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清语原创农村读书无用论抬头杂谈 |
分类: 清语原创杂论 |
又看到了读书无用的论调,而且在网上看到了很多的新闻,读书无用的势头又一次在农村掀起,这样的论调是否将会让更多的年轻学子放弃学业,步入社会打工的行列?假如出现这样的情形,会让人见了无奈且心酸。
农村的孩子经过十年寒窗苦,为的就是能够进入大学的校门,而现在,大学校园的吸引力已经渐渐消退。不少的家长对于现在大学生就业现状表示担忧,上一个并不名流的大学,学生毕业后到处碰壁,有关系、有门槛的进到了好的单位。作为农村的学生,没有关系,没有可以傍的老爹,只能凭借自己的本领来找工作。但很多的学生最终还是回到了农村,从事自己不愿意从事的工作。
作为父母,看到了自己的孩子花费了几年的青春时间,花光了家里仅有的积蓄,到头来还没有儿时辍学打工的孩子风光,于是乎上学无用的论调再次出来,这样的论调只能是让更多的孩子放弃学习的机会,放弃了学习知识的机会真的很可怕。他们这种并不长远的目光,最终导致他们的孩子将来还是和他们一样,没有多少文化知识。
现在在农村打工已经挣到大钱的没有上大学的年轻人们,他们干的是什么活儿,太阳底下晒着,高空作业危险着,而且每天要掏很多的苦力,那是真正的血汗钱。不少农村孩子的家长只看到了那些孩子的光鲜处,但不知那样的活儿能长久么?倘若他们年长了没有了力气,他们还能干下来么?
读书不是没有用,读书,学习知识,才能够让自己有机会不在泥水里拼搏。现在,农村读书无用论的再次提起,让本身就脆弱的农民更提不起来精神。到底谁是农村读书无用论又一次抬头的始作俑者?
我们的社会,现在大学里的学费一年年的上涨,这让本身并不富裕的农民们为了供自己的孩子上学不得不勒紧腰带,拼命的挣钱,甚至有的家庭,还要借钱、贷款。几年下来,家里的积蓄已经所剩无几。孩子毕业还要找工作,但是但是现在某些领域不公平的竞争让他们四处碰壁。最终城里的孩子比他们有优越性,干部子弟们比他们的出路要好上千倍、万倍。这让本就自尊心要强的他们更加的沮丧。
社会这种并不公平的畸态现象。导致了农村大学生们花费了家里的钱,到社会中却挣不到钱,最终为了养家户口,不得不去找一份并不理想的工作来维持生计。
这样一来,社会中出现这样的情况并不奇怪了,奇怪的是这种矛盾并没有得到改善,反而愈演愈烈。最终受伤的还是老百姓。(文:长垣清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