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国家长遭遇孩子“讲不通”时怎么办?

(2010-03-04 08:59:31)
标签:

育儿

夜莺

幼儿教育

或言语

美国

分类: 出国留学

 

美国家长遭遇孩子“讲不通”时怎么办?

    昨天下班经过小区时,听见有小孩子的哭声,小孩是被他爸爸打了,原来是因为小孩子把他爸爸花钱买来的小夜莺给放了。站在孩子的角度,孩子受到老师“我们要爱护鸟类,鸟是人类的朋友”的教育才这样做的,诚然孩子没有错。

 

    站在父母的角度,小孩子放了爸爸妈妈特地买来的宠物小夜莺,心疼之余与盛怒之下,气急败坏,便动手打了孩子,倒也在情理之中。可是不管怎么说,单从父亲仅仅因为孩子做了一件在孩子看来根本就没有错的事情,就动辄打骂这一点上,我是不敢苟同的。

       

    中国有句古话叫“棍棒底下出孝子”,也可能很多家长都信奉着这句“真理”。没有到过美国之前,我就对美国人不打不骂却能教育好孩子这一点很好奇。特别是听说在美国,体罚或言语羞辱孩子,造成孩子身体或心理伤害,当事人要受法律惩罚,就算父母不能例外,更是觉得奇怪。

 

    这也不禁让我想起了我在美国时候看到的一些事情。Judy,是我在国外的一个朋友,我们是在一次学术交流会上认识的,她是很典型的美国女人,理性并且有自己主见。他的丈夫是一个脾气很好的绅士,他们有一个小女儿,长长的咖啡色卷发,活泼可爱。

 

    上次到美国以后,恰好小家伙在接受幼儿教育。小家伙陆续参加了一些课程,朋友时间脱不开的时候就由我代理。可以如此近距离的美国幼儿教育,我倒也是很乐意为之。美国孩子从会讲话开始,就很有礼貌。在有需求,或是想得到他人帮助的时候,都会事先征求别人的意见,对父母也是这样。

 

    朋友的女儿很喜欢到自然中去,只要是妈妈工作强度允许的情况下,都会带她去各种动物园植物园,或是郊外游玩。孩子很少哭闹,有事情都会主动的和妈咪商量,而且也会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问母亲是否合适。通常在得到否定的时候,她还会得到一个原因。气氛很融洽,完全没有“讲不通”的不愉快事情发生。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人教师,教育从咿呀学语就开始了。孩子,说到底是以大人为榜样,所以父母和老师的以身作则往往比打骂更为有效。回国前,朋友带着孩子来机场送我。出门时气温较低,孩子就穿了地中海蓝色的小外套。中午天气渐渐热起来,朋友就叫孩子把外套脱了,孩子照办,她认真地说了一句:“Thank you”。我想,这一句谢谢的意义在孩子以后的人生上一定很重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