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语文s版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2009-10-22 17:00:32)
标签:
集体备课 |
分类: 集体备课 |
识字一
一、研读课标:
根据课标,确定本课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情感目标]
通过观察汉字的演变过程培养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养成保护自己器官的好习惯。
[创新目标]
学情分析:
从学生情况来看:学生已学过汉语拼音,识字很少,朗读能力很弱,急切需要接触汉字。教师在教学时要借助汉语拼音这个识字工具,让学生自己读汉字,以形象为主,借助表象作用帮助学生识记汉字,要努力激发学生识记汉字的兴趣,使学生热爱语文课学习,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指导学生正确朗读,培养有感情朗读的习惯。
二、研读教材:
本课是集中学习汉语拼音之后,开始学习汉字课文的第一课,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身体识字,初步掌握识字的方法,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
1、《观察人体识汉字》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表现“人、手、足、口、耳、目”的四幅图和儿歌“手足口耳目,人的五件宝。”每一部分都是由图画到象形字再到楷书,将汉字的演变过程呈现出来;第二部分是课后列出的会认字表和会写字的书写教材。
2、本课重点是激发学生识字兴趣,教会学生识字方法,能运用象形字的学习方法自学其他象形字。按笔顺写字。学习新笔画“横折、撇、捺”,认识本课6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教学难点是指导学生正确书写生字,背诵儿歌。
三、根据上述对教材的解读,设计教学思路和教学流程如下:
课前游戏→师生互动,学习“目”字→自主探究,学习其它象形字→合作学习儿歌→拓展思维训练
3、教学过程
一、课前游戏
二、师生互动,学习“目”字
1、学生猜谜、揭题
①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颗黑萄葡。(眼睛)
②眼睛是人身体的一部分,今天我们就来观察人体识汉字。(揭题、板题、读题) 2、感受“目”字的演变过程
①古代人把人的眼睛写得非常有趣,想不想看一看?(课件出示“目”的象形字。)
②引出现代字“目”:这个字是古代人根据眼睛的样子写出来的,我们把它叫做象形字。后来,为了把字写得更规范、方便,这些字逐渐发生了变化(课件演示象形字“目”向现代汉字的变化过程)
三、自主探究,学习其它象形字
现在生字宝宝们长大了,也变得更漂亮了,你还认识它们吗?
我想让小朋友们自学这几个字。小朋友们可以自己一个人学,也可以找小伙伴们一起学。先读拼音认字,再想办法记字,也可以按顺序写字。
2、学生采用比较、观察等方法自学生字。
3、学生多种形式汇报学习成果。
①我会认:出示生字“人、手、口、耳、足”。
指名读,说说自己是怎么记字的。简单的字鼓励学生按事物的样子记字,复杂的字让学生按笔画记字。
(开火车、分组比读,“找朋友”游戏巩固。)
☆指名上台写“口”字,全班评正。(师指导:“口”字写在田字格中间)
☆指名学生念笔画、师写“人”字(认识新笔画“撇、捺”)。
☆比较“人、八”
学生观察两个字的样子,说说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师小结:它们都有笔画“撇、捺”,但是“八”字的两笔画要分开,“撇”的起笔比“捺”低。(师范写,指导占田字格:撇的起笔在竖中线偏左,捺的起笔在竖中线上。
四、合作学习儿歌
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指名评一评)
师小结:我们读儿歌时要把字音读准确、流利,还要注意停顿。
读了儿歌你知道什么了?
