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滇楚锁钥     黔东门户—西南古镇系列游之贵州镇远

(2011-06-08 11:33:47)
标签:

镇远古城

黔东

锁钥

4d

门户

旅游

分类: [一]游记小集

http://s7/middle/5eda4d5bga52b158d8816&690    黔东门户—西南古镇系列游之贵州镇远" TITLE="滇楚锁钥     黔东门户—西南古镇系列游之贵州镇远" />  滇楚锁钥  黔东门户的镇远古城     

         —西南古镇系列旅游之贵州镇远古镇

     镇远,位于长江水系上游和贵州东南部,地处湘黔两省的怀化、铜仁和黔东南三地区五县接壤交汇之处,是一座古老的城市。县境东界湖南新晃,南临三穗、剑河,西毗施秉,北接岑巩和铜仁地区的石阡,素有“滇楚锁钥、黔东门户”之称。

     据史书记载,镇远古称“竖眼大田溪洞”,属“鬼方”。从夏到商,世居着荆、梁二州的西南土著,泛称“荆蛮”。古代的镇远,地处历史上“五溪蛮”和“百越人”聚居的结合部。西汉时属武陵郡。汉高祖五年始设沅阳县。隋、唐置梓姜县。宋高祖绍兴元年置镇远州。元世祖至元十八年,置镇远沿边溪洞招讨司,后改为军民总管府。明洪武五年改置镇远州,隶属湖广。永乐十一年置镇远府,隶属贵州。清袭明制。民国初,置镇远道。

     1949年11月8日镇远解放,为镇远专员公署驻地。1956年建立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为自治州首府。1958年州府迁往凯里,改镇远为县。1986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镇远自古为由湘楚人夜郎舍舟登陆要冲,也是京城与西南边陲以及安南、缅甸、暹罗、印度等国礼物献赠和信使往还的捷径和必经之地,有“南方丝绸之路”要津之美称。明太祖朱元璋兴师入黔,贵州水西宣慰使奢香夫人霭翠,派人献牛羊、粮米、毡等物,迎王师于镇远。正德三年,理学家王阳明由贵州书院奉诏调任江西庐陵,赴任时取道镇远,买舟由舞阳河下沅水出洞庭。清代缅甸大使直也托纪卸任回国时也是途经镇远。

     这里既是黔东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要冲,也是兵家必争的军事重镇。明弘治初年,镇远太守周瑛有“欲通云贵,先守镇远”之说。《苗疆闻见录》上也有“欲据滇楚,必占镇远”的论述。在我国古典名著《儒林外史》中,吴敬梓不惜以三个回目的篇章,较翔实生动地描写了汤总兵与苗族首领别庄燕在镇远的攻进退和当时当地的风土民情。叱咤风云、虎门扬威的晚清爱国名将林则徐,曾三次路经镇远,他在《镇远道中》一诗里对这里雄奇的山川和险要的地势发出了“两山夹溪溪水恶,一径秋烟凿山脚,行人在山影在溪,此身未坠胆已落”的惊叹。   

    镇远古城占地3.1平方公里,古城有八大会馆、四洞、八祠、九庙、十二码头与府卫古城洹,吴王洞、四宫殿、古全井、古戏楼等名胜古迹近200多处。主要历史名胜包括青龙洞,中元婵院,万寿宫,祝圣桥,香炉岩,天后宫,府卫古城洹,吴王洞,四宫殿(东方战神庙),和平村,周达文故居,古城中的寺庙、庵堂、馆祠、亭阁、宫阙、古民居、古巷道、古码头等,组成了一个富有特色的“传统文化迷宫”。

    镇远古城位于舞阳河畔,四周皆山。碧水如诗的舞阳河如一条凝碧的玉带,呈“S”型蜿蜒贯通全城,北岸为旧府城,南岸为旧卫城,山、水、城浑然一体倒影成画,构成了太极图上的石屏巨镇,形成了“九山抱一城,一水分府卫”的独特风貌,被中外游客誉为“东方威尼斯”。

