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让哭”

标签:
清语原创亲情短文文化 |
分类: 清语原创散记 |
在我诊室里病人以儿童居多,患病儿童来得多了,有些孩子会有恐惧心理,哭声自然难免,当然,这时侯任何的安慰都是微效的。听着孩子的哭声,心里难免触怀,还好,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也习惯了在这种哭声里工作。
有一位患儿,在我的记忆里尤为清晰。第一次她的妈妈带她来看病,孩子发热,需要打针治疗。孩子偎在妈妈身边,妈妈抚着孩子的头,搂抱着孩子说:孩子,哭吧,没事儿的,妈妈让哭,只是孩子不要动。与此同时孩子噙着泪说:妈妈,让哭。我不动。妈妈,让哭。接着“哇”的一声哭了起来。我一面安慰她,一面快速进针,接着用极慢的速度缓缓将药液注入,在我迅速拔下针的那一刻,孩子的哭声也应时而止,她抬头望着妈妈,与妈妈的目光对视着,她们会心地笑了。以后她妈妈每次带她来看病,只要是需要打针,她们都会重复同样的话:孩子,哭吧,让哭。妈妈,让哭。我在一旁听着,那股亲情倍觉温馨。
今晚她的妈妈独自来看病,刚好碰巧有一个男孩子需要打针,男孩的父亲要孩子自己趴到床边上。这个妈妈见状,忙对那个父亲说,孩子还小,你搂着他吧。孩子的父亲说:没关系的。她则轻声对孩子说:孩子,哭吧,没关系的,让哭,别憋着。为孩子打完针后,从她与别人的交谈中,得知有一次她带孩子到某诊所去看病,需要打针治疗,她扶着孩子对她说,孩子,不许哭。整个打针的过程孩子吱声未哭,但当打完针后,她看见孩子的脸,已经憋得发青。她不由得失声痛哭起来。从那儿以后,每逢孩子打针,她都会说:孩子,哭吧,让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