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2/mw690/5eda043btd65252babb9b&690
“先生产后生活”是多年前我在家念书时社会流行的一种说法。我的理解应是用于生产单位和家庭吧。
想起这句话,我当时在家生活时可领教了。
那时,我下学或下班到家后,基本就是总干活。因我是老大,父亲说母亲身体不好,我就得多干些。
收拾屋子,洗衣服、做饭、挑水、下地刨茬子等等,都得我带头多干。
说起来,很多人都不信。因父亲那时是县委副书记,大小也算个县领导。这样,有人会问,领导家的孩子有干那么多的活吗?
可那时就是那样。家里从未顾过人,我就顶个干家务活的人。那时,活干不完不许吃饭。有时真很饿,但也不敢支声。实在坚持不了才说要吃饭。可父亲听到后就会说,等活干完了再吃饭,“先生产后生活”。每次听父亲这样说,我就没话说了。
记得那时,我在家经常是干完活再吃饭。可到吃饭时,我刚端起饭碗有时就大汗淋淋,全身无力,可能也有吃的不好原因。到医院检查医生说是虚脱了,要输葡萄糖才能好。所以,以后再出现这种情况,就知道是咋回事了,直接去医院输葡萄糖。
在我自己成家后,虽然有时干活也很执著,但有时有晌,不总那样饿了也不吃饭。所以,没再发生虚脱现象。
那时,我还不懂“先生产后生活”的利害关系。
现在,可以说“先生产后生活”是非人性化和非人道的。
众所周知,生活是生产的基础和保障。人们吃好饭,穿好衣才能从事劳动和活动。否则,人人都饿着肚子,怎有力气和精神去干活及活动呢!
“先生产后生活”这种说法在生产单位适用于艰苦时代。现在我国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也发生质的变化,这个理论无论在哪都已经不太适用了。
所以,现在应提倡先“先生活后生产”。首先要保证人们的衣食住行,然后才能谈得上如何搞好生产!
在生产与生活的关系中,生活永远是处于主导地位,而不能相反。再不能回到“先生产后生活”的说法中,使我们的生活和生产处于和谐状态,使我们生活在健康幸福之中。
http://s15/mw690/5eda043btd65927e45fde&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