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那年我当兵(十一)--晕船之苦

(2019-04-21 14:48:49)
标签:

建军节

晕船

杂谈

那年我当兵(十一)--晕船之苦图片来自微信

那年我当兵(十一)--晕船之苦

那年我当兵(十一)--晕船之苦
图 文/安全老张
写在前面的话:我曾经是一名海军战士,在海军节来临际,又梦回到了那个难忘军旅岁月,随着我们的战舰驰骋在茫茫南海……。谨以此文献给这个伟大的节日,用美好的回忆记录我们青春岁月的足迹。
晕船是一部分人群因为耳朵前庭功能过于敏感,或者发育不完全,而对正常运动的过分反应。晕船给予晕船者所带来的痛苦,对于每个人都是一样的,和身体好坏无关,与人的意志无关。只是身体好的人和意志坚强的人更有忍耐力,更会默默地去克服罢了。
要作一名合格水兵,最难跨越的就是出海晕船这一关。因为克服晕船不像其他军事科目,只要刻苦训练就能取得优异的成绩。所以,晕船就成了水兵们完成工作任务,担负军人使命,实现人生梦想,乃至仕途生涯的一道障碍。如果一名水兵过不了晕船这一关,就无法完成最起码的工作任务,更无从谈起军人的使命。
刚入伍时就听老兵们讲。当年一个拍摄电影的剧组乘坐我们的舰去西沙,刚驶出港口,演员们一个个站在甲板兴奋不已,那种见到大海的感叹无以言表……。可当舰离开海岸真正到了大海遇到风浪的时候,又一个个像泄了气的皮球,因为不经常出海的人员对晕船反应更为敏感。电影剧组的女主角演员晕船特厉害,竟顾不上演员身份和女人的羞涩,狼狈不堪的躺在甲板上。因此说,晕船对于那些能吃苦、勇于担当的人总会退避三舍,而对于那些身体娇弱的人更会“偏爱”。
我是70年代在南海舰队服役的,在海上度过十多个年头。作为水面舰艇部队的一名普通水兵,充分体验过晕船的滋味,也亲眼目睹了战友们晕船的痛苦境况。
海军水面舰艇的水兵们风里来浪里去,他们是怎样面对晕船的呐?其实没有灵丹妙药,记得我们出海晕船从没有服用过任何药物,都是硬抗硬挺过来的。轻一点的是头疼头昏,恶心呕吐。严重的则是吐胃液,吐胆汁,最后甚至吐血。那种难受恨不得把五脏都吐出来,真是生不如死的感觉。

