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历史书总论   撒母耳记下  (上)

(2009-09-02 08:27:26)
标签:

扫罗

约柜

撒母耳

士人

大卫

以色列

杂谈

分类: 查经分享
撒母耳记下简介



写作背景及主题特色

见撒母耳记上简介


本书大纲

Ⅰ 大卫在希伯仑作犹大王(1:-4:12)

  1大卫为扫罗王及约拿单举哀(1:1-27)

  2大卫与伊施波设两个王朝(2:1-3:1)

  3伊施波设王朝败落(3:2-39)

  4伊施波设王朝亡(4:1-12)Ⅱ 大卫作以色列的王,国家昌盛(5:1-9:13)

  1统一全国及克制外敌(5:1-25)

  2抬约柜进京(6:1-23)

  3神应许大卫国位永存(7:1-29)

  4大卫的文治武功(8:1-18)

  5大卫宽待米非波设(9:1-13)Ⅲ 大卫干罪及其牵连(10:1-20:26)

  1大卫犯罪的详情(13:1-39)

  2暗嫩乱伦与被杀(13:1-39)

  3押沙龙获赦回国(14:1-33)

  4押沙龙叛变(15:1-18:33)

  5大卫返京与示巴背叛(19:1-20:26)Ⅳ 大卫当政期间事的附录(21:1-24:25)

  1基遍人与三年饥荒(21:1-14)

  2大卫与非利士人交战事例(21:25-26)

  3大卫的感恩赞美诗(22:1-51)

  4大卫临终之诗(23:1-3)

  5为大卫和以色列争战的勇士名录(23:8-39)

  6大卫因核全民人数而惹神怒(24:1-25)


撒母耳记下 第一章 注释

1:1-4:12 大卫在希伯仑作犹大王

1-27 大卫为扫罗王及约拿单举哀

1-16 大卫闻噩耗

1       大卫击杀亚玛力人一事,参串1。


        「洗革拉」:犹大尽南边的一个城邑(书15:31),曾落在非利

        士人手中,后由非利士王赠与大卫(见撒上27:6)。


2-16 扫罗被杀

此处有关扫罗被杀的情形与撒上31:2-5的描述有出入, 引起一些学者的猜测,认为本章6-10, 13-16节为后人的穿凿附会 。不过,有学者认为二者的出入可有以下的解释:扫罗虽伏在刀上 (撒上31:4)但久未死去,故他稍后请路过的亚玛力少年杀他 (撒下1:9) 。 或有可能这亚玛力少年撒谎,其实他发现扫罗的尸体,并在非利士人追至以先取下扫罗的遗物,前来向大卫邀功索赏。似乎大卫对他的话并未尽信(4:10)。


2       「衣服撕裂、头蒙灰尘」:表示哀恸,是当时报噩讯者的习俗。

3       「以色列的营里」:这亚玛力人大概是以色列军队雇用的勤务兵。

9       「痛苦抓住我」:原文意思不大清楚,大概是指扫罗受伤临死前感受的痛苦。

10     此人将冠冕、镯子拿到大卫处,可能他已接受大卫是王位继承人。

11     大卫虽常遭扫罗追杀,但仍尊重扫罗,因他是神所膏立的(参撒上24:6; 26:11)。大卫在此的哀悼是真挚的。

13     「亚玛力客人的儿子」:寄居以色列人中的亚玛力人。



17-27 大卫作哀歌

18     「弓歌」:便雅悯人善用弓箭(参代上8:40; 12:2),大卫可能以此纪念属便雅悯支派的扫罗和约拿单的英勇(参22)。「雅煞珥书」:参书10:13注。

