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百事饮料瓶盖中奖未开先知谁是黑手?

(2011-07-14 19:14:29)
标签:

清语

原创

饮料

瓶盖中奖

未开先知

杂谈

分类: 清语原创杂论
今天看到百事可乐等饮料瓶盖中奖,商家可以事先看到的事情,在北京朝阳区某市场,商户们将中奖的饮料归拢在一起,然后以不能拿瓶盖为由,以1元、2元贱价卖给消费者。询问商户们称饮料对着阳光就可以看到内部中奖字样。看到这样的新闻后清语真的很是气愤。后有记者调查,工作人员表示说不可能,但进一步问及,工作人员又表示这属于内部商业机密,不便于透漏。
饮料瓶盖上面印上中奖就是为了促销本产品,但现在,普通消费者买到的饮料均是事先被商户们挑选过没有中奖的。而商户们将中奖的饮料集中在一起,甚至有商户说,100元可以买上一箱全部都中奖的。这样的事情我以前听说过,但没有见过新闻报道,现在我看到好几个网站都载了这样的新闻,这不得不让人困惑?商家是在促销饮料,还是在糊弄我们这些消费者。
究竟谁是未开先知的黑手?是商户们么?他们唯利是图的做法固然令我们不齿,但他们是怎样知道能够看到中奖字样的,饮料公司工作人员称,瓶盖均有专门的防伪技术,不打开瓶盖是看不出来是否中奖的,但现在事实情况摆公众的面前,作为生产厂家,能识别中将饮料的方法,这属于内部商业机密。但老百姓的利益到哪里去了?
首先是商家在生产过程中没有严格地恪守中奖秘密,假如在饮料生产过程中将饮料瓶颈周围做到包装全覆盖,效果会怎样。商家们还能够看到中奖字样么?假如商户们不知道他们所谓的内部商业机密的话,商户们会看得到么?这样的饮料流通到市场,无异于没有打中奖广告的饮料。这样的做法不得不让人想到有欺骗消费者之嫌,虽然现在人人都不差钱,但这样的做法总是让人觉得很不舒服的。
商户们为了能够赚取更多的钱,将有奖的饮料贱价卖掉,然后将中奖瓶盖再返回生产企业,这样中间又多赚取了利润。商业道德就这样,在一步步的泯灭掉,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现在知情了),掉进了所谓的有奖促销的陷阱里。
到底谁是瓶盖中奖未开先知的黑手,我想,商家和商户都脱不了干系。当一件事情由简单变得复杂的时候,为什么受伤害的总是老百姓?我不知道,但我想既然老百姓受到伤害了,商家们也会不好过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