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雾凇霜雪霜花杂谈 |
分类: 诗歌散文 |

雾凇
图(手机拍)文/心中那片海
朦胧雾锁城
银河落九州
玉树临清风
写在后面:把这篇小文题名为《雾凇》,有点犹豫。因为我看到的景观和拍摄到的图片,都没有想象中雾凇的那般壮观,更没有记忆中的那般美好……。
雾凇在我们老家俗称“白花树”,我更习惯称之为“霜花”,小时候的冬天常能看到。最深刻的记忆是读初中的岁月,那时候从乡政府通往县城的公路刚刚修好,虽然还是土路,但路直而宽,那时车辆稀少没有扬尘,且路边柳树成荫。而我们村就在公路边上,距离学校有两里路程,来来回回的,那条路上也不知留下多少美好的青涩记忆……。
上学路上是我们的乐园。路旁的农田满目生机,路边的柳树摇曳生姿,春天吹着柳笛,夏天听着蝉鸣,冬天最期待的就是那满树的霜花。清晨,看着一路两行的白花树,一缕缕低垂的柳丝结满银霜,阳光下的霜花晶莹剔透,洁白无瑕。三两结伴的同学背着书包,边走边玩,边打边闹……,走着走着,冷不经谁就猛登一下树干,一树的霜花顿时如雨雪般泄下,身上头上落满霜花。本能地肩一耸头一怵,满脖子的霜花刚好掉个满怀,那个透心凉得直跺脚!就这样,一路打闹,一路欢笑……。
雾凇俗称树挂,是低温时空气中水汽凝结的白色晶体。形成雾凇的条件非常的苛刻,是十分难得的自然景观。
“雾凇”一词最早出现于南北朝时代宋·吕忱(公元420年—479年)所编的《字林》里,其解释为:“寒气结冰如珠见日光乃消,齐鲁谓之雾凇。”这是最早见于文献记载的“雾凇”一词。
前一篇:2020年02月02日
后一篇:雪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