19-27   此哀歌正符合以色列人的惯例,对死者歌功颂德,隐恶扬善。



19     「尊荣者」:与下句「大英雄」同。「在山上」:原作「在你的山上」(25节「在山上」亦同);指基利波山。

20     「迦特」、「亚实基伦」:为非利士的重要城邑。本节意思参弥1:10注。

21     咒诅基利波山。

        「盾牌 ...... 被污丢弃」:盾牌沾满了灰尘血迹。「未曾抹油」:通常盾牌在交战前后用油抹净擦亮。

22     本节原来的结构是「对流被刺者的血,对剖勇士的油,约拿单的弓不退缩,扫罗的刀不收回」。整节描绘二人的英勇。

23     「活时相悦相爱 ...... 不分离」:「相悦相爱」应作「众人所爱,令人喜悦」,指的是百姓对扫罗与约拿单的爱戴。另一方面 ,尽管这两父子对大卫的态度迥异,但二人生前一起奋勇作战 ,死时亦在一起。

        「比鹰 ...... 还强」:以鹰飞行的快速与狮子的勇猛比喻二人的 英勇。

24     昔日公众作乐及举哀均由女子领导(参20)。这里呼吁以色列女子为扫罗家哀伤更是因为扫罗战绩彪炳,曾使她们得到美衣   、妆饰等战利品。

26     有关约拿单与大卫的友情,见串珠32。


思想问题(第1章)

1 大卫虽曾遭扫罗追杀,现在却仍为他的死哀悼,歌颂他的功德,

  你从这事学到什么榜样?

2 大卫与约拿单的友情(参串32)为何宝贵?



撒母耳记下 第二章 注释



2:1-3:1 大卫与伊施波设两个王朝



1-7 大卫受膏作犹大王

1       扫罗死后,大卫毋须再流亡寄居非利士人中,故他返回自己的

        家乡──犹大。

        「希伯仑」:位置见书10:3注。

        这城由于地理位置的重要,加上与亚伯拉罕家族历史上的关系

        ,因此顺理成章地在大卫作犹大王期间成为首都。

3       「希伯仑的城邑中」:大概指希伯仑的城寨,不是指多个城邑。

4上     大卫第二次被膏 (首次被膏见撒上16:13) , 公开登基作王,

        但统治权只限于向他效忠的犹大人(非利士人未有干预大卫作

        王,大概犹大仍在其影响范围之内,参5:17)。

4下-7

大卫对基列雅比人的抚慰和嘉许带有政治性作用,藉此拉拢雅比人接受他的王权。



4下     「基列雅比」:在约但河东,见士21:8注。

7       整节的意思是:虽然扫罗王已经去世,但有大卫作王保护雅比

        人,他们应振作。言下之意是邀请他们支持大卫的王权。



8-11 伊施波设作以色列王

神虽立大卫代替扫罗作王,但时机似未成熟,除犹大外,其余支派仍支持扫罗嫡系的政权。



8       「伊施波设」:扫罗唯一生存的儿子。

        「伊施波设」原作「伊施巴力」(代上8:33),因「巴力」(

        意即「主」)乃迦南的神名(参何2:16),故凡有「巴力」的

        名字,后期文士均改作「波设」(意即「羞辱」)。

        「玛哈念」:在约但河东雅博河以北。

        自基利波山一役惨败后,扫罗后人无法在约但河西重整政府,

        故迁都至此。

9       「基列」:河东北部一带的地方。



        「亚书利」:学者认为是亚设(书17:7),位于约但河西耶斯

        列平原以北。

        「以法莲 ...... 众人」:是指犹大以外其余各支派。显然,伊施

        波设得到大多数支派的支持。

10-11   扫罗死后七年半大卫才取得统一大权,但伊施波设只作王二年

        ,这年期的差异有不同解释:伊施波设花了五年时间恢复河西

        非利士人夺去的领土,然后才作王;或者伊施波设作王二年后

        被弑,以色列人便转向大卫,于是大卫在希伯仑的后五年亦兼

        统治以色列,然后才迁都耶路撒冷(5:4)。



2:12-3:1 两军武斗

伊施波设的军兵与大卫的军兵相遇武斗,结果后者获胜。在伊施波设与大卫仍分别作王的日子里,双方的部下势不两立,难免常有争战。本段的记载只是两军冲突的其中一次(3:1)。



