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道德最差到三六九等:教师的悲剧

(2010-03-18 21:48:00)
标签:

教育

老师

风气

职业

道德

学生

学校

韩梅

杂谈

分类: 社会杂谈

昨天下班的时候我打车回家——又是遭遇限行的日子,每周一次,周而复始。司机是个很健谈的北京人,一口纯正的京片子,说不完的市井牢骚。不过他说到一个现象,倒是让我对这个看上去粗鲁不堪的中年男子有了一点好印象,他大声地说:“老师和医生变成职业道德最差的职业,真他妈的让人闹心!”

 

的哥的话糙理不糙。我也看到过这个调查,去年社会各行中口碑最差的是教师和医生。这是一种讽刺,也是一种悲哀。我曾经专门撰文说过对这件事情的看法。其实在每个行业里都有一部分人扮演着损害整体形象的角色,教师也不例外。我相信教师之所以从受人尊敬的地位沦为受人鄙夷的口碑最差之行业,必然有着一些缘由,其中就有教师作为教书育人者却自毁形象的原因,但这并不表示所有的老师都是造成这个现象和结果的直接责任者。

 

今天我想说说的是教育工作者本身的尴尬,也许这些尴尬在某些程度上也为教师行业的整体沦陷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据调查,重点小学哪怕是最年轻的老师,早在2006年时候的月工资已经达到了大概是超过5000元的水平,而同期普通小学同龄教师的工资则不足2000元。更为普遍的一个现象是同一个城市重点校老师住大房开好车有用不完的购物卡,而普通校老师却生活拮据。我想,这样悬殊的对比和差距并不是仅仅存在于工资上。

 

虽说现在在有些城市已经取消了普通中学和重点中学这样的划分,但是其本质是否真的公平,真正的做到在取消体制的同时内部也能发生质的变化。而那些在普通中学和重点中学的老师,其财力上的差距也让我们深感区域内教育均衡化任重道远。

 

老师,一直是我们国家推崇和尊敬的一个行业。我记得以前的老师收入微薄,月工资基本都比较低。近几年国家调整了对老师的待遇和福利,再加上一切教育向分看齐的趋势,老师的位置一跃千里,变成了人人羡慕的铁饭碗,而由此形成的老师和老师之间的财富差距也越发明显。

 

工资的差距或许只是一个方面,生源好了,成绩好了,区域教育局都会拨款以资鼓励,学校的收入自然会增多,这大抵上是无可非议的事情。但若是仅仅靠工资吃饭的老师们,何以阔绰到能买得起车和现如今寸土寸金的房子,这个问题,或许就回归到一个很现实的层面上:灰色收入。

 

从最开始的送水果、烟酒、皮具到现在的购物卡、银行卡,从老师们扭扭捏捏的不好意思到现在大大方方的来者不拒,甚至很多老师收不到礼物和钱财就怒目相向百般刁难孩子,中间的变化过程很微妙但又那么自然,社会的高度发展和变迁也使得教书育人的园丁把视线和心思都偏离到了曾经嗤之以鼻的层面。于是家长频繁送礼和社会习气的引领共同让本不正常的事情变得再正常不过。

 

老是曾几何时是孩子心里的一片天,但又在曾几何时,这片天只对那些送了好处的孩子万里无云。没有不透风的墙,孩子们开始懂得了这其中的潜规则,家长们于是情愿不情愿地接受了被潜规则的境遇和现实,无非是希望老师平日能够多关照自己的孩子,别人送了,自己不送,那自己的孩子岂不是要吃亏?于是你来我往之间,一种风气就这样形成了。一种职业的光荣和高尚全在于全心全意做好本分,当老师嘴里念着三字经眼睛里盯着钱袋心里想着好处的时候,语文老师说财帛,算术老师算收入,英语老师说money,唯有道德变得不堪一击,无人理睬。

 

扎着堆儿往好学校钻的学生和家长们制造了一个空前的市场需求,只注重升学率的升学体制诞生了上课草草下课补习的不良风气,老师上班打哈哈,下班把自己家里变成人满为患的补习班,重点学校的老师的收入抵得上金领,买车买房也算不得稀奇,而乏人问津的一般学校很可能则无米为炊,产于产业化的大背景下,没有产出何来效益和丰厚的收入?

 

普通学校教师的待遇过低似乎也很正常,因为我们必须要面对一个事实,就是普通学校的学生在学习的自觉程度上确实不如重点中学的,玩心太重就导致对学习的一种忽略,而大部分普通学校的孩子家长虽说重视孩子的学习,但是在学校内部毕竟没有形成一股送礼的攀比风潮,所以送礼的情况也就会大大减少,而这也导致了老师们的收入大打折扣。这可能是很多普通学校的老师希望调到重点高中的最重要原因之一了,毕竟老师们也要先吃饱肚子,也会眼红,也会要求公平。

 

一个巴掌绝对拍不响,责怪老师收礼,还得看看是谁送的礼助长了这样的风气。无论是不是情愿也不管是不是应该,没有送的人便不会有收的。家长不送怕对不起孩子,老师收了人家的礼自然要照顾孩子,老师对学生的不公平待遇和教育者与被教折之间的关系都变得微妙,一个似乎万劫不复的恶性循环就这样开始周而复始。

 

谁造成了老师神圣不再?谁将老师划分为三六九等?都是悲剧,但导演者却又似乎恰恰是老师自己。话说回来,其实这个问题说到底还是教育本身的问题,又回到老生常谈了。摒除了这个社会崇尚物质和金钱的风气,教育产业化和一切向分看变成现实之后的才有了今天这样的绝对尴尬,好比一个高速运动的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有一点点的偏离似乎很正常,却没有几个人真正知道,偏着偏着,后面的轨迹就不知偏到哪里去了。

 

没有绝对的公平,职业无贵贱但却一定有收入上的差别,只是别让差别太过于悬殊了,毕竟这样的现实会让更多身在普通学校的老师寒心,也会激发更多老师挖空心思找平衡的动力,那后果便不堪设想了。若真的要做到公平,恐怕只有老师和学生家长们一起努力,彻底消除这种不正之风,还原老师这个职业的真正纯净和崇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