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韩梅西岸教育留学公开课海外耶鲁大学哈佛大学淘课 |
我自认为不是一个网络潮人,每天上网无非是看看新闻,收发一下邮件,偶尔朋友会给推荐一两部美剧来看看,《越狱》《生活大爆炸》还是在lisa的推荐下才看的,前阵子她又推荐了一个东西给我,但介绍不是电视剧,而是网络公开课,还说是强烈推荐。看了一期我就沦陷了,果断加入了淘课族的行列。
我看的是耶鲁大学哲学公开课,讲的是死亡。《死亡》的主讲人、耶鲁大学教授雪莱。卡根(Shelly Kagan),在第一节课开始便客气地“邀请”学生称呼他为“雪莱”而不是“卡根教授”。他还自我解嘲般地说,随着自己越来越“德高望重”,叫他名字“雪莱”的也越来越少了。说话时这位胡子看上去比头发还要浓密的老头,时而盘腿坐在讲台上,时而跳下来慷慨激昂。他语言诙谐幽默,但又是逻辑严密思维清晰,在看他的课时,你会深深地陷入到他的人格魅力中,在我们看来晦涩难懂的哲学,也变得那么引人入胜,教授会以假设情景引导你的思考,在课堂上他们似乎更注重交流和讨论,这种引导和启发的方式在中国教育上可能是从未感受到的。现在这现在似乎成了我的生活呢,工作不忙的时候看一集,也能回忆一下过去的生活,这可比我们当年的氛围更轻松呢。
自200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决定向社会公布其从本科至研究生的全部课程起,一场国际教育资源开放与共享运动便轰轰烈烈地展开。然而,直到近十年后的2010年年初,借由美剧翻译组的“无心插柳”,破除了语言障碍的网络公开课才正式席卷中国。于是,“不爱逃课,爱淘课”,“今天,你淘课了吗”,网络公开课视频迅速流行起来。
网络公开课的崛起
中国也在搞公开课,但很多网站不是无法打开就是课程许久没有更新,大多数原因无非是资金还有就是共享的理念,很多教授担心自己的研究会被别人剽窃,这是中国国情和文化决定的,因为这些颇富含金量的开放课程,必须以一种共享的理念公开,在共享的精神下传播……
差不多10年前,2001年的4月4日,当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院长查尔斯·韦斯特在记者招待会上宣布,该校网络课件开放工程正式启动时,人们恐怕很难想到,这一举动将会影响深远,甚至波及到地球另一端千千万万中国人的生活。
麻省理工学院的开放课程计划简直近乎疯狂:他们计划用10年时间,把麻省理工几乎全部的、在教学实践中使用的、总共2000多门课程的资料制作成网络课件,分批放在互联网上,供全球任何地方的任何学习者免费使用。这所赫赫有名的美国“常青藤”名校,每年全球1万多的申请者中,只有1000余人能得偿所愿,同时还要交纳每年四五万美元的学费。可以想见,麻省理工的每一堂课程,其“含金量”有多高。
为什么要免费提供???
用校长韦斯特的话说,就是我们必须下定决心利用我们的新科技,利用它们来对全世界的人类赋予知识的力量,让教育更为平民化……因为我们认为这是我们的使命:协助提升全世界每个角落的高等教育。这个计划基于两个价值观:机会与开放性。这两个价值观让我们的大学与国家强盛,这两个价值观也会让我们的世界变得安全与繁荣。
随后美国的20所大学也加入了这个行列,其中不乏哈佛大学、耶鲁大学这些名校;2006年英国也启动了开放大学计划;在日本也已经有16所大学公开了部分课程,中国台湾、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也都不同程度地推出了相应的开放式课程,它们有的是拿出本校最拿手的课程,有的是将图书馆的一些资源开放。不到十年,当初麻省理工的星星之火,现在已形成了燎原之势。
公开课成留学“预热班”
公开课程成了不少想要留学的学生一个“预热班”。很多学生虽然已经做好了留学准备,但对于全英语环境的教学还是心存余悸,通过公开课锻炼一下自己的英语能力。因为是“原汁原味”的全英文教学,视频拍摄的也是课堂的场景,感觉就像是坐在课堂上一样。网络公开课程成了一个很好的衔接,帮助很多学生快速地从中国的课堂过渡到英国的课堂。
提起美国名校的优势,大家都会想到教学质量高,教师水平高,在教学上以启发和引导为主,师生交互强,但没有上过美国大学的学生很难身临其境体会到这些美国名校的优势,耶鲁及美国其他名校的网上公开课为中国学生了解美国真实的教育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渠道。
开拓视野即可 切勿贪多急躁
对于这种公开课的学习目的,还是定在开拓视野为好。了解美国大学的教育模式,学习他们自由思考的批判精神,了解他们上课的气氛和启发。这些网络课程毕竟还是不同于真实的课堂教学,起码他没有课堂作业,没有论文写作。建议大家在看课程之前,最好找下这门课程的大纲以及相关参考资料,这样在学习的时候可以加入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学会质疑。
就语言学习而言,人文类的课程适合想参加托福等国外考试的学生,对词汇、听力、语感的提高都很有好处,因为教授的语言很多是直接引用学术文章,而且用深入浅出的讲解让你对这些学术语言记忆得更深刻。建议不要贪多,把一些内容反复看,也可以跟读,有条件的话可以找到英文字幕来看。高中生可多看针对大一新生的理工类基础课程,比如物理、生物等,对SAT考试会有所帮助。
对于即将或想要去美国留学的学生来说,与中国填鸭方式的教学相比,他们要接受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就是主动学习的精神,美国教育特别是大学教育主要以启发和引导为主,这些都能够在公开课中得到很好的体现,中国学生要想尽办法适应和融入美国的这一教学方式,多看一些美国大学公开课,多在国内做一些准备工作,到美国后就能够尽快融入美国的学习。
最后给大家推荐两节课可以看下,一个是哈佛大学的公开课公正:该如何做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