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元区7月份工业产值较环比下降0.3%
WSJ报道,欧元区7月份工业产值有所改善,较上年同期降幅创下今年迄今为止最低水平,这对欧元区正从衰退中复苏的观点构成支撑。
欧盟统计局(Eurostat)周一公布的数据显示,欧元区7月份工业产值较6月份下降0.3%,较上年同期下降15.9%。当月较上年同期降幅创出去年12月份工业产值下降12.4%以来的最低水平。4月份工业产值较上年同期降幅达到创纪录的21.3%。
上述结果与经济学家此前预期略有不同。上周接受道琼斯通讯社(Dow Jones
Newswires)调查的经济学家预计,欧元区7月份工业产值较6月份下降0.3%,较上年同期下降16.6%。欧盟统计局还将6月份工业产值修正为较5月份下降0.2%,较上年同期下降16.7%,初步数据为较5月份下降0.6%,较上年同期下降17.0%。欧盟统计局称,7月份欧盟27个成员国的工业产值较6月份下降0.2%,较上年同期下降14.7%。
国际清算银行:货币市场已恢复去年初水平
总部设在日内瓦的国际清算银行(BIS)9月13日发布的一份报告称,全球金融市场已经出现复苏迹象,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已恢复至2008年初水平。
国际清算银行在报告中说:“尽管经济复苏进程依然面临不确定性,但从5月底至9月初投资者仍保持谨慎乐观。”报告强调,特别在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主要息差已经回落至2008年初的水平。
3个月美元LIBOR(伦敦同业拆借利率)去年10月最高时曾达4.825%,目前已回落到0.325%左右水平。另一个象征货币市场流动性压力的核心指标LIBOR-OIS(隔夜指数掉期)息差也从一年前364个基点的历史最高位降至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前主席格林斯潘界定的25个基点以内正常区间。
国际清算银行同时指出,虽然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已大幅好转,但债券市场波动依然较大,因为投资者不确定复苏进程是否顺利。“债券投资者越来越相信经济衰退最坏时刻已经过去,但复苏很可能缓慢且面临阻碍。”
坏账和惜贷两大风险:欧洲金融形势企稳背后有隐忧
2008年9月的最后一个周末,包括富通银行在内的3家欧洲大型金融机构“扎堆”告急。距离雷曼兄弟倒台不到两个星期,一场发端于美国的金融风暴正式登陆大西洋彼岸的欧洲。一度心存侥幸的欧洲国家一时间乱作一团。从一开始各自为战到后来携手应对,面对金融危机这一“洪水猛兽”,一场跌宕起伏的联合“保卫战”在欧洲上演。时隔近一年,“洪水”尚未退尽,“猛兽”余威犹存,欧洲金融形势虽呈现企稳迹象,但依然充满不确定性。
欧元区二季度就业人数再降0.5%
欧盟统计局14日公布的初步数据显示,虽然欧元区经济形势略显好转,但就业形势继续恶化,今年第二季度欧元区16国就业人数环比再降0.5%,同比降1.8%。
数据显示,第二季度欧元区就业人数较前一季度减少70.2万。经季节调整后,第一季度就业人数环比下降0.7%,低于此前发布的0.8%的降幅。
与此同时,第二季度欧盟27国的就业人数环比下降0.6%,就业人数减少144.3万个,同比降幅为1.9%。
欧盟统计局说,经季节调整后,今年第二季度欧盟就业人数为2.227亿,其中欧元区占1.456亿。金融危机严重冲击了欧盟的制造业、内需和出口,使很多企业压缩生产,裁减人员,导致欧盟和欧元区失业率攀升至10年来新高。当天,欧盟委员会公布的中期经济预测报告说,欧元区和欧盟经济可望在今年第三季度走出衰退,但因过高的失业率和不良的财政状况,欧元区和欧盟经济仍将处于脆弱和不稳定状态
世界经济复苏迷雾重重 是否已重回可持续复苏之路难定论
沦陷于“百年一遇”危机中的世界经济近期似乎否极泰来。复苏的言论已不绝于耳,复苏的证据也在不断出现。然而,眼下的复苏也许只是危机后低水平上的“超跌反弹”,世界经济是否已重回可持续复苏之路,目前难有定论。一重迷雾:金融紧缩松几许?二重迷雾:消费重启待何时?三重迷雾:刺激计划怎退出?四重迷雾:复苏之途几波折?
欧盟委员会预测欧元区经济第三季度走出衰退
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一周年之后,随着市场的回暖和企业恢复盈利,美国的金融业正在逐步走出危机阴影,步入“后华尔街”时代。
一年来,在美国政府的强力干预下,以华尔街为代表的美国金融业发生了巨大变化。与此同时,美国原有几大商业银行的排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为了应对这场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美国政府对金融业的干预程度也达到了空前规模。
从已经公布的今年第二季度财报看,美国金融企业已经走出了危机最糟糕的阶段,这既跟会计规则的调整有关,也受益于市场的回暖和市场信心的恢复。如何平衡监管与创新的关系是美国金融业当前面临的最紧迫问题之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