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朋友小风的博客里看到这篇文章,内容很棒,谢谢分享。
我的所有的课程中,都会强调这个词“记笔记”。
那么我为什么这么强调记笔记这件事呢,因为这对学习来说,确实很重要。
我们常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最起码的,把听到的东西写一遍,就能加深印象,这比仅仅是听一下要印象深刻很多。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脑手机都可以用来记笔记了,但是我个人依然习惯在参加会议、讲座的时候用笔纸来做记录。当然,也有时候我会用note这类软件来记录,但往往是在没有那么值得重视的会议上。
其次,记笔记不是记笔录,不要追求一字不差原封不动,在记的过程中,要加入自己的理解,体现出重点和结构。当然,在初学一个知识的时候,也许我们很难从一开始就抓住重点,理清结构,所以那些有好的学习习惯的同学,都会在记完笔记以后重新梳理一次,整理笔记。能保持这个学习习惯,就具备了当学霸的基本素质。
再进一步,要学会记笔记的同时思考问题,把存疑的地方在边上批注起来,至少打一个小问号,以便课后提问,或者进行反复思考。很多时候,参加讲座最后也都有向主讲人提问的环节,之前听讲过程中的小问题在这时候正好派上用途,不会让现场冷场。很多同学会有这样的问题:如果我记笔记,就没有时间听讲,听讲就没有时间记笔记了,怎么办呀?首先,如果真的老师讲的太快以至于没有时间记笔记,那一定是老师的问题,有经验的老师会给同学留时间的。如果真的没有时间,我们要在笔记上多记核心要点和思考,而跳过那些可以找到、事后补上的内容,比如课本上的原文。这时候更要珍惜那些老师强调了重要、说了但是没写下来的东西,因为这时候没有记录的话,事后就不太容易想起来了。
我很反对的一种笔记,就是“划书”,因为根本就没有“记”。很多同学上课时候拿着课本,老师讲那里就用笔刷一下,或者是记号笔,或者是波浪线什么的,最后根本就没记住什么。看起来满篇都是笔记,都是重点,最后呢,它们在书上而不在自己脑子里,这种笔记更多的是在寻求心理安慰,让自己看起来很用功罢了。上大学以后更是如此,有些老师喜欢用电脑讲课,学生也不用记笔记,下课以后去网上公邮里下载ppt就好了,考前把ppt打印出来背一背。事后再想,什么也没记住。
分享一下一位同学的笔记,我个人就觉得是一份相当好的资料,建议大家可以学习学习。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