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那一年感恩节
标签:
留学外州节日火鸡大餐美国jenny韩梅杂谈 |
分类: 社会杂谈 |
因为近至年底,工作比平常更加繁忙,时日有点错乱,直到下午5点左右,手机收到一条彩信,原来是我在美国大洋彼岸的学生提醒我,每年的11月第4个星期四—感恩节到来了。
看着彩信,想起四年前我与他作留学辅导的情形,一个腼腆害羞的小男生,梳理着整洁的头发,一身运动装显得阳光十足。如今,他在美国有了一份不错的工作,现在已经开始申请移民,偶尔能够接到他的越洋电话,电话里少了当年的青涩,一个略带成熟磁性的男人声音告诉我,这几年不见的功夫我的学生终于长大了。
今年的感恩节,难得我的学生还惦记着老师,作为老师其实并没有太多奢求,只希望学生将来的生活能越过越好,仅此就很满足了。但是今天我依旧非常感动,从回国之后,总是在一不小心时就忙到了深夜才回到家,以至于现在美国的那些洋节如果不是学生记挂,对我来说似乎已没有任何感觉了。
到是我这个学生,令我想到送走的一批批在美国学习、打拼来实现人生梦想的其他学生。刚到家,另一个同学的电话就追过来了,依然是感谢,但是在放下电话时,他不无遗憾地表示,如果要是中国的春节就好了,我想回家过年了。他的坦吐,让我忽然想起了2005年的感恩节。
2005年感恩节来来临之前,我恰好在德克萨斯州立大学圣马科斯分校作一项课题研究,事情进展的比较顺利,而正当要拟定下一步调研计较时,却被告之大学要放假我们可以暂时休息。原因是重大的感恩节要到了。也难怪,在美国,这个节日仅次于圣诞节、是一家大小团聚的重大节日,所以这时候,全美大学都要与各大城市步伐一致,来为相继组织感恩节狂欢游行,创造节日浓厚的气氛开始着手准备。
于是我是难得休息了,当时我寄居在一个非常要好已移民美国的朋友家中。刚到家不久,一个电话响起,原来是与我在一个课题组的大学教授PERRY邀请我下午5点去他家过感恩节。PERRY教授给我的印象深刻,总喜欢在手中掐根烟,但却从来不在学校抽,时不时在开会的时候用他高挺的大鼻子嗅上三两下,然后在继续滔滔不绝的阐述他的课题观点。PERRY教授有一辆宽大的老爷车,由于下班后一同顺路,PERRY教授就作起我的“车工”义务送我回家。至今想起PERRY,我都感觉到温暖与感激。
书归正传,只是那一天很遗憾,我记得当时我拒绝了PERRY教授盛情邀请。美国感恩节给我的印象就是一个“火鸡大餐”,我有一些经常耍玩的旅美朋友,也只是把感恩节称作“火鸡节”罢了。相比之下,在这样一个在美国人眼里,难得一家老小能够团聚的日子,我还是想让繁忙工作的PERRY教授能够放轻心情、独享家庭天伦之乐的温馨。
我听后表示感谢,但是顺便提出如果他行程紧张不用单独过来看我,纽约我表示见面还有许多机会。我的这个朋友却说,好不容易德州一趟,又赶上这个“火鸡节”,这可是过节的日子,还是来看你,然后我们一同去观赏和感受一下异国过感恩节游行的盛况。
经不住再三劝说,等到他在电话再响起,我们会面了。几年过去,我都不记得当时是具体在哪里见的,只记得的是,还没说几句话我就看见他的眼圈有些红润。而与他见面的那一番话,总适逢在国内有朋友提醒我感恩节到来时,似乎像一场久远泛黄的胶片机,当发光的镁光灯照射进来,它也从记忆的深巷中流溢起来。
当时外面街道人如潮水,我们坐在好容易找到的中国餐馆中。我说:“游行每年都差不多是那个样,没什么好看的。‘火鸡节’这天,全美国几乎所有的中餐馆都放假,在外州打工的人也都乘这个机会回到纽约玩。现在唐人街已经是人山人海,人满为患了,纽约应该更热闹,你置身在德州,难道是反其道而行啊。
我的朋友说:“幸好是办公事出来,否则在纽约乘车特别不方便,回外州工作的人多起来,太拥挤了。”
他继续说:“今天我们在‘火鸡节’最应该吃什么,吃火鸡,可惜没吃上,下次你来纽约的时候,我请你吃火鸡,当作补过‘火鸡节’。”
听后我笑着说:“你还是请我吃别的东西吧,火鸡难吃得很,再说,我们中国人没几个会有兴趣过什么‘火鸡节’的。我想你肯定也还没过个象样的‘火鸡节’吧。”
我的朋友突然作沉思状继而又道:“出国十几年,我好像也没正儿八经地过一次感恩节,象你所说的那样,好像没印象。我今天要不是以‘火鸡节’为由,哪请得动你呢。不过我只是觉得在美国大小团聚庆祝节日的氛围里,让我想起了故乡。想起了生活在中国的亲人,朋友。所以这也是我特想过来看你的原因”。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