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清语原创六岁孩子枪打死妈妈教育杂谈 |
分类: 清语原创杂论 |
近日网上曝出,前段时间,某幼儿园大班课堂上老师给小朋友们布置了一个题目:“小朋友们,请大家说一说,你们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小朋友们都发了言,轮到一个六岁的小男孩发言时,男孩说:“拥有一把枪,然后能一枪把妈妈打死。”老师听后大惊失色,事后及时将六岁男孩的妈妈请到了学校,当孩子的妈妈听了老师的转述以后,吓得跳了起来。(据网络新闻)
一个六岁大的孩子,就是因为经常淘气,不听话,经常挨妈妈的打。现在,老师让说出自己的愿望,孩子竟然说出一枪打死妈妈的话来,在妈妈的眼里“打”孩子是为孩子好,但殊不知如此打教的后果,竟是让孩子涌出了一枪打死妈妈的想法。孩子的妈妈称对此很难理解。但面对这样的现实,孩子的妈妈还是应该反思自己的行为,反思自己的教育失误之处,从而让孩子从极端的思想中走向正常。
现在一般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孩子被过分溺爱已经是普遍现象。这样就让孩子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成了家中两辈人宠爱的“小皇帝”,孩子稍不如意就要大哭大闹,殊不知如此顺从孩子意愿的做法,只能培养他们更加自私的行为,这样做其实是在害孩子。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以及以后的人际交往是极为不利的,会带来一些障碍。
作为家长,教育孩子要有耐心,不能只按自己想的去做,应该多和孩子沟通。像这位六岁男孩的妈妈,孩子调皮了就打,这样的做法只能让孩子陷入自闭、仇恨心理,对孩子的健康极为不利。我们看到男孩因为恨妈妈,以至于流露出的愿望是一枪打死妈妈,他说出这样的话,是来自内心且无意识中的流露,这就需要他的妈妈改变教育方式了,要多和孩子沟通,多与孩子交谈,像朋友一样谈心,如果这位妈妈一直按照己意打下去,孩子将会是更加严重的后果。
在这里我们还要提到的就是,现在市场上各种暴力游戏以及电视上面各种暴力场面对孩子的影响,一个六岁的孩子,就知道要用枪去打死妈妈,这样骇人的思维来自哪里?所以对于父母来说,如何规避孩子的这种不良视窗,如何引导孩子向健康的方向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家长应该多陪孩子,多和孩子玩游戏,以此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既培养了感情,又促进了孩子的健康发展,这样不是很好么?
一个六岁的孩子说出一枪打死妈妈的话来,其实说白了,孩子只是在说气话,他真的想妈妈死么?他不想的,他只是发泄妈妈打他的这种怨恨,以此来发泄自己的情绪。但当孩子出现这样的行为时,作为家长的就要注意了,孩子已经向不健康的方面发展了,你的行为,已经对孩子不利,要赶快转变方式,对孩子进行疏导,以及给于更多的关爱和耐心的劝导。(文:长垣清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