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沟通中倾听和表达的技巧
(2014-06-05 11:06:28)
标签:
情感沟通倾听领导管理 |
分类: 智慧哲学 |
大部分的人在沟通倾听过程,都是不同程度的倾听障碍,一旦倾听出了问题,沟通过程就会错误的阅读和判断,表达沟通也就是空话而已,很多争论和误解,或是冲突和不满,小到家庭大到企业管理,都是如此,特别要注意的是,倾听不仅仅是语言的,有时候还有眼神,肢体,或表情等,所以有注意力、观察力、理解力的参与;从敏感度,广度、深度、准确度四个方面去理解倾听技巧;以下分别从4个层级解释倾听水平:
1、听见话---听得到(知道别人说了话,不要没听到)--敏感度
2、留下话---听得全(知道别人说了什么话,能读到信息)--广度
3、理解话---听得准(知道别人话本身的含义,并理解本身含义)--准确度
4、延伸话---听得深(知道别人说话背后的含义,以及深层含义)--深度
A对你说:晚上要是不再下雨该多好,好久没一起去运动了。
1、听见话:如果你正在和别人说话或在看风景等等,注意力不集中,你就不知别人说了什么,于是就是没听见话。通常出现这个时候,你会说:你刚才说什么了,我没听见,再说一遍。
2、留下话:如果你听见了,但你并没有在意,只是敷衍了,回应说:是哦。然后就不当回事了,这个时候,你其实没读到信息,你只是认为对方说了话,关于天气而已。
3、理解话:如果你听见了,并很在意去阅读理解,那么你就读到:对方希望晚上不下雨,可以去运动,也对长期下雨的情绪,还有很想去运动的期待。
4、延伸话:如果你用心倾听了,那么这个还有更深意思是:(1)对方是在邀请你如果晚上不下雨就一起去运动可以吗?(2)这个人是爱运动的人,心理积极阳光和身体健康的可能性比较大(3)确实下了太久的雨了,那么长期下雨导致了其他的问题的理解,比如,是否要开除湿机了。(4)如果继续下雨怎么办。(5)对方是不是对我有意思了,我适合应约吗?
PS1:沟通在管理中的要点:
2、借力之术,在于沟通,而非强制命令或跪求懦弱;
3、沟通之要,在于倾听和表达;应“准确而深度地听,艺术婉转地表”;而非只听不表,或不听不表,或听而不表,或不听乱表,或乱听乱表;
倾听:包括语言的倾听,神态和情绪的观察,心理活动的判断;
表达:针对借力和被借力对象,根据不同的特点,情绪、性格、角色、事务、场景等等,进行方向上的引导和行动上的内心驱使;
明·陈继儒《小窗幽记·集醒》【原典】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注释】仗义疏财能够团结人,严于律己能够使人信服,宽以待人能够得到人心,身先士卒能够领导众人。
【解读】“聚人”、“服人”、“得人”、“率人”,归根到底是得人心,而得人心的前提是“其身正”。身为领导干部,只有不偏爱钱财,清廉自律,才能一身正气。宽以待人,以身作则,才能赢得人心。而能得人心者,便可成就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