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决定了一个人的成功与失败、有价值或无用?知识和学历固然重要,而技能和学习力将构成一个人的成功基石。特别是学习力,在当下这个低景气时代,拥有强大学习力并将其付诸实践,将改变我们的知识储存、弥补我们能力的欠缺、丰富我们的内心,这意味着我们的成长得以加速、竞争力得以大大提高。
危机意识是你前进的推力
你可曾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只老鼠掉进半满的米缸,这意外使老鼠喜出望外,从此老鼠就在米缸里吃了睡、睡了吃,享受着衣食无忧的安闲日子。直到有一天米缸见了底,老鼠才发现以米缸现在的高度,它已经无法跳出去,只能呆在缸底等着饿死了。
一个人、一个企业都有类似的情境。一个人在安逸的工作、生活环境中时间长了,心理舒适度过高,很可能会滋生出惰性,有“坐吃山空”、“坐以待毙”的潜在风险。人的一生总会遇到一些逆境和危机,拿眼下来说,经济危机造成的宏观经济不景气就摆在所有人的面前。世界经济正面临严重下滑,这势必逐渐影响到普通人的生活,现在就可以看到形势的严峻:众多毕业生为一个工作岗位展开激烈竞争、很多职场人士无奈走上再就业之路,经济的不景气让社会竞争更加激烈。
其实,即便经济危机还没威胁到我们自己日常的柴米油盐,我们也应该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工作生活之中具备危机意识,会让我们时时磨炼自己,做好准备适应新环境、解决新问题的准备,在工作中思维创新、管理创新,自己主动实现超越、主动升级。如果不断挑战自己在工作上的高度,那么当低景气时代来临的时候,我们自然会成为准备最充分的人,可以笑对危机;或者是当机会来临的时候,我们就能以良好的学习力和成长性负责更多的工作、拥有更多的资源、获得更多的报偿,并收获一个全新的自己。
好的教育不等于好的学习力
地球日日夜夜旋转,青年分分秒秒追赶。不管有没有经济危机,继续教育领域的海洋里,都充满了扬帆远航的年轻战舰。很多人都想通过培训、进修、深造以及更高学历来提升自己。
其实个人成长的路有很多,从工作中积累经验、敢于变换轨道开创事业新天地、通过学习和培训充电都可以选择,不必拘泥于学校教育。教育并不等于学习力,更不等于竞争力。最好的学习力,绝不是取得哈佛耶鲁的博士学位,而是不断从生活中汲取知识、能量和动力的能力。
成功是教育加经验的平衡。实际工作经验和教育经历同等重要。
好的教育经历也许能够使一个人获得某种成功,但具体工作中学习而来的知识和真正的学习能力,更是和教育经历同等重要的成功保障!对于职业人而言,我们人生非常宝贵的东西,其实就是在工作中积累的经验,这个经验主要由工作技能和人脉关系组成。你职场深造的最佳选择,就是在就有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选择一个通往相关行业中更高位置的学习、成长之路。
所以建议年轻人努力干好工作,然后,在工作中求发展,在工作中求提升,等到自己的工作资历积累到可以炒老板的地步时,再来讨论是否搞一个更高学历的问题。
让学习成为你发展的引擎 从某种程度上,人作为劳动力被淘汰,不是你不优秀,而是因为你的知识以及建立在这知识之上的行为方式已经过时了。学习要从发现问题和自己能力及管理上的不足开始,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总结出更多的智慧,让学习成为你发展的引擎。
随着工作的深入、经验的积累,在职场打拼三五年之后,人们往往会进入一个“事业瓶颈期”。事业瓶颈期的特点是:你从组织内部获得的职责与期待,与你自身素质和能力的不适应。你开始感到自己能力不够用,自信心衰退,强烈地感到需要进修深造,想要通过深造提升自己。
拥有良好学习力的意义就在这里,它能使一个人不断变成“更好的你自己”以及“最好的你自己”。学习速度跟不上环境的变化,那就只能死亡。这就要求个人以最快的速度、用最短的时间学习新知识、捕获新信息,并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应用于工作和创新,也就是说用最短的时间得到一个“更好的自己”。
实际上,不存在危机时期的学习或繁荣时期的学习。无论经济危机或经济繁荣,职场需要的人才是不变的——那就是所受教育和经验与岗位需求相匹配、同时又有强大学习力的人。所以在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活到老,学到老”已经不是少数人自勉的警句,而是一种现实状态。“以不变应万变”的理论早已过时,变革同样也是竞争力。敢于求变、敢于打破常规、更换轨道,就是一种强大的学习力和成长力。学习力让人的眼界、知识、能力不断提升——我们或许无法决定或选择外部环境的变化,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自身的学习力来保证自身的竞争力。
在如今经济环境出现剧烈变化的情况下,自身的学习速度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将学习力的效率达到最大化。要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那就是:强化学习动力、提升学习能力、保持学习毅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