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晒晒我的手艺(十二)-葫芦工艺

(2020-02-13 07:42:09)
标签:

葫芦

杂谈

分类: 我的兴趣爱好

晒晒我的手艺(十二)-葫芦工艺

晒晒我的手艺(十二)-葫芦工艺

图 (手机拍)文/心中那片海

关于葫芦工艺。搜百度结果:古书上有很多葫芦的记载。“匏”“瓠”“壶”“甘瓠”均指葫芦。“壶”“卢”本为两种盛酒盛饭的器皿,因葫芦的形状和用途都与之相似,所以人们便将“壶”“卢”合成为一词,作为这种植物的名称。

而“葫芦”则是俗写,并不符合愿意。不过后来人们约定俗成地写作“葫芦”,一直延续到现在;如写成“壶卢”,反而让人莫名其妙了”。

早在近一万年前,我们的这片古老土地上,就已经生长着葫芦植物。据浙江河姆渡原始社会遗址中的考古发掘,在7000多年前,我们的先人已种植葫芦。甲骨文中已有"壶"字,用葫芦作为盛水的用具要早于陶器和青铜器。

今天的葫芦已经基本没了它的使用价值。对我来说也一样,它的价值就是一种工艺品,玩葫芦追求的是一种陶冶情操、打发时间的过程,不考虑经济价值和使用价值。小时候就喜欢玩,一切通过动手而成的小玩意儿,都是我的热衷,可那时没条件也没时间,一辈子的遗憾终在退休以后弥补了。通过种葫芦,处理葫芦,晒葫芦,再到烙烫、制作葫芦。在整个过程中,可以锻炼身体,学习绘画书法,烙烫雕刻工艺,丰富业余生活,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等。水平比不上大师,执着比不上玩家,单凭自己爱好我行我素的玩,在自我欣赏中寻找乐趣。

我学习葫芦烙画,没有老师和门派,也没有刻意地钻研某个。创作时首先借鉴绘画的线条,临摹勾勒出物体形状,再采用素描手法体现物体的立体效果。在葫芦上作画,由于它“烙烫”的工艺特点,其难度在于线条不易流畅,着色不易过渡。这次晒出的几件葫芦作品,其葫芦成色不佳,“烙烫”工艺不甚理想,还请葫芦爱好的朋友多多指教。

晒晒我的手艺(十二)-葫芦工艺专门为纪念鼠年烙的葫芦。

晒晒我的手艺(十二)-葫芦工艺模仿线条+素描的绘画方法。 但在葫芦上“烙”要难于在纸上画,做到线条流畅不易,素描的过渡不易掌握。

晒晒我的手艺(十二)-葫芦工艺

晒晒我的手艺(十二)-葫芦工艺

晒晒我的手艺(十二)-葫芦工艺

晒晒我的手艺(十二)-葫芦工艺用葫芦的下腰拼做的“罐”。

晒晒我的手艺(十二)-葫芦工艺

晒晒我的手艺(十二)-葫芦工艺

晒晒我的手艺(十二)-葫芦工艺拼凑的玩偶。

晒晒我的手艺(十二)-葫芦工艺还是第一次在葫芦上“烙”马,模仿的“水墨”手法。

晒晒我的手艺(十二)-葫芦工艺

晒晒我的手艺(十二)-葫芦工艺

晒晒我的手艺(十二)-葫芦工艺在葫芦画上临摹“水墨画”效果不佳,但自己又不会创作,只能比葫芦画瓢。

晒晒我的手艺(十二)-葫芦工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