五、拓展思维训练:
四、相关资料
1.“人、手、足、口、耳、目”6个生字演变课件。
2.播放、欣赏甲骨文、隶书、楷书书法课件。
3.带拼音生字卡片。
4游戏:摘宝贝
(1)出示画:“人体图”,图上的“宝贝”是一个个字。
(2)让学生摘宝贝:你会读哪个字就摘哪个宝贝"",并带大家读一读。
(3)拓展小结。
(通过活动和游戏,巩固识字,生动有趣,学生乐学乐记。)
五、作业布置
1书写生字
2组词
很多学生组词时会把“目”当成了“木”组,“木头、木马、木椅”等等。一年级的小朋友在组词是由于识字量、词汇量少,往往爱用同音字组。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提醒学生用字说一句话。在具体的语境中,随便拉同音字来的就可能少很多。
(S版)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是在集中学习汉语拼音之后,开始学习汉字课文的第一个单元。本单元以集中识字为教学重点,所识的字大多是独体字,这些字不是作汉字的部首,就是作合体字的部件。其中的三篇课文旨在引导学生初步接触在生活中识字的一些方法,了解识字很有用,激发学生识字情趣和学习欲望,引导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做个处处留心、善于观察学习的好孩子。所以教师应充分挖掘好这一层教学意图,科学有效地设计教学方法。教学应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把培养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作为首要任务,并教给识字方法,课上扎扎实实教好汉字的笔画、笔顺,认真指导写字,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识字、写字习惯,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认识识字的重要性和趣味性,力求识用结合。
《看画识字真有趣》是本册本单元识字(一)中的看图识字课,书中配有精美有趣的图画,朗朗上口的短文,生动地反应了汉字演变的过程。本课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日、月、水、火、鸟、马、虫、鱼的八幅图和两篇短文。第二部分是会认字和会写字的书写内容。短文分别写了红日、月牙、河水、火苗、鸟儿、鱼儿、小虫、马儿。文中的图和有关象形字,意在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能借助图与字的关系帮助识字。
围绕单元训练目标,在教学中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注重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了解“日、月、水、火、鸟、马、虫、鱼、”这八个字的演变过程。启发学生思维,掌握象形字的识字方法。学生刚学完汉语拼音,急切需要接触汉字,本课出现的象形字,它来源于对生活中实物形状的摹仿,在课堂上,这类象形字不用教,只要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根据字形看看,说说,画画,学生就能一下掌握。根据小学生的认知是由形象向抽象发展的规律,本课可简介中国的象形字(多媒体出示),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脑思考的能力和识字的兴趣。
二、利用多媒体,指导学生观察图画,通过观看画面,对照生字,找出图和字的相似点,引出象形字的特点。教师借助插图及古代的汉字字型引导学生认识“日、月、水、火、马、虫、鱼”等象形字和两个新笔画。通过组词、说句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巩固识字。帮助学生了解字意,激发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
三、学生能借助拼音,通过多种形式,正确流利地朗读短文,注意纠正读音,理解字义。如短文中“圆圆、弯弯”指太阳和月牙的形状;“清清”是说河水清澈透明,没有污染;“闪闪”是指火苗的状态。另一篇短文中“天上飞、水中游、地上爬、路上跑””分别说出了鸟、鱼、虫、马在什么地方做什么。活泼浅显的语言材料,加深了学生对象形文字的理解。这样,学生容易掌握的字让学生互教互学,争当小老师。难掌握的字通过图画运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形象记忆。从而达到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目的。
四、教师要指导学生写字,掌握基本的按笔画识字方法。注重字的笔顺训练,在学生初识生字的基础上,教师从最基本的笔画讲起,特别是一些笔画少、布局特殊的独体字字:马、日、月,更要具体指导笔顺、占位等。教师做好示范,指导学生书空、描红、仿写,帮助学生掌握字的笔顺规则,慢慢引导学生在田字格里正确书写,把字写工整、美观,千万不可操之过急。
五、作业布置:学生可以制作识字卡片(正面写字和音节,背面画出相应的图或象形字)。
此外,还可以通过多种游戏,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如猜字方法:“口”加一笔是什么字?以此激发学生的识字欲望,使学生主动识字,乐于识字,从而提高识字教学效率,实现本课识字教学的目标。
一、研读课标:
根据课标,确定本课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课外识字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多识字。
[创新目标]
把学习语文和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
学情分析:
从学生情况来看:学生已学过汉语拼音,识字很少,朗读能力很弱,急切需要接触汉字。教师在教学时要借助汉语拼音这个识字工具,让学生自己读汉字,以形象为主,借助表象作用帮助学生识记汉字,要努力激发学生识记汉字的兴趣,使学生热爱语文课学习,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指导学生正确朗读,培养有感情朗读的习惯。