12     「仆人」:指兵士,与13节的「仆人」同。



        「基遍」:见书9:3注。

13     「洗鲁雅」:大卫的姊妹(参代上2:16)。



        「约押」:即大卫的外甥。在大卫作王期间为重要将领,一生

        鞠躬尽瘁效忠大卫,为人勇敢擅战,但性格冲动,嫉妒心重,

        曾杀掉两位英勇的元帅,于所罗门时终因谋反见杀。

        (王上2:34)

14     「戏耍」:比武来分高下(16),结果演变成集体打斗。

        (见30-31)

16     「希利甲哈素林」:意即「刀锋之地」:。

19     亚撒黑穷追对方首领押尼珥,欲立大功。

21     「拿住一个 ...... 战衣」:即杀押尼珥手下一个普通战士算了。

22     「若杀你 ...... 约押呢」:押尼珥不想杀亚撒黑而与约押结下血

        仇。

29     「亚拉巴」:这里指约但河谷。



        「走过毕伦」:原文晦涩,可能是「走过整个峡谷」。





思想问题(第2章)

1 大卫作犹大王,伊施波设作以色列王,他们的分别在那里?

2 押尼珥为何杀死亚撒黑?他的处境是否值得同情?

  亚撒黑之死是否咎由自取?

3 押尼珥挑起战争,结果大败,这件事给我们什么监戒?

4 本章中作者两次强调以色列人败在「大卫的仆人」手下(17, 31

  ),到底有什么含义?









撒母耳记下 第三章 注释

2-39 伊施波设王朝败落



2-5 大卫在希伯仑所生的儿子

大卫日后儿子的名单,见撒下5:13-16; 代上3:1-9; 14:3-7。



4-5     所提的三个妻子未见于前文。



6-11 押尼珥与伊施波设决裂

6       伊施波设作王有名无实,事实上大权落在押尼珥手上。

        后者因而跋扈嚣张。

7       按当时的风俗,前王遗下的后妃会转给其继位人。

        押尼珥亲近扫罗的妃嫔不独道德上出问题,更含有篡夺君权的

        动机(参16:21; 王上2:22)。

8       「犹大的狗头」:七十士译本没有「犹大」。

        押尼珥的话表示他亲近扫罗的妃嫔是小事,而他为扫罗家所立

        的功劳则是大事,伊施波设不应与他斤斤计较。

10     「耶和华起誓 ...... 的话」:大概指大卫被膏立作王一事。

        (撒上16:1-3)



        「从但直到别是巴」:参士20:1注。



12-21 押尼珥投向大卫

12     「立约」:大概包括保证既往不咎,并给予厚待。

13     大卫索回妻子米甲实在有政治作用:表明他与扫罗家并无怨恨

        ,使以色列人更信任他和接纳他。

16     「巴户琳」:近耶路撒冷,大概是途中最后一个便雅悯人村庄

        (参串20)。

17-19   押尼珥为大卫奔走游说以色列人,对扫罗所属的便雅悯支派更

        要多下工夫,因为这支派势必拥护伊施波设。



22-27 约押刺杀押尼珥

22     显然大卫安排不让约押与押尼珥这两个死对头碰头,以免破坏

        了与押尼珥的协议。

27     「城门的瓮洞」:即城门洞口。

        城门是交通繁忙的地点,约押刺杀押尼珥可能是在城门旁隐蔽

        的地方。



        约押这样做实在一举两得,不独可以为弟报仇,而且除去对自

        己军事领导地位的威胁。



28-39 大卫表明与押尼珥之死无关

事实上,约押杀押尼珥大大破坏了大卫成为以色列王的计划。大卫为让全国知道暗杀押尼珥并非他的主意,便为他举行隆重的丧礼。



28-29   约押为弟报仇杀人是不合理的,因为押尼珥杀亚撒黑是出于自

        卫。约押杀人罪不可赦(参1:16),应受咒诅:他的后代不是

        患上不洁之症(「患漏症」;「长大麻疯」)、终身残废,便

        是不得善终或饱受饥饿之苦。

33-34 「押尼珥何竟像愚顽人 ...... 手下一样」:意思是只有愚顽人的

        愚行使自己早逝(参箴7:22-23)。

        而押尼珥却死得像愚顽人:他一生虽驰骋战场上,未曾作过战

        俘,但现在竟疏于防范而被杀身亡!

