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反思
(2015-11-11 20:44:37)分类: 我的教学反思 |
“生命教育”反思
“生命教育”在我校已如火如荼开展了近一学期,在实践生命教育的过程中,我也在不断地思考。
什么是生命教育?原本我以为是以生命为主题编写的用以教育学生珍爱生命的科目,遵循诸如了解生命—感悟生命—敬畏生命—珍爱生命这一循序渐进式的教育模式。通过学习本校生命教育理念,观摩本校生命教育课堂,我发现本校的生命教育是一种以生为本的课堂模式,是以追求高效课堂为目的的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是其主要形式,解放教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其最大特点。那为何不用“X教学法”命名呢?经过认真研读其理念,原来其贯彻的是重视每个生命个体,尊重每个生命发展,故冠以“生命教育”之名。
在园林城区强力推进生命教育之时,我在实践中思考,心中充满了疑问。
1、凭何冠以“生命教育”?
“生命”何其广义的一个词?难道以前的课堂没有遵循生命发展的轨迹,对生命的成长没有起到指向作用吗?难道仅仅学生就有生命?动物、植物、教师就不是生命吗?
以“生命”为噱头无非是响应党中央提出的某一口号,顺应潮流而已,细究其理念,无非是老生常谈的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教给学生独立学习方法,锻炼学生在小组内合作探究能力,打破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的教育模式等。教学方法的创新,我举双手赞成,可你不能取一个易把握精髓的名字吗?例如尝试教学法,适合教学法等就通俗易懂,与此相似的“生本课堂”也更好理解一些?难道生命教育比较高大上,能唬住人吗?
2、是创新还是生搬硬套?
做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及模式。生命教育的24字方针为“学在先,教在后;学为主,教为辅;学定教,教促学;教有方,学有法”。课堂三要素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课堂作业当堂阅”。且不说这套理念经不经得起推敲和实践检验,我反正看了后觉得似曾相识,与洋斯、杜郎口、魏书生的作法说得好听点是异曲同工,说得不好听是嫖窃。就像出了个《非诚勿扰》火了,接二连三来了“我们约会吧”“百里挑一”等,教育也跟风,是革新还是模仿亦或是东拼西凑?
3、缘何才起步就强力推进
为了大力推进生命教育,上级甚至放言“即使是以教学质量下滑为代价,也要强力推进”。也就是说这个所谓的生命教育可能是什么结果还是个未知数。
我特别想听一节起导向作用的生命教育示范课,结果得到的回复是“生命教育没有特定的模式”。听了好几节研究课,每个老师根据自己对生命教育理念的理解不同,课堂也是五花八门,问为何这样上?都很迷茫,只知道要小组合作学习就算是生命教育。我真想问:你们的理论基础是建立在什么之上的?空想吗?我们所熟知的教育教学方法,无一不是在实践中取得了成功,而后改进,提炼经验,浓缩理念,进而推广。如今我们所践行的生命教育在课堂中穿插了一点小组合作学习,就成了教育法,号称生命,吉凶未卜,就强力推进,是谁让教育如此急功近利?
4、实践过程问题重重
由前所述,生命教育还是摸索阶段,幸而很多教师还有着与时俱进、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通过实践,问题主要集中于以下几点:
(1)低年级如何开展生命教育?
(2)在本地班额普遍过大的情况下,如何开展有效的小组学习?
(3)课堂作业当堂阅现实吗?
(4)教师的个人风格,个性化教学如何彰显?
关于生命教育我的思考还在继续,愚以为教育需要创新,但不是让人看后,想这样调侃:“小样,换件马甲,我就不认识你了吗?”
园林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