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龄留学催生陪读热 到底是喜是悲?

标签:
韩梅留学西岸低龄化陪读政策打工合法化利弊家长教育 |
分类: 出国留学 |
留学低龄热之风如今越刮越烈,目前我国每年出国留学人数已超过20万,并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不少家长为了让孩子接收更为系统、更为全面的良好教育,开始考虑将12岁左右的孩子送出国门。但是面对完全陌生的环境,他们又完全放心不下,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大部分家长选择和孩子一起“留学”。究竟这样的做法对小小留学生来说,是好还是坏呢?
总体来说,应该是好事,但是一旦处理不好,它马上就会变成一件坏,“陪读”就像是一把双刃剑,稍稍处理不好就会弄的遍体鳞伤。而握着这把剑的人,就是我们的“陪读父母们”。
留学陪读前,家长要和学生一起了解目的国的文化背景,做好心理准备。因为你要付出的不仅是金钱、事业,还有不能挽回的时间。到了国外后最好主动学习外语,熟悉融入当地社会,同孩子一起成长比陪他成长更重要。
不同国家的陪读政策也不尽相同,一些国家并不允许陪读打工等等,这些都要提前了解,然后再做打算。
加拿大—不提倡不接受父母陪读
从签证种类上看,加拿大并没有陪读签证的种类。加拿大政府也不鼓励低龄留学。但在实际操作中,加拿大移民局还是将陪读签证归入到访问签证中。如果孩子太小的话,就可以先通过访问签证过去,然后通过不断的续签来达到陪读的目的。该类签证最长时间半年,还可以续签一年,这类访问签证基本上可以起到陪读签证的作用。
对于访问签证,需要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加方有邀请,二是你有足够在加拿大生活消费的经济证明,通常是一年10万元人民币。
新加坡—陪读母亲允许工作
随着国内到新加坡就读的中小学生人数的增加,在那儿的陪读妈妈也逐渐增多。在新加坡政策中是允许配偶陪读和父母陪读,但后者必须是16岁以下孩子的母系亲属。新加坡允许陪读母亲工作,就读于新加坡政府学校的外国学生的陪读母亲,在学生入学一年后,就可以向新加坡劳工部申请特殊的工作准许证,在该国就业。
英美—父母不可以陪读
在父母陪读政策上,英美两大留学热门国家是一样的。父母不可以陪读,但是配偶可或未成年子女可以。待父母学业完成之时随父母一同回国。如果孩子在英国读书,可以申请探亲签证时间大概3-6个月。而如果想要申请美国F2陪读签证,则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夫妻另一方的身份合法,二是夫妻双方有足够的资金证明能够承担在美国期间的所有费用。其中,F2陪读签证持有者是不能够在美国从事任何行业的工作和全职学习的。所以,留学生为配偶申请F2签证时,必须提供足够的资金证明,确保能够在配偶不从事任何工作的情况下,均有足够的资金确保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澳大利亚—18岁以下留学生 父母可以申请陪读
在澳大利亚,留学生配偶或18岁以下未婚子女可申请陪读签证,这类签证有利于大龄留学生的家庭团聚。按照澳大利亚的陪读政策,配偶陪读者是可以在澳期间打工的,留澳学生的配偶在申请签证时一般拿不到澳大利亚的工作许可,但到达澳大利亚并证明留学生本人开始读书后,就可以为陪读的配偶申请工作许可,而陪读家庭的孩子在年满五岁后就有资格入读当地的学校。
就像开头说的,“陪读”是把双刃剑,家长过度的陪伴会让孩子的依赖性变强。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就丧失了留学一个重要的意义,学会独立自主。所以建议当学生逐渐适应当地学生和生活的时候,我们的父母也就应该从孩子的留学生活中撤出,给他们属于自己的天地让他们自己来闯,不怕满身疮痍,怕的是没有迈出这步的勇气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