36-37   以色列人对大卫释疑。

38-39 大卫的意思是押尼珥是个能干、可受重用的大将军,杀押尼珥

        的人理应处死;但他自觉本身实力有限,未能惩办约押和亚比

        筛两人,只有求神他日施行报应(后来他遗命所罗门将约押除

        掉,见王上2:5)。


思想问题(第3章)

1 试分析押尼珥对伊施波设的态度。

  你对上司或长辈的态度又如何呢?

2 押尼珥知道耶和华膏立大卫(9-10),却又擅自立伊施波设作以

  色列王(2:8-9),你认为他的用意何在?参7节注。

  你是否也会为着个人利益而与神的旨意相违?

3 押尼珥原是伊施波设的属下,现在却归顺大卫,并处处讨好大卫。

  他的动机是什么?

  你认为他这样做会得到神的悦纳吗?

4 比较大卫和约押对押尼珥的态度。

  你会怎样对待曾经与你为敌的人呢?









撒母耳记下 第四章 注释

4:1-12 伊施波设王朝亡

1       押尼珥是伊施波设王朝的柱石,对王朝的存亡举足轻重,难怪

        伊施波设与以色列众人听闻他的死讯后感到手足无措。

2-3     这是下文5节起的导言。



        「比录」:原为基遍城邑(书9:17),后归便雅悯支派。

        (书18:25)



        「基他音」:亦为便雅悯人村落,比录人以前逃到这里大概是

        因扫罗杀基遍人之故(21:1-14)。

4       有关米非波设的事迹见9章。

        本节大概表明伊施波设身亡后,扫罗唯一可承继王位的儿子就

        是瘸腿的米非波设了。



5-8 利甲和巴拿杀伊施波设向大卫邀功

8       「耶和华今日 ...... 报了仇」:两位军长声称他们弑君的举动是

        奉神的谕旨。



9-12 大卫杀掉变节弑君的二人

表明自己与伊施波设之死无关。



9       「我指着 ...... 耶和华起誓」:大卫从个人的经历指证二人说谎

        ,神拯救义人(参11),不会枉杀他们。

10-11   大卫表示扫罗之死虽对他有利,他也不放过自称杀死扫罗并来

        向他报信的亚玛力少年,何况伊施波设是个没有作恶的义人(

        11),杀他的二人更应该血债血偿。

12     大卫吩咐将二人的手脚挂起来示众,使他人不敢再藉行刺邀功

        ,而伊施波设的首级则礼葬。





思想问题(第4章)

1 伊施波设虽因押尼珥的死大为震惊,似乎却没有采取什么行动去

  保护自己的王朝,反而安然的在房子里午睡。

  这说明了他的什么性格?

2 利甲和巴拿将刺杀伊施波设看作是神的旨意(8),为要向大卫

  领功。

  在现实生活中,你是否也会犯上类似的错误,把对自己有利的事

  美其名为神的旨意?

3 伊施波设的死与扫罗的死(1章)有何异同?

  你认为大卫的对策是否可取?









