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长垣清语
长垣清语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9,499
  • 关注人气:5,88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生一年捐款四千元元引发的思考

(2011-09-08 06:59:01)
标签:

清语

原创

小学生

捐款

一年四千

杂谈

分类: 清语原创杂论

今天看到这样一则新闻,一个学生的家长在闲谈时谈及了自己孩子在这一年来的捐款,当孩子的父亲、母亲、奶奶在一起总结时,竟发现孩子在一年里捐款达四、五千之多,这令孩子的父亲很惊讶,他们算了一年来学校总共让捐了四次款,差不多每次捐款都一千元左右,一个小学的孩子,怎么捐那么多的款?这是孩子的父亲所始料不及的。

孩子的家庭还算富裕,平时孩子要钱都是妈妈、奶奶给的,孩子的父亲平常很少过问孩子的事情,这次无意间提到的孩子捐款的事情,还是把一家人给骇住了。据孩子讲,学校里孩子们捐款都很多,多的就会引起老师的注意,就会受到老师的表扬,第一次捐款,孩子捐了一千余元,是班里捐的最多的一位,受到了老师的表扬,以后再次捐款,孩子想总不能比上次少吧,于是这四次捐款下来,孩子捐了四千多元。

但孩子哪有那么多的钱?孩子拿着家里的钱捐给学校,这样的行为就体现了孩子的爱心了么?清语觉得从这里面看到最多的还是孩子的攀比心理,你捐得多,我会更多,没有钱给家长要,只要能够让老师注意,能够得到表扬就行。这样的行为无疑改变了让孩子捐款献爱心的初衷,进而转变成攀比的风气。

孩子们拿出自己的零用钱,压岁钱捐给学校,捐给需要帮助的人们,这是好事情。这样能培养孩子的爱心,但作为老师,不能因为孩子的捐款多少进而来表扬。捐50元的该表扬,难道捐5角的就不该表扬么?捐得多的该表扬,捐的少的就该冷漠对待么?献爱心养该是根据孩子的实际能力来定的,不管捐多捐少,孩子都应该一视同仁,更不应该将孩子捐款的款项以一张表的形式贴出来,供大家瞻仰,这样在无形中就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当一个孩子拿出一千多元来捐款的时候,作为老师是否该向家长来核实一下呢?

当爱心教育进入一个误区,毁坏的不仅仅是孩子的认知,更重要的是孩子的心灵。让孩子从小就形成一种以金钱为主导的攀比心理,这对他们以后人生的发展极为不利。

上述那个孩子的家长不理解,对孩子的那种心态表示惊讶。其实作为老师何尝不是做得有些过火。在最后,清语想问那位孩子的母亲,当孩子给你要一千块钱来捐款的时候,你是怎么想的?(文:长垣清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