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用销售政策类型
(2009-03-04 20:40:43)
标签:
杂谈 |
分类: 信用销售主要有哪些方式 |
信用销售政策,简称信用政策。信用管理最重要的是制定适当的信用政策,制定信用政策是为了指导信用管理部门的工作,让信用管理部门根据企业的现金流要求管理应收账款,使信用管理工作有法可依。 企业信用政策要随企业内外部环境变化而变化。好的信用政策必须把企业的财务状况和在特定产业、特定地理区域进行有效竞争的需要结合起来,必须和企业的政策相一致。一般而言,企业的信用政策可以分为中庸型、保守型和激进型三种类型。 (一)、中庸型信用政策 中庸型信用政策的企业,其账户是高质量账户和一般账户的混合。采取这种信用政策的企业信用风险高于保守型信用政策,低于采取激进型的企业。通常允许存在一定数量的购买商进行延期如20~30天的付款,这种企业的现金流主要依靠银行贷款和企业每月收回的应收款。 一般来说,实行中庸型信用政策的企业有如下特征:
1.
2.
3.
4. 这些特征表明,企业的经营活动达到了一个良性循环的状态。企业不会采取极端的或不合理的信用政策,来应付市场竞争的压力或是内部的财务困难。 此时的信用政策指导下的赊销条件在赊销金额、赊销期限、现金折扣等方面都与本行业通行的标准趋于一致。 (二)、保守型信用政策 那些建立在坚实的财务基础上的企业通常采用保守型信用政策。这样的企业不会冒险,它偏好和那些按时付款的企业打交道,企业的现金主要来自贷款。这样的企业通常追求稳健的成长战略。具体来说,在以下情况中,企业应采取保守型的信用政策: 1.企业财务能力扩张至一定程度,以至于无法承受高于一般水平的信用风险时,出于减少坏账损失的考虑,企业必须采取保守型信用政策,把产品出售给市场规模最大、实力最雄厚、最及时回款的客户,即提高信用销售的条件,精简客户。 2.原料市场供不应求,企业存货水平较低,并且短时间内不会发生存货积聚到较高水平的情况。这意味着市场销售态势良好时可以减少赊销,以保证较高的市场利润率。 3.当市场对产品的需求量大,而且近期以现有厂房设备无法满足订货需要,同时,企业无法或者从长远来看不必进一步扩充厂房设备,这时使用严格的信用政策就可以保证企业良好的现金流和利润率。 4.当产品出售后边际利润很低,利润取决于存货的快速周转时,企业最好只销售个那些通常会在短期内付款、风险确定的客户,因为在边际利润较小时,大额的坏账损失可能会把年终利润统统抵销。 5.当总体经济状况不佳时,可能造成很多客户的经营困难。为了避免被卷入相互拖欠的恶性循环,企业应用严格的信用政策来降低风险。 6.当行业状况(影响客户所在的行业状况)处于严重萧条期时,坏账损失可能性会变大。 7.当企业生产的产品是根据客户要求的规格特定制,无法出售给其他使用者时,如果损失即意味着全部损失,没有追回的可能性。这种情况下,要慎用信用销售或者应用严格的信用条件。 8.在生产客户所订产品前,需花费昂贵的设计费、准备费、工具或工厂费用时。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客户拒付,企业的损失要大于产品本身的价值。 9.当企业产品生产需较长时间完成时,企业实际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机会成本,如果客户拒付,企业的损失要大于产品本身的价值。 10.如果企业生产的是昂贵的机器和永久性厂房设施(固定资产),信用政策应趋于稳健。 当企业实施保守型信用政策时,一般采用下列方针: 1. 2. 3. 4. 5. 6. 7. 8. (三)、激进型信用政策 这是一种风险最大的信用政策。采取这种信用政策的企业十分注重销售额,把销售额放在首位,账户的质量放在次要地位。那些谋求迅速成长和占领市场的企业最可能采取这种信用政策。 采取激进型的信用政策的企业将面临很大的信用风险。拖欠企业货款的现象会十分严重,最后完全可能发展到威胁企业生存的地步。 采取激进型的信用政策的企业,起初会表现令人激动的景象,看起来会十分成功,但随着应收账款越来越多,企业可能面临严重的资金压力。如果企业运作成功,通过市场的扩张缓解了资金压力,企业的成功就能持续下去,否则企业可能走向倒闭。当下边列举的情况出现时,企业可以考虑激进型信用政策。 企业缺乏现金或短期内有大笔债务到期,需要企业尽快将产品销售出去,转化为现金以应付对外支付和偿还债务。 1. 2. 3. 4. 5. 6. 7. 8.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