撒母耳记下 第五章 注释



5:1-9:13 大卫作以色列的王,国家昌盛



1-25 统一全国及克制外敌



1-5 大卫被膏立为全以色列王

以色列人立大卫作王有三个原因:

 1 大卫与他们同一血源,都是雅各的后裔(1下):

 2 扫罗作王时,真正领导百姓的已是他(2上);

 3 神已应许他作以色列之君(2下)。



3       「立约」:条款大概包括君民之间的义务与责任。

        大卫成为全以色列民的首领,统一了十二支派。



6-12 建都于耶路撒冷

大卫放弃希伯仑而选上耶路撒冷作首都,因为后者正好在犹大与以色列北部支派之间的中立地带(耶路撒冷属便雅悯支派。见书18:28,与犹大境接壤),位置适中,而且东、西、南边都有天然屏障,易守难攻。



6       耶路撒冷因有坚固的天然保障,以前犹大及便雅悯支派都无法

        攻下(书15:63; 士1:21), 所以城中的耶布斯人讥笑大卫,说

        该城即使只由瞎子、瘸子防守,大卫的军队也无法攻陷。

7       「锡安」:圣经中在此首次出现,日后圣殿所在的山丘称为锡

        安山。



        「大卫的城」:显然是攻陷耶路撒冷后的命名。

8       本节残缺,因而有不同的译法,代上11:6有同样的记载,可资

        参考。



        「水沟」:原意不详,据考古学家发现此城的供水系统来自山

        下的基训泉,「水沟」可能是指通往水泉的井状通道,大卫军

        队大概由此攻进耶城。



        「在那里有瞎子 ...... 进屋去」:这句俗语意思不详,解释不一。

9       「保障」:大概位于南面。



        「从米罗以里」:或作「从米罗向殿往里」。



        「米罗」:大概是在向山谷一面的山坡上用小石块堆砌成的地

        基和护土坡,以便在上面可建筑城墙或宫殿。

11-12   推罗与以色列建立邦交。



13-16 大卫在耶路撒冷所生的儿子

16     「以利雅大」:即比利雅大(代上14:7)。



17-25 两次击败非利士人

大卫被膏立为以色列王,意味脱离先前附属非利士的关系,与之对立,因此,非利士人决意攻克大卫新建立的以色列王国(参2:4注)。大卫与非利士人争战不只这两次(参8:1; 21:15-22; 23:8-17),然而这两次的胜利使以色列脱离非利士人的辖制。