海军战士们就是靠着军人完成任务的天职,肩负保卫祖国使命的责任来战胜晕船的;靠着军人顽强的意志,铁打的信念战胜来克服晕船痛苦的。
我是舰上的信号兵,舰艇出航时,负责与外界的视觉和无线电台通信联络,还负责对海面的观察瞭望搜索。战位在舰艇最高处的指挥塔顶端,是整个舰艇摇摆幅度最大的岗位,我经历过的风浪摇摆最大幅度达到左右40°。收发信号时,需要站在特制的围栏里用铁锁链锁住身体,不然一个摇摆就会被甩到海里。尽管每次出海都按照老兵们的经验之谈,“不要吃的太饱,少吃油腻的东西,值班期间尽量少走动等等”。但一遇到风浪还是难以摆脱晕船的痛苦。
记得一次去榆林的航程中,我晕船最严重的时候,除了恶心呕吐,浑身虚汗,脸色苍白,四肢无力,连胸口内脏都抽搐。坐在值班凳子上,难受得连头都无力抬起来。但信号兵是舰艇的“眼睛”,观察瞭望又不能低头趴着,幸好信号战位上方就是桅杆,我就用桅杆上垂下的旗绳绑住脑袋呈“上吊”状。我两手紧紧抱着胸口,恨不得把五脏撮成一团。战友见状提出替班也被我推辞了,仍坚持着值完班。
一次出海去广州,雷达班有一位小战友,第一次出海晕船反应特厉害,别说值班,他躺在床上还呕吐不止。胃里的食物吐完了,开始吐清水,然后胆汁,接着吐血。我值完班回舱室,看着脸盆里带着血的呕吐物真是心疼不已,随为他倒杯开水安慰他。他眼睛都不愿睁,有气无力的对我说:“班长,靠了码头我就回家,再也不当兵了”,虽然是句气话,可见他是痛苦到了极点。
出海由于晕船的原因,舰上大多吃面条,因为面条属于流食易消化。再则,舰船摇摇摆摆炊事员做起来也方便些。1978年,我们舰在水东参加广州军区组织的陆海空登陆演习,遇到了恶劣天气风浪特别大。舰桥平台上坐着几位演习总指挥首长,正在喝着茶等候空军方面的消息。突然一个大浪,他们连同坐着的折叠椅一下子从左舷滑到右舷,如果不是栏杆挡住早已掉入海中。舰员们大部分都晕船呕吐了。指挥台和舵房不时传来呕吐的声音,战位上值班的哪还顾及得上这是指挥台,一口口朝着窗口往外吐,窗口已经挂满了呕吐的面条。打扫卫生的时候,坦克舱、住舱及过道上到处有面条,原来那都是晕船的舰员交的“公粮”。
战友们找老乡聊天时,陆勤的战友往往都会羡慕我们水面舰艇的海灶伙食,因为海灶标准要比陆勤标准高出一倍多,饭菜吃的自然会好一些。可他们哪里知道出海晕船的滋味呀!伙食好有什么用?即便是吃进肚里都还是要吐出来的。
我们一般都会笼统地把晕船归罪于风浪,其实真正让舰艇摇摆而引起人员晕船的是涌浪。风浪主要是浪花对舰船的撞击,船体震动交强。涌浪因没有浪花看似平静,当船体长度小于3个涌浪时,就会起伏颠簸,前后左右的摇摆,这时候最能引起人员的晕船反应。因为我们的舰吨位小,又是平底,抗风浪能力自然会比较差。
克服晕船困难是水面舰艇提高战斗力的必要措施。通过对自身不断的磨炼,培养出铁血一样的意志,对有效克服晕船反应是至关重要的。晕船除了是生理上的原因外,一部分还是由于心理因素,只有敢于突破自我,使自己不断地挑战困境,才能从根本上战胜晕船。如今我们海军的舰艇不但吨位大了,且船体制造更科学更抗风浪,还会有更有效的药物解决这一难题。
衷心的祝福新一代海军战士们,用健康的体魄、坚韧的意志、坚强的信念克服晕船困难,为建设强大海军做出贡献!
那年我当兵(十一)--晕船之苦入伍服役的第一艘舰,美国制造,二战的产物,1983年退出现役。  
 
  那年我当兵(十一)--晕船之苦我们的舰艇经常停靠的码头

那年我当兵(十一)--晕船之苦入伍服役的第二艘舰-沙河舰,国产079型,已经退役。

那年我当兵(十一)--晕船之苦

那年我当兵(十一)--晕船之苦去南沙执行建设岛礁任务(图片来自战友微信)

那年我当兵(十一)--晕船之苦  
凯旋归来

那年我当兵(十一)--晕船之苦登陆作战演习(图片来自网络)

那年我当兵(十一)--晕船之苦 

 褪色的记忆 

那年我当兵(十一)--晕船之苦

那年我当兵(十一)--晕船之苦

那年我当兵(十一)--晕船之苦国产的新型登陆舰(图片来自网络)

那年我当兵(十一)--晕船之苦

那年我当兵(十一)--晕船之苦

那年我当兵(十一)--晕船之苦曾经生活的母港

那年我当兵(十一)--晕船之苦曾不知多少次与其进行过视觉通信的信号台

那年我当兵(十一)--晕船之苦霞山海滨公园

那年我当兵(十一)--晕船之苦我们曾经靠泊的码头

那年我当兵(十一)--晕船之苦

那年我当兵(十一)--晕船之苦故地重游,感慨万千!

那年我当兵(十一)--晕船之苦与我们的老舰长合影

那年我当兵(十一)--晕船之苦重逢湛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