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世界里的“转移大法”

标签:
韩梅留学西岸转学分学分制转换要求美国加拿大申请杂谈 |
分类: 出国留学 |
教育永远是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人们削减了脑袋想挤进高等学府的大门,因为它不仅代表了孩子们的未来,还承载了家长们未完成的梦想。根据联合国公布的调查显示,目前位列世界第一教育水准的还是美国,优质的教育资源使得美国成为了全世界最最重要的教育枢纽,每年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慕名而去,不少学生从小把留美当作自己的人生目标,并为之不断努力着。
在国外大学收费体制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学分制,即按照学生需要修的学分数×每学分的学费金额=学费总额,学分制收费的典型代表是美国。另一种是学年制,即按照每年固定的学费一次性缴纳或者分期付齐,学年制的典型代表是英国。今天我们来说说学分制。
美国是最早实行大学学分制的国家,也是世界各国大学学分制改革最具代表性的国家之一。美国绝大多数高校都实行学分制。大多数实行学期制的高校要求修满123个学分,才能获得学士学位。
不同课程所得学分都不尽相同,一般依照此门课程的学时数而定。学校对于学生在学习期间能够修读的最高学分和必须修读的最低学分,根据学时长短不同都有相应规定:取得两年制的学士学位,必须修读完60至64个学分;取得四年制的学位,需要修读完120至128个学分;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学生在一至二年内必须修完30个学分的硕士、博士研究生程度的课程。
学分制不仅赋予学生以学习的自主性,使得学生在自主选课上有了更大的空间,也给大学教育增添了活力,使得学生既可以修满学分,提前毕业,还可以选择休学到校外创业或者打工,然后再复学。
另外,目前,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大部分大学都可以申请转学分,就是说,只要学生提供的国内大学成绩、相关的课程介绍获获国外大学学分评估委员会认可,就可以转换掉部分学分,并插班就读国外大学,修满所需学分后,照样可以获得学士学位。这种留学方式既省时间又节省金钱,成为了不少在校学生的选择。这就是留学世界的“转移大法”。
但关于这个大招,要注意一点的是并不是每一个转学分都能够申请成功,这取决于申请学校学分评估委员对学生的学分评估,关键要看学生已修学分与申请院校的教学大纲的匹配度。相对而言,若学生所申请的专业与国内所读专业相同或者接近,比如在国内就读金融,最好申请金融类或商科、经济类等相关专业,如此能转的学分较多。如果是跨专业的,则能转的学分较少,只能转诸如数学、物理之类的学科学分,专业课程必须从头开始学习。
少数院校要求学生修满60学分即读完大二才可以转学,大部分院校在接受转学生时,最多只给转两年的学分,也就是说学生至少要在被录取学校读两年才能获得该校文凭,另有个别学校接受转学生转三年学分,还有的学校规定大四生不能转学。
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转学分政策,学生转学前不仅要考虑自身条件,还要考虑转入学校的政策是否适合。如有英语专业的学生想转到美国读商科,有学校明确表示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课是不能转学分的,像听力、口语这些课程通常也是不能转的,只有写作可以,这会使学生损失部分学分。不同专业也有不同要求,热门专业要求更高。部分学校还有特殊的要求,要特别留意,如有的学校规定,想转入商学院,就必须在本校读一学年且平均成绩点数不能低于3.0。
另外,转学分留学并不适用于所有学生,尤其是大一在读生,国内大学的大一课程大多数都会开设公共课,例如历史、大学语文等,这些的学分是不能转的。因此,大一学生相对来说,可以转的学分很少,而且专业选择和录取名额比较有限,这个时候还是安心在国内读书吧!
国外大学虽然进去容易,但是这留学过程并不轻松,出过插班的学生到达留学国家后,往往会面临更大的学习压力和语言环境适应困难期,可以选择读一段时间语言课程,以增强适应力。
美国一直来以浓厚的文化气氛、高质量的教育水平以及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吸引着无数的中国学子,2011年部分本科在读生可以选择转学分的政策,实现留学美国的梦想,但在出国前一定要先查转学分政策,避免浪费学分,这样有利于毕业后申请美国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