17     「保障」:有学者认为这不是锡安城的保障,若是锡安城保障

        ,大卫毋须「下到保障」去迎击非利士人,因此这里可能是指

        亚杜兰洞(参撒上22:1; 撒下23:13-14),而本段击败非利士人

        的战迹大概发生于大卫刚被膏立(参17)、尚未夺取耶路撒冷

        之时。

18     「利乏音谷」:多认为在耶路撒冷的西南。

20     「巴力毗拉心」:大概离利乏音谷不远,意思见20节下。

21     按代上14:12,大卫用火烧掉非利士人的偶像。



22-25 另一次战役中,以色列人改变战略,再获胜利

25     「迦巴」:按代上14:16,应作「基遍」,位置见书9:3注。



        「基色」:位于非利士边境。









撒母耳记下 第六章 注释



1-23 抬约柜进京



1-10 新车运送约柜至毗列斯乌撒

扫罗作王时,对约柜置之不理(代上13:3), 但大卫则恰好相反,自定都耶路撒冷后,便希望使京城成为全国宗教中心,并大事准备将约柜运进来。



1       按代上13:1-5,大卫派人走遍全国,招聚各支派代表及利未人

        来运送约柜入京。

2     「巴拉犹大」:即基列耶琳(参串2)。



        「就是坐在 ...... 留名的约柜」:于原文,「名」连续出现两次

        ,一些文句颇不通畅,意思大概是:约柜上二基路伯中央为神

        的宝座, 名称为万军之耶和华。

3       按摩西律法规定,约柜要由利未人哥辖的子孙用杠抬(参

        出25:14-15; 民4:15, 18-20),不准用手触摸,这次大卫用新车

        运柜也许是受非利士人的影响(参撒上6:7-8)。

7       大卫不晓得律法的要求,用车子运送约柜,以致发生悲剧;至

        于乌撒,本应对抬约柜的规条相当熟悉,竟也触犯禁例,藐视

        神的圣洁,因而招来神的惩罚。

8       「击杀」:原文指「冲破」(5:20),与「毗列斯」同字根,

        意思是突然夺去生命。

9       大卫对神的作为大感困惑,充满惧怕,不敢将约柜运进京城保

        障。

10     「迦特人俄别以东」:为利未人,专职守门(见串13)。



11-19 约柜终抬进大卫城

12     神赐福给俄别以东,表示 的忿怒已过,大卫于是欢欢喜喜地

        将约柜抬进京城。

13     「走了六步」:大概作为试验,看神是否准许约柜前去。



        「就献牛与肥羊为祭」:作为运送约柜行程的开始,表示分别

        为圣,以及感恩(参代上15:26)。

14     「细麻布的以弗得」:祭司穿在外面的无袖短袍,但这种服饰

        并非祭司专有(参士8:27)。



        大概大卫极力跳舞时,衣袍掀起,米甲认为他有失君王体统,

        所以轻视他(参20)。

19     祭祀后的筵席。



20-23 米甲轻视大卫与大卫的分诉

20     米甲讥讽大卫轻贱的原因见14节注。

21-22   大卫针对米甲的讥笑,指出他虽卑微,但他作王乃出于神的拣

        选,他不介意米甲的批评,因为百姓明白他跳舞的举动乃出于

        对神的虔诚,只会尊敬他。

23     大卫可能自此疏远米甲,或米甲受到神的惩罚,以致终生不育。





思想问题(第5, 6章)

1 「第5章多次表明大卫与耶和华的关系极为密切」,你同意吗?

  为什么?

  你与神的关系又如何?

2 将约柜搬到耶路撒冷原本是神所喜悦的事,然而人的错误却导致

  悲剧产生,你会怎样讨神的欢心,避免违背 的心意呢?

3 米甲对大卫的轻视及大卫对耶和华的谦卑给你什么教训呢?

  许多不信主的人说:「信耶稣是好事,但不宜太沈迷。」你对此

  有何感想?









撒母耳记下 第七章 注释



1-29 神应许大卫国位永存



1-7 神禁止大卫为 建殿

1       「使他安靖,不被四围的仇敌扰乱」:大卫与非利士等邦国的

        争战持续了颇久,所以本章的事迹大概是在较后的时间,继第

        8章所述之事以后发生。

2       「拿单」:继撒母耳之后作先知。



        「幔子」:指帐幕。

3       拿单同意大卫的建议。

5-7     神却有不同的心意:会幕和帐幕乃是 与百姓相会之处,并非

         的居所。 从未向人要求殿宇作居所,也没有责备士师不给

         建筑殿宇,事实上, 要住在 的子民当中,而不是建筑物

        内。



        「未曾住过殿宇」:以利作祭司时,示罗是祭祀的中心,有固

        定的建筑物(参撒上1:9),但这也不是神的居所。



8-17 神应许大卫要建立他的家室

8-9       建立大卫的君王地位。

10-11上   应许以色列国太平无乱。自以色列入住迦南以来,周围有许

          多仇敌伺机扰乱,百姓尚未享安宁。



11下-16 大卫的后裔会接续王位

可以为神建殿,永蒙神眷佑。



11下   「家室」:原文与第5节的「殿宇」同字,属相关语。



本段的应许部分应验在大卫的儿子所罗门身上(参王上8:15-20),但更完全的应验在大卫的后裔耶稣基督的身上(参路1:31-33; 徒2:29-36; 13:22-23; 来1:5)。



18-29 大卫感恩与祈求

大卫为着神对他家和百姓的赐福与眷顾献上感恩赞美,并祈求神照着

 的应许成就。



18     「坐」:大概是指身子挺直、屈膝而坐。

23     本节原文有不通畅和含糊的地方,大抵意思是:耶和华与列国

        神祗不同, 为自己的名拣选和救赎以色列人作 的子民,使

        以色列人脱离列邦及他们所信奉的神祗。





思想问题(第7章)

1 从耶和华阻止大卫替 建造殿宇一事,你对神的属性有何领会?

