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千古风流八咏楼

(2018-06-29 16:34:29)
标签:

金花

婺城

八咏楼

李清照

分类: 游览拾贝

千古风流八咏楼

图 文/安全老张

千古风流八咏楼,

江山留与后人愁。

水通南国三千里,

气压江城十四州。  

  ----南宋李清照《题八咏楼》

去金华偶尔发现市区内有一个很值得游览的地方,那就是八咏楼。八咏楼不但历史绵长,更有文人墨客,诗词大家的不朽名篇,而让八咏楼名扬古今。

八咏楼系南齐隆昌元年,东阳郡太守、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沈约建造。距今有1500多年历史,她不愧为金华城沧桑变迁的历史见证人。

八咏楼坐落在金华城区东南的八咏老街,建在高8.70米的石砌台基上。坐北朝南,共四进,依次为楼阁、前厅、二厅和楼屋。与八咏路对面的八咏牌坊遥相呼应。登上八咏楼凭栏远眺,沈约塑像屹立在八咏公园中央,八咏彩虹桥蜿蜒一条巨龙飞架在婺江南北。

八咏楼原名玄畅楼,因为在楼竣工后沈约曾多次登楼赋诗,写下了不少名篇佳作。其中的八首诗歌,被称为《八咏》诗,也因此之故,这座楼从唐朝后便是八咏楼为名了。

据记载:八咏楼,南朝时创建,南宋淳照十四年扩建,元皇庆年间毁于火灾,明万历间重建,清嘉庆年间重修,1984年大修。

八咏楼是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几年经过修茸,面貌焕然一新,诗坛泰斗艾青亲笔题写"八咏楼"三字,为八咏楼增添了浓浓的诗韵色彩。 

八咏楼不仅是个精致的古建筑物,而且它跟诗人的名篇、英雄的故事融合在一起,风流千古。唐代的严维,宋代的李清照、吕祖谦、谢翱等诗人、书法家都曾慕名前来登临题咏,留下不少绘景的诗文名篇。

元末农民起义军的重要将领胡大海、明代抗日英雄戚继光、太平天国侍王李世贤等都曾登上八咏楼检阅他们的部队。还有明末兵部尚书朱大典,率兵与清军激战中,壮烈地牺牲在八咏楼,留下了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迹。

更值得一提的是,著名女词人李清照与金华的渊源。1134年10月,才华横溢的女词人,饱尝了战乱带给她的颠沛流离之苦,从万里之遥的山东跋山涉水来到金华。当时50岁的李清照,流亡避难,住在八咏楼附近的一座民居内。她饱受了亡国之恨、战乱之苦、孤独之悲,终于看中了这座古老、文明而安宁的婺城,并结下了不解之缘。

她在金华第三年春,登上八咏楼凭栏而立,面对滔滔不绝西去的婺江水,望着残存的南国半壁江山,挥笔写下了千古绝唱《题八咏楼》。为八咏楼增添了厚重的历史色彩。

“八咏”在金华应该是家喻户晓的,在短短的旅行中,除了八咏楼,我还见到了“八咏老街”、“八咏路”、“八咏公园”、“八咏牌坊”、“八咏彩虹桥”。这足以说明金华人世代传承的中华历史文化,又是多么的热爱弘扬历史文明。

千古风流八咏楼八咏老街牌坊(手机拍)

千古风流八咏楼仰望八咏楼(手机拍)

千古风流八咏楼八咏楼

千古风流八咏楼亭楼内的沈约雕塑

千古风流八咏楼
千古风流八咏楼从顶楼远眺八咏公园(手机拍)

 千古风流八咏楼从亭楼眺望(手机拍)

千古风流八咏楼在亭楼两侧石桌凳小息(手机拍)
千古风流八咏楼顶楼中庭(手机拍)
千古风流八咏楼顶楼后堂(手机拍)

image书法

 image 

image 群贤毕集

image

image记载八咏楼修缮的石碑(手机拍)

千古风流八咏楼好像是为八咏楼修缮捐赠的明细(手机拍)
千古风流八咏楼明清时期金华府下辖金华、兰溪、东阳、义乌、永康、武义、浦江、汤溪八县,故称“八婺首府”。(手机拍)
千古风流八咏楼正堂(手机拍)
千古风流八咏楼一代词宗沈约的词作(手机拍)
千古风流八咏楼婺学大家唐仲友诗词(手机拍)
千古风流八咏楼唐氏遗书(手机拍)

 千古风流八咏楼建造八咏楼图示(手机拍)

 千古风流八咏楼李清照的《打马赋》(手机拍)

千古风流八咏楼历代碑刻(手机拍)
千古风流八咏楼两浙第一楼(手机拍)

 千古风流八咏楼从此门登上八咏楼(手机拍)

 image 

牌坊楹联:“西流二水玻璃合,南去千峰紫翠围”。(手机拍)

千古风流八咏楼八咏牌坊背面刻有“玄畅”二字。(手机拍)

 千古风流八咏楼沈约雕像(手机拍)

千古风流八咏楼沈约的八咏诗《登楼望秋月》(手机拍)

 千古风流八咏楼婺江(手机拍)

千古风流八咏楼八咏彩虹桥(手机拍)
千古风流八咏楼
千古风流八咏楼八咏公园点将台(手机拍)

 千古风流八咏楼八咏公园一角(手机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摇篮里的岁月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