代表人民对新的一年的希望。
四、再读,巩固理解,加深印象。强调停顿和重音,注意不要读得太快,带着喜悦心情读出抑扬顿挫,表现出对联所反映的内容。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认读生字词卡。
2.开火车读,加深记忆。
3.熟读对联,巩固认知。
二、激发思维,拓展延伸
1.你们还收集了那些对联?
2.学生反馈收集到的对联,读一读。
3.指名简单地说一说自己所收集的对联所表达的意思。
4.教师语言激励,动员学生收集对联。
三、指导写字
1.引导学生在小组里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并交流。
2.集体反馈。
3.教师强调书写的注意点和要点。
“万”注意笔顺,第二笔是横折钩,折笔稍左斜。
“百”上面一横稍微写长些。
“民”最后一笔斜钩,掌握好斜钩的角度,不要写成竖提或卧钩。
“竹”左右两边相似,但完全不同,左边第三笔是竖,短一点,右边最后一笔是竖钩,写长一点。
4.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辅导。
5.作业展示,集体评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语文百花园五
内容简析:
设计理念:
针对一年级学生特点,在进行语文综合知识的整合与运用的同时,注意采用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口语交际过程中,创设交际情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多给学生实践机会,实现口语交际的双向互动。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习惯,掌握“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写字规则。
2.了解同音字的特点,学习一字组多词,积累好词。
3.练习朗读、背诵诗歌,进行语言积累。
4.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和与人交往的勇气,在交际中学会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
教学重点:
掌握识记汉字的方法,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能主动与人交流。
教学难点:
“读绕口令”和“能说会道”。
教具准备:
1.多媒体课件。2.词语卡片。3.自己喜欢的玩具一件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练读绕口令。
1.板书:绕口令。有谁会念绕口令?指名展示自己会念的绕口令。
2.有谁知道绕口令有什么特点?结合自己的体会来说一说。
3.小结绕口令的特点,并告诉小朋友练习绕口令可以是我们的普通话说得更标准,口齿更伶俐。
4.出示绕口令“四”和“十”,先自由练习,找出最应该注意的两个字的读音。
5.练习“四”和“十”的读音。
6.四人小组练习,指名读,齐读,男女生比赛读。
7.老师小结。(注意激励)
二、这样识字真有趣
1.复习引入:利用课本50页生字加笔画的方式,巩固这种记字方式,引导学生运用这种方式记忆生字,教师随即板书。
2.除了这种方式以外,你还会那种记忆生字的方法?(帮助学生记忆、总结方法)
(1)熟字加笔画。例如:“土”字加横就是“王”。
(2)熟字加(减)偏旁 例如:“果”字加木就是“棵”
(3)编儿歌,猜字谜等。
3.小结、过渡
小朋友们真能干,会用这么多的方法和生字宝宝交朋友。我们不仅会记,更会写。下面我们请欣赏班上写字最漂亮的同学的作业。我们来听一听,他是怎样把写得那么美的?
三、练习“我会写”
1.请小老师说一说自己书写的小诀窍。
2.出示课本范例,仔细观察我们今天要写的汉字,看看他们有什么不同
3.分组观察,先出示“三、只、会、去”,引导学生发现书写规则是从上到下。教师范写,学生练写,指名书写,集体评议
4.(方法同上)学习“儿、北、竹、的”书写规则从左到右。教师范写,学生练写,指名书写,集体评议
5.教师小结。
四、练习“读一读,比一比,说一说”
1.出示词语:东风
2.自由读词语.你有什么发现?
3.比较同音字“东”“冬”弄清它们的音和义。学生拿出字卡,在四人小组内进行交流组词,互相纠正组错的词,有不懂的向同学请教。
4.同音字拓展练习:木----目
5.小结
五、练习“读读背背”
1.引入学习,出示诗歌内容。
2.自由拼读,读准字音。结合插图弄清“一个大”“一个小”各指什么?引导比较哪边多,哪边少。
3.你有什么好方法能区别事物的大小和多少?
4. 齐读,小组竞赛读。
5.
引导发现两组反义词:大—--小
6. 指导背诵。
7.小结
六、练习“能说会道”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投影出老师童年生活照。大家认识照片上的小朋友吗?这就是老师小时候的样子。
2.展示玩具。小时候的老师也喜欢玩,特别喜欢玩一些玩具。看,我把它们都带来了(出示一些旧玩具,有买的、也有自制的,并取出最喜欢的玩具)。
(二)练习说话,进行交流
1.小朋友仔细看,谁能说说老师小时候玩过哪些玩具,最喜欢的玩具是什么?用上句式:老师小时候玩过-------------,最喜欢玩---------------。
2.指名说,引导评议。
3.现在,我要求大家不但要说出玩具的名称,还要说出它们的特点,比如颜色、形状……同桌的同学先说一说。
4.指名说。有的小朋友说得准确生动,谁能到前边来说一说?
(三)介绍自己玩过的玩具。
1.同学们,你们玩过哪些玩具呢?你最喜欢的玩具是什么?先向同学说说。
2..指名向全班说。教师随机板书:可爱、好玩。
(四)领悟方法,介绍玩具
1.介绍形状
2.(出示小熊):请你仔细观察,该怎样把它们介绍给大家呢?自己先练习,一会儿说给同学听。
①指名说。谁愿意说给大家听。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他介绍了哪些部分?按什么顺序?
②师小结介绍方法并板书:名称、外形、顺序。
③谁能把小熊介绍得更可爱,其它同学认真听,想想哪些地方值得你学习。
④游戏:我说你猜。请一位同学上台介绍毛绒玩具。其他同学边听边想,猜猜这是什么玩具?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⑤同桌介绍自己的玩具。
3.介绍玩法
①(演示电动玩具的玩法):有的玩具不仅形状可爱,还十分好玩。
②指名介绍玩法。
③讨论后板书:玩法。
④师小结:大家现在明白了,可以从玩具的可爱和好玩两个特点中选择其中的一方面按一定的顺序介绍玩具,你能介绍自己手中的玩具吗?
(五)推荐玩具,积极交流
1.有位小朋友的妈妈想帮她的孩子买一件生日礼物。可是买什么好呢?大家帮帮这位阿姨,向她推荐一种玩具吧。现在我就是那位阿姨,你们就是售货员。哪位售货员介绍得好,我就买谁的。
2.练习推荐。
3.指名推荐。(强调说好推荐的第一句话)。
(六)总结,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