  保罗对雅典人的讲道(徒17章)又给你什么提醒?

2 神应许大卫要永远坚立他的家和他的国。

  这应许与我们有什么关系?参1:1; 可11:7-10; 启22:16。

1 大卫的祈祷中有那些对比?参18, 22-23节。

  你是否也有他这些感受?

2 大卫的祈祷反映他不忘记神在历史上对以色列国的作为。

  你今日是否谨记神过往的恩情?

3 大卫求神永远赐福予他的家,他这祈求有何根据?参25节。

  你祈祷时是否晓得把握神在圣经中对 子民的应许?

  大卫是否单为自己家人代求?参26节。

4 你有没有为你的家庭和你的国家向神感恩及祈求?

  你的祷告能否反映你对神坚定不移的信心?



撒母耳记下 第八章 注释



1-18 大卫的文治武功

本章只是这方面的撮要,较详尽的记载见第9章以后。



1-14 大卫的战绩



1 治服非利士人



        「大卫攻打」:并不一定表示大卫亲自出征(参21:17);他

        亲自率兵的战役见21:15-22; 23:8-39。



        「京城的权柄」:原文为「母城的嚼环」;指首都。



        按代上18:1的记载,指迦特及附属村庄。

        迦特在当时非利士的五个首邑(书13:3)中占重要地位,因这

        城的首领在非利士众领袖中居首。



2 克服摩押

摩押曾有恩于大卫(见撒上22:3-4),是次攻打摩押的原因经文没有交代。

        「用绳量 ...... 存留」:将躺卧在地的人杀了三分之二。

3-8 战败亚兰

3       「琐巴」:在大马色以北的一亚兰小国。

        按10:6的记载,琐巴因帮助亚扪人出击以色列,结果与以色列

        交恶。

        「大河」:指幼发拉底河。

4     「马兵一千七百」:代上18:4作「马兵七千」。

        「将拉战车的马砍断蹄筋」:巴勒斯坦主要为山地,战车难派

        用场。

5       琐巴的友邦大马色赶来救援。

6       「设立防营」:即派军驻守。

        大马色在当时为重要城市,是穿过叙利亚沙漠贸易路线的终站。

8       「比他」、「比罗他」:与代上18:8提及的城名有出入,地点

        不详。

9-10 哈马称臣

9       「哈马」:赫人王国的首都,位于琐巴以北,双方常有争战。

10     「打发他儿子约兰」:派儿子出使,表示尊敬对方、很有诚意。



        「约兰」于代上18:10原名哈多兰 , 易作以色列名字可能是归

        顺大卫后的事。

11-12 大卫将从异族掠得的金银献给神

13-14 胜以东

        「盐谷」:位于死海南部,近别是巴。

        「亚兰」:应为「以东」,盐谷属于他的势力范围。

        「设立防营」:见6节注。

15-18 大卫的内政

16     「史官」:不独记录国家发生的大事,且负责草拟及管理官方

        的文件。

17     「西莱雅」:作书记的,

        于20:25为示法,

        王上4:3为示沙,

        代上18:16为沙威沙,

        大概是同一人有不同的简称,或是手抄之误。

18     「基利提人和比利提人」:来自地中海的革哩底岛,前者为革

        哩底的土着,与后者同属爱琴海的「海上民族」。此海上民族

        的人民有沦为流寇,入侵地中海东岸,即圣经中的非利士人;

        有充当雇佣兵,作大卫的近身侍卫。

        「领袖」:可译作「祭司」。

        王室履行祭司职分的事例,参6:14, 18。

思想问题(第 8章)

1 8章显示大卫得到耶和华的祝福,出征无往不利。

  他有否因此而起骄傲之心?

  你曾否因你的成就而归荣耀给神呢?

2 大卫作王时,向众民秉公行义(8:15);他的子孙耶稣基督更被

  称为「圣洁公义者」(徒2:14)。

  你是否遵循他们的榜样施行公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