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清语原创道德建设建议杂谈 |
分类: 清语原创杂论 |
今天我在中国新闻网上看到这样一则新闻:姐妹俩下班后走在大街上,时值晚上十点,对面走过来两个年轻人,对其中的一位妹妹进行摸胸非礼,姐妹俩斥责该男子,却被他们打倒在地,在整个事情发生的过程中,有很多人围观,但却没有人出来制止,最终,那俩男子拦下一辆出租车逃走。(相关详细新闻见下链接http://www.chinanews.com/sh/2011/08-23/3276470.shtml)
类似这样的新闻已经见怪不怪,前些时日某孕妇在公交车上发生宫缩待产,却被司机无情地赶下车来;去年某位老人在某一小区门口倒地,小区门口保安及路人无人前去搀扶,最终老人窒息而死。社会道德的沦丧,已经颓废到如此地步,真的很让人心寒,感到悲哀。我们社会的经济飞速发展,但道德建设却为什么越来越下滑呢?这样下去,对我们的社会的影响力真的是越来越不尽人意。清语认为,要重新拾起社会道德,以下几个方面,是一定要做的:
其一:狠抓腐败风气。现在人们都知道,有熟人好办事儿,可以走后门,可以占尽一切先机。但殊不知这样的动机却直接导致人们对社会的不信任,以及对社会的不满。社会的公平被打乱,老百姓纳税的钱却被某些官员以高消费的形式消化掉,这样就招致民怨,如此的腐败形势是动摇社会根基的一颗毒瘤,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就会有更多的“药家鑫”、“李刚之子”、“郭美美”之类来贻害社会,就会让更多的老百姓不买账,以至于更多的社会问题出现。所以,狠抓腐败必须从严、从重处置,这样才能让老百姓对政府产生信任,从而依赖政府。
其二:提高全民的文化素质。日本大海啸之后中国某些地区出现疯抢食盐的事情相信大家还记得吧。是什么导致这样的事情发生?盲从,人云亦云,不加以分辨、不计后果的接受,至于为什么要这样做,当事人也不知道。这就是可怕的文化缺失带来的效应。试想一下,如果大家都来问一句为什么,如果能够冷静地思考一下,如果能够相信政府的引导,还会出现这样的事情么?再比如在现在的农村,家家富裕,但是文化的缺失直接导致他们不能向更好的方向发展,精神文化的缺失带来的后果是他们的盲从,麻木。
其三:整顿市场秩序。各行业都有各行业的潜规则,潜规则是什么,是破坏市场秩序的利器,是某些商人不法谋利的“法宝”,但就是这样的潜规则,破坏了人与人之间最根本的道德底线,比如某些不法商人囤积货物,然后高价销售。再比如医生收红包现象,比如老师向学生兜售各种学习资料、学习机等等,这样的事情不得不让人懊恼,这样的事情会让更多的为钱视图的老百姓学习,从而导致更多的不良的商贩的出现。
其四:狠抓行业质量管理。三鹿事件直接导致公众对名牌产品的质疑,近来不断涌现的名牌产品质量问题,比如双汇的瘦肉精事件,导致老百姓对名牌的不信任,对社会上出现的产品的疑虑,对商家道德的不信任,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负面效应,不得不说是导致社会道德轮滑的推动力。大家都这样下去,后果是什么?是可以想象得到的。
构建道德诚信社会,其实就像发展经济一样重要,甚至要高于经济建设。官员腐败成风,百姓怨,导致百姓信任缺失,以及对公平的不满;全民文化素质缺失,使得大家出现人云亦云的现象,以为出现一个“药家鑫”,社会上就会有很多的“药家鑫”,这样的认知问题确实令人思考;市场秩序混乱,哄抬物价事情时有发生,以及不合理的收费直接引导老百姓向这方面发展,于是大家越来越薄气,人情味越来越淡,直接导致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商品质量的不合格可以说是推动商业向下滑的一个标杆,大家都信任的东西都有问题,那么,其他的商品呢,信任问题就更甭提了。
构建诚信社会,已经刻不容缓。(文:长垣清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