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我后怕的期待与现实

(2009-03-01 08:47:45)
标签:

期待

变化

满意

分类: 与您分享

   四岁前的儿子非常听话,尤其喜欢认字、编故事。整天缠着我,出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词语让我编故事。我呢时常让他编个开头,自己当然也乐此不疲。2008年春节过后,又想和儿子投入快乐的读书时光,可儿子就是定不下来,生字不念了,故事也不爱编了,干什么都不听话。我给他讲了最让自己害怕的惩罚。小时候妈妈被姥姥狠狠的打过两次。把裤子脱掉,掐大腿内侧再使劲一拧,太疼了。如果今后你不听话,妈妈就这样对你。为了让孩子提前阅读,我开始教孩子认字,可他就是东摇西晃,应付差事。我生气了,严肃地对儿子说:“皓皓,躺在妈妈腿上,把裤子脱掉。”上去一把我就拧了一下,儿子疼得直叫。果然奏效,2分钟儿子就把字全认识了。心想还挺有效。第二天晚上吃饭后,儿子与我学起生字。老毛病又犯了,我几次忍耐和警告都无效。为给儿子增加心理负担我一字一顿地说“皓皓,躺在妈妈腿上,脱掉裤子,”“妈妈穿裤子恰行吗?”“不行”。没想到儿子居然躺着极不情愿、颤颤巍巍地用小手脱掉裤子,露出大腿内侧,说“那好吧,你掐吧!”儿子的行为让我哭笑不得,我当然也没有掐他。我想儿子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决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第二天,我担心自己的行为会给儿子造成伤害。问儿子,你觉得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妈妈?儿子毫不留情地说“恶毒的妈妈,可恶的妈妈!”我心里一阵。是啊,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结果,我了解儿子吗?儿子执行的是我的期待,而非他的意愿。试想,我们自己喜欢别人逼迫着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吗?我们自己为什么不动脑筋无意间让孩子对某些东西感兴趣,保持比较持久的动力呢?相信,我考虑自己或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的太多了吧!掠夺孩子的生活,附加自己的期待。当然孩子需要家长和老师的指导。可在方法上确实需要考虑。

   反思一下自己,年后生活无规律,却要求孩子马上规律起来这合理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童言稚语
后一篇:儿子最想的梦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