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母亲河的沧桑--黄河三峡游(一)

(2019-12-05 15:20:27)
标签:

黄河三峡

小浪底

母亲河

杂谈

分类: 游览拾贝
母亲河的沧桑--黄河三峡游(一)

母亲河的沧桑--黄河三峡游(一)
图 文/行万里路
    河南济源黄河三峡景区,位于小浪底大坝上游20公里处。有国家地质公园、水利风景区之称,是河南十大热点景区。黄河三峡由八里峡、孤山峡龙凤峡组成。
    来到黄河三峡,满目的青山绿水,仿佛置身江南。微波粼粼的水面像湖水般的碧绿平静,远处不时有鹭鸟三两一群的飞过。满载着游客的游船拖着长长的航迹,船尾猎猎飘扬的五星红旗特别的醒目……。我忘记了也不敢相信这就是黄河,就是那掬一捧水就能沉下一层泥沙的黄河。
    黄河自河口镇至郑州市的桃花峪,中游河段长1206公里,落差竟达890米。从上游峡谷间汹涌而下的河水,似万马奔腾,咆哮而下。由于中游段流经黄土高原地区,河水裹带着大量黄土、碎石、沙粒,急流翻滚,势不可挡……。
    曾几何时,黄河下游因频繁的决口改道而水灾不断,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据历史文献记载,黄河下游决口泛滥1500余次,较大的改道有20多次,特别是河南的豫北地区深受其害。
    我的老家内黄和现居住地濮阳,都处在曾经的黄河故道上。那里有1987年发掘,沉睡了4千多年的颛顼、帝喾陵墓,号称“二帝陵”,是远古炎黄祖先繁衍生息的地方;那里有尘封2000多年的“庞贝古城”之称的“三杨庄汉代遗址”,是洪水给这个农耕文明社会带来了灭顶之灾;还有1987年西水坡发现的,“中华第一龙”之称的仰韶时期墓葬龙虎蚌塑造图,那可是代表着6千多年前的人类文明史……。
    这些曾经的繁华和珍贵文化,却一直被尘封在地下,只有那遍地黄沙诉说着黄河历史的沧桑变迁……。学生时代我总是迷茫、抱怨家乡为什么没有古建筑?怎么不见古文化的踪迹?后来才慢慢明白,原来它们都被泛滥的黄河一次次的摧毁,又被厚厚的黄沙深深地掩埋。
    从公元前21世纪夏朝开始,4千多年的历史时期中,历代王朝在黄河流域建都的时间延绵3千多年。中国历史上的“七大古都”,在黄河流域和近邻地区的有安阳、西安、洛阳、开封四座。殷都遗存的大量甲骨文,开创了中国文字记载的先河。西安,自西周、秦、汉至隋、唐,先后有13个朝代建都,历史长达千年,是有名的“八水帝王都”。东周迁都洛阳以后,东汉、魏、隋、唐、后梁、后周等朝代都曾在洛阳建都,历时也有900多年,被誉为“九朝古都”。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一直在黄河流域。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活字印刷、指南针、火药,都产生在黄河流域。从诗经到唐诗、宋词等大量文学经典,以及大量的文化典籍,也都产生在这里。
    黄河,炎黄子孙的根,华夏文明的源头,中华儿女的母亲河。但因为其复杂的地理环境,又让下游两岸人民饱受水灾之苦。为治理黄河之患,历史上多少贤能志士,尽其所能,倾其所有,但都未能成功。
    新中国成立后的1952年,毛主席第一次离京外出考察就发出,“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伟大号召。也从此,揭开了中国人民治理黄河的序幕。
    小浪底一条雄伟的大坝横跨黄河两岸, 像一条奉了天旨的魔法锁链,把曾经桀骜不驯的黄河牢牢的锁住,黄河从此变得温顺而多情。曾经的八里峡,在大坝建成之前,应该是激水拍石,浊浪翻飞,漩涡漫卷,狂驰怒号。而如今却碧波微澜,异常宁静。
    小浪底水利枢纽充分发挥它减淤、发电、防洪防凌、供水灌溉的多功能作用,黄河由害河变为珍贵的水资源。从此,黄河三峡之水向我们展开了它最壮美的画卷。
    这是母亲河对炎黄子孙的馈赠吗?是对饱受黄河之痛的中原儿女的补偿吗?我想是的,今天的黄河三峡,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母亲河上。黄河母亲可以用这湖清水洗去几千年背负的屈辱,洗去满面的黄污泥沙,从新露出她温柔善良,慈祥美丽的面容……。
    黄河,我们伟大的母亲河,历经沧桑而无悔,她以博大的胸怀和气魄,滋养着我们华夏儿女,迎接着每一个崭新的时代……。

母亲河的沧桑--黄河三峡游(一)
因为天气不佳,拍的图片极不理想,这是此次来三峡最大的遗憾!

母亲河的沧桑--黄河三峡游(一)

母亲河的沧桑--黄河三峡游(一)
小浪底水利枢纽建成之后,黄河三峡也随之旅游开发,现在三峡景区有地面交通观光车,水上有游轮,空中有横跨365米的玻璃栈道,有缆车、索道等。

母亲河的沧桑--黄河三峡游(一)

母亲河的沧桑--黄河三峡游(一)
南海舰队969舰河南籍战友聚会在此留影。

母亲河的沧桑--黄河三峡游(一)

母亲河的沧桑--黄河三峡游(一)

母亲河的沧桑--黄河三峡游(一)

母亲河的沧桑--黄河三峡游(一)

母亲河的沧桑--黄河三峡游(一)

母亲河的沧桑--黄河三峡游(一)

母亲河的沧桑--黄河三峡游(一)

母亲河的沧桑--黄河三峡游(一)

母亲河的沧桑--黄河三峡游(一)

母亲河的沧桑--黄河三峡游(一)

母亲河的沧桑--黄河三峡游(一)

母亲河的沧桑--黄河三峡游(一)

母亲河的沧桑--黄河三峡游(一)

母亲河的沧桑--黄河三峡游(一)


母亲河的沧桑--黄河三峡游(一)

母亲河的沧桑--黄河三峡游(一)

母亲河的沧桑--黄河三峡游(一)

母亲河的沧桑--黄河三峡游(一)
从玻璃吊桥向下看,似有万丈深渊的水底。

母亲河的沧桑--黄河三峡游(一)

母亲河的沧桑--黄河三峡游(一)

母亲河的沧桑--黄河三峡游(一)

母亲河的沧桑--黄河三峡游(一)

母亲河的沧桑--黄河三峡游(一)

母亲河的沧桑--黄河三峡游(一)

母亲河的沧桑--黄河三峡游(一)

母亲河的沧桑--黄河三峡游(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