二、研读教材:
本课是集中学习汉语拼音之后,开始学习汉字课文的第一个单元当中的第三课,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自己家里常见的一些器物的名称识字,初步掌握识字的方法,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
1、《我在家里贴字卡》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12种家庭中常见的物品的名称。12个词语排列整齐,韵律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第二部分是课后列出的会认字表和会写字的书写教材。课文还有一幅插图,展示了祖孙俩在家里通过贴字卡这种形式开展识字活动的情境。
2、本课的12个词语中的字可以分为三种。一种只要连词一起读读,如:山水“画”,书“架”等,只是见见面,有个印象,以后再去认写。第二种是只要认识,不要求书写,也不考试。第三种是会写字。本课紧紧围绕识字这一重点,把识字和看图、学词结合起来,和生活结合起来。激发学生识字兴趣,教会学生识字,教学难点是指导学生正确书写生字。
三、根据上述对教材的解读,设计教学思路和教学流程如下:
一、导入新课
前边我们讲到了小明是一个爱学习的孩子,他学会了用观察人体识字的方法,认识了很多字,又学会了看图识字的方法认识了很多字。今天小明又要用什么方法来识字呢?(打开书,看图)
二、授新课
(一)认读字卡
1.同学们读读题目。
2.从课题中就能知道小明是用什么方法来识字的?(在家里贴字卡)小明在家里都贴了哪些字卡?
3.看书读12个词语。
△个人读
△两个互相读
△大家一起读
4.老师出示带拼音的词语卡片。
△指名读
△大家读
5.贴出彩色放大图,指名到图前贴不带拼音的词语卡片,边贴边读,全班齐读。
6.看书,学习8个会认字。
△自己读
△两个人互相读
△指名读
(二)把要求会认的8个字换个地方来认读
△和已学过的会认字组成“小人书、沙子、风沙、大刀、沙发、车灯、写字”等词语和“我会写字”一句话。
△老师带领同学们做登山活动来进行。从下到上,7个词语读完后,将山顶红旗拿下来,换成大红旗,打开,上面是“我会写字”一句话。
(三)指导书写
1.教学生“竖钩”“竖折”两个新的笔画。
2.看书上的范字,观察“小、山、刀”三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老师带着学生一笔一笔书写。
4.表扬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及时纠正不正确的姿势。
5.老师用实物投影讲评学生的作业。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用贴字卡的方法来识字。回家后,你可以观察自己家中的实物。一边贴字卡,一边识字。过几天大家把字卡带到学校里给同学们读一读。
四、相关资料
1.带拼音生字卡片,色彩鲜艳的词卡。
2. 熟悉的家用电器图片。
3. 游戏:夺红旗
(1)出示画:“山峰”,山上的“红旗”是一个个字。
(2)让学生夺红旗:你会读哪个字就摘哪个红旗,并带大家读一读。
(3)拓展小结。
(通过活动和游戏,巩固识字,生动有趣,学生乐学乐记。)
五、作业布置
1书写生字,
2制作字卡或词卡,在教室里贴一贴。
一、语文百花园的编写意图及特色:
1、编写意图:
为了灵活而高效地落实和体现《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与阶段目标,语文社S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教材编排了独具特色的“语文百花园:,用以取代传统教材中的“基础训练”或“综合练习”,并赋予它新颖而实效的呈现形式和学习内容。
2、教材特色
(1)呈现形式灵活多样,注重激发学生兴趣
从名称上,“语文百花园”一改传统教材“基础训练”等过于成人化的叫法,用“百花园”这一具体生动的用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中“语海畅游“、“背一背”、“读一读”、“我的采集本”、“能说会道”、“语文大课堂”等栏目的名称,也都与学生的学习或生活相关,迎合儿童喜欢游戏、好奇心强的特点,语言简单生动,力求吸引学生进入五彩缤纷的“百花园”中,在轻松有趣的学习氛围下展开学习活动。
二、内容简析
语文百花园一有六项内容:包括认识象形文字;学习识字方法;了解我国的一些重大节日;读背儿歌,培养阅读兴趣,积累语言和进行口语交际练习,还安排了一次“能说会道”,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设计理念:
此次教学设计体现了语文综合知识的运用,让学生联系旧知的探求新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合作学习自主探索,同时,借助生动形象的多媒体画面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在乐中学,趣中学。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第三题“照样子,说一说”;第六题“能说会道”——说说心里话
三、教具准备
教学时间:两课时
一、激趣引入:
1、老师带大家到百花园里玩一玩,这个百花园的名字叫“语文百花园”。
二、游玩“识字园”(学习第一题)
1.出示多媒体课件——识字园
2.(出示课文插图),认认说说,仔细观察图画,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1)同桌互相说说;
(2)指名说;
(3)齐说一遍。
3.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字像什么?(在学过的课文中,电视里、报纸上……)
4.归纳:同学们说的这些汉字都是象形字,古时候的人呢,就是根据这样的符号记录所看到的东西,这些符号已经变成了现在的汉字了。
5、用这些象形字组词、说话。
6、小结:一边用手势一边说同学们识字顶呱呱。
三、猜谜宫。(学习第二、三题)
1.出示多媒体课件——“猜谜宫”图,我们一起参加猜谜语游戏好吗?