     镇远是中国山地贴崖建筑文化博物馆。城内古街古巷曲径通幽,石桥城垣错落有致,古民居把中原四合院的原型,搬到山上改造成山屋,吊脚楼、回廊等多种形式的山庄式院落。既重现了江南庭院的风貌,又体现出山地建筑的布局;即有堡垒式的森严,又兼有商贾大户的豪气。这些建筑是木石结构的完美结合,小处可见精雕细刻的花草鱼虫,大处则显出挥洒自如的豪放,它们是明清时代“西南都会”人们安居乐业的真实写照,又表现出商人财源通达的商业理念。江南与山地的完美结合,使镇远的民居成为中国建筑史上的奇观。

     镇远的民居建筑中最绝的就是“歪门邪道”了。凡开在小巷道旁的各家大门绝不会与小巷平行或垂直,小巷也决不与大厅正对,而是有意地将门的朝向转一个角度,斜斜地对着街道,即所谓“邪”(斜)道。老住户们说,这“歪”与“斜”是遵从风水先生的说法:“以南为尊”是一种富贵之相,又能“财不露白”。

     镇远古城古巷道狭长幽深,其结构错综复杂,有石牌坊巷、四方井享、复兴享、仁寿巷、冲子巷、米码头巷、紫宝阁巷、陈家井巷。这些交叉衔连、互相达通的巷子,组成了镇远古城生生相息的血脉。古井遍布全程、形状各异、有圆有方。有的形如猪槽,有清澈见地的自然浅井,也有深达余丈的吊井。较有名的四方井、猪槽井、琵琶井、陈家井、园觉井、南门沟味井等。古井春夏秋冬盛泽不涸,且水质极佳,甘冽爽口。

     镇远是西南大都会,是明清中央政府进军东南亚的必经之路,也曾是商业物资集散地。自从徽商、两湖、江南等中原文化渗透进来后,盐船争流,商贾如云,历史上形成了八大会馆、十二戏楼,吸引了逐利而居的商人,镇远逐渐由军事重镇演变为商业都市,当年的商业物流、船只航运、码头、海关税收等,都位居贵州第四位。镇远的市井生活构成了西南“清明上河图” 的繁荣景象,充满财气,是西南地区突出的富庶之地。如今仍完整保留的江西会馆、福建会馆和府城大码头、禹门码头、冲子口码头、天后宫码头、上北门等码头,可以说是这段繁盛历史的见证。

     镇远又是一座崇尚山水、崇尚文明、崇尚文化的古城。长期以来,中原文化、地方民族文化、域外各国文化在这里相互渗透、交融,形成了独特的镇远包容性文化。商业与军事的合理格局,城外防御军事体系的浑然天成,整个古镇的发展历史体现了先“威镇远方军事的强驽之首”进而又为“云南丽江之末”的军事演变过程,在历史的、现实的生活中充分发挥了雄霸黔东大门军事堡垒和中国南丝绸之路的作用。

 

http://s13/middle/5eda4d5bga516594d96bc&690

http://s13/middle/5eda4d5bga51661700c4c&690

http://s4/middle/5eda4d5bga516628b3843&690

http://s9/middle/5eda4d5bga51663ba80d8&690

http://s6/middle/5eda4d5bg76e8a3b0af65&690

http://s4/middle/5eda4d5bga51666607313&690

http://s13/middle/5eda4d5bga5166a8633cc&690

 

http://s13/middle/5eda4d5bga5166eb18cfc&690

http://s7/middle/5eda4d5bga5167504cfe6&690

http://s7/middle/5eda4d5bga51675f02fb6&690

http://s1/middle/5eda4d5bga516787e5a10&690

http://s4/middle/5eda4d5bga5167a8eade3&690

http://s8/middle/5eda4d5bga5167bf36847&690

http://s8/middle/5eda4d5bga5167e27f8a7&690
http://s13/middle/5eda4d5bg76e8a6858a1c&690

http://s6/middle/5eda4d5bga51682d609d5&690
http://s14/middle/5eda4d5bga5168c9b0f2d&690

http://s15/middle/5eda4d5bga5168e2a0b7e&690

http://s15/middle/5eda4d5bga516906337ce&690

http://s4/middle/5eda4d5bga5169169cc33&690

http://s5/middle/5eda4d5bga51692992634&690

http://s14/middle/5eda4d5bga5169b3f13bd&690

http://s11/middle/5eda4d5bga5169d7dae3a&690

http://s1/middle/5eda4d5bga5169e85df50&690

 

http://s1/middle/5eda4d5bga516a1d60590&690

http://s16/middle/5eda4d5bga516a2d3171f&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