出示多媒体课件——“摘果子”,苹果树上的字谜,如果你猜对了,苹果就会掉下来,你会说哪个就说哪个。
小结:刚才通过猜字谜,认识了很多生字,也复习了不少字,所以说猜字谜是一种很好的记字方法。
2.出示多媒体——猜节日名称,出示多媒体课件——课文第三题内容。
①自由找小伙伴说说。
②指名回答。
③齐读一遍。
④说说你还知道我们国家还有哪些节日。
⑤做游戏,摘果子。(出示挂图,让学生动手做一做:苹果树上的日期,你知道是什么节日就摘下来,把苹果上的日期,猜出来是什么节日写在卡片上,再把苹果和卡片一起拿上讲台来让同学评一评)
⑥小结。
四、读读背背
①出示多媒体课件——读一读《数星星》
②自由读短文,要求读正确、流利,注意“星星”的“星”字和“眼睛”的“睛”字要读轻声,读准“数、眨、三、四几个字的声母。
五、总结
口语交际“能说会道”
一、指导学生读题,弄清题目要求。
有趣、说心理话
二、引导观察情境图,了解图意,激发兴趣,增强参与交际的欲望。
1、
2、看图二。小朋友笑眯眯地说:“我觉得上学非常有趣,因为老师教我学会了拼音,还认识了很多字,我可以自己读书了。”
3、看图三。小朋友说:“我喜欢上学,因为学校里有老师有同学,大家一起上课,一起唱歌,一起游戏,多有趣啊。”
三、小组交流,相互启发。
四、 挑选部分学生在全班发言。
五、评价。对所有大胆发言、声音洪亮、实话实说的学生给以鼓励性评价。
六、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去游玩了语文百花园,收获真不少,只要我们平时留心观察周围的一切,就会有新的发现,老师希望你们做语文百花园的小主人,收获更多的知识。
六、课后作业练习:
回家将自己的想法说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也和你一起感受上学的快乐。
三、教学方法和策略
(一) 巧用“语文百花园”,创设趣味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指出,对于孩子们的学习来说,第一是兴趣,第二是兴趣,第三还是兴趣。在“语文百花园”的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利用和开掘教材中形式多样的趣味性学生活动,为学生创设各种学习情境。
如在上课开始,老师用激趣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百花园中玩一玩,你们想去吗?这个百花园的名字叫‘语文百花园’。”同时,随机出示课件——一个百花园,拱形门上写着“语文百花园”。老师接着又点明“语文百花园”的作用:“百花园中的知识可丰富了,相信同学们在里面一定能学到很多知识。”让学生把学习当作去“百花园里去玩一玩”,在巧用教材的同时为学生创设了活泼有趣的生活情境,迎合了学生好玩爱游戏的心理特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中,展现生活的情境,学生感到新奇有趣,学习情绪倍增。”
(三) 有效利用教材资源,紧密联系学生生活,逐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语文百花园一”的
“口语交际(能说会道)”都安排了较为丰富的插图,图画的内容与文字内容一样,都是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在“语文百花园一”的教学中,应充分注意这一编排特点,灵活利用教材提供的情景,引导学生将语言能力的发展与自己的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自己熟悉的语境下敢于说,乐于说,善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