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民居建筑的奇葩---福建客家土围楼

(2017-03-02 10:32:09)
标签:

福建厦门

承启楼

客家土围楼

民居建筑的奇葩---福建客家土围楼

图文/安全老张

    早就对客家土楼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特别是电视剧里的土围楼群画面,感到神奇而又神秘得不可思议......。直到游览了福建永定土楼,亲眼目睹了土楼的恢宏建筑风格,更感到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深渊,和劳动人民智慧的博大。客家土围楼是世界独一无二的大型民居形式,是民居建筑的一朵奇葩,不愧为中国传统民居的瑰宝。

    福建土围楼多产生于宋元,成熟于明末、清代和民国时期。因其大多数为福建客家人所建,故又称“客家土楼”。土围楼多见于方楼和圆楼两种造型,形同城堡,厚实坚固。它就地取材,以土、石、砖、砂、木材为主要材料,用粘黄土掺上细砂、石灰等,用糯米饭、红糖增加粘性,逐层夯实成墙体。加上梁、桁、角等相互牵引,成为一个富有弹性、整体性能良好的建筑体。外围土墙厚达1米以上,一、二层都不开窗,三层以上也只开小窗。通常全楼只设一个大门出入,门上设水槽,从二楼可以往下灌水,以防火攻,楼顶层四周有的还挑出“楼斗”,用于眺望或往下射击,防盗匪、防野兽、防火、防水等功能相当完备,兼具安全防卫、通风采光、抗震防火、防潮保温、隔音隔热、冬暖夏凉等种种功能。土围楼多数建于明清年间。

   这次游览的就是福建著名的永定土楼群。其中,承启楼是福建土楼当中建筑规模最大的,2010年进入世界吉尼斯最大土楼纪录。20118月,获国家5A级旅游景区称号。
    承启楼位于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高头乡高北村,据传从明崇祯年间破土奠基,至清康熙年间竣工,历世3代,阅时半个世纪,其规模巨大,造型奇特,古色古香,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高四层,楼四圈,上上下下四百间;圆中圆,圈套圈,历经沧桑三百年1986年,中国邮电部发行了一套中国民居邮票,其中面值1元的福建民居就是一座环环相连的土楼,这座土楼就是如今闻名遐迩的承启楼,承启楼是一座城堡——

一座家族之城。邮票是国家的名片,影响力十分深远,庞大的承启楼正是借助这方寸的邮票名扬四海。

   福建土楼第一次在国际扬名源于“美国卫星发现土楼”之说,这个故事为永定人所津津乐道:六十年代初,美国中央情报局在卫星照片中发现福建西部崇山峻岭间,有类似核反应堆又像导弹发射架模样的东西,引起白宫一阵恐慌。后来,美国情报人员亲赴土楼探秘,终在进一步探测研究后发现,这些被疑作“隐匿核力量”的圆形或方形建筑并无金属反应。尽管如此,美国人仍不死心。事后的几年中,每年都向这片神奇的土地投下了大量心血和费用,仅卫星照片就拍摄了上亿张。

   从此,已经存在千百年的客家土楼,扬名天下。它的方圆世界,它的神奇、古朴、壮观、美丽,震撼人心,博得了“神秘的东方古城堡”、“中国古建筑奇葩”等种种赞誉。

   改革开放之后,首批来土楼参观的就是美国中央情报局的研究人员。他们在土楼里外、上下细细察看,感慨万分,认为这是一种震撼人心的建筑,这种建筑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客家土围楼

 

客家土围楼
侨福楼坐落在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高头乡高北村西北部,位于承启楼西侧,高北土楼群成员之一,始建于1962年。圆形土楼,坐北朝南。是楼主在海外的兄弟筹资兴建。与其他围楼不同的是它有独立的围墙院落,并设外大门。

 

客家土围楼

侨福楼直径45米,高3层,内通廊式。

 

客家土围楼侨福楼全楼有30间(厅),这座楼因出了11个博士而闻名于世,又被称为博士楼。

 

客家土围楼

侨福楼的主人江真麟指着厅堂中挂着的照片,热情地介绍家里的11个博士。客家人自古有着重教观念,他的语气里更是难掩自豪之情。

 

客家土围楼

承启楼位于永定区高头乡高北村,据传从明崇祯年间破土奠基,至清康熙年间竣工,历世3代,阅时半个世纪,其规模巨大,造型奇特,古色古香,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

 

客家土围楼
承启楼。“高四层,楼四圈,上上下下四百间;圆中圆,圈套圈,历经沧桑三百年”,是对承启楼的写照。

 

客家土围楼

  承启楼直径73米,走廊周长229.34米,全楼为三圈一中心。外圈4层,高16.4米,每层设72个房间;

 

客家土围楼

 不愧为第一楼的美名

 

客家土围楼

 第一层环形排水通道

 

客家土围楼

 水井

 

客家土围楼
 第二圈二层,每层设40个房间。

 

客家土围楼

 第三圈为单层,设32个房间,中心为祖堂(修缮中),全楼共有400个房间,3个大门,2口水井,整个建筑占地面积5376.17平方米。全楼住着60余户,400余人。

 

民居建筑的奇葩---福建客家土围楼

这是从小贩10元钱拍的照片翻拍下的承启楼全景

 

客家土围楼
典型的方型土围楼---世泽楼

 

客家土围楼

世泽楼。建于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坐北朝南,占地约5100平方米。

 

客家土围楼

 围楼的内外结构极为协调,外面成方型,里面的房屋建筑亦为方形。

 

客家土围楼

世泽楼高4层。宽40.8米,11开间;长41.2米,12开间,每层38开间。

客家土围楼

 世泽楼主墙厚1.6米,一、二层不开窗。一、四层为内通廊式,二、三层四面各有两间伸至回廊外边,不能相通。二层以上不设厅堂。 

 

客家土围楼

 世泽楼内侧每隔一间以生土墙承重,每两间之间以土坯砖相隔。全楼设4道楼梯、1座大门,内院两边各有1口水井。

 

客家土围楼
土围楼就地取材,以土、石、砖、砂、木材为主要材料,用粘黄土掺上细砂、石灰等,用糯米饭、红糖增加粘性,串以竹片、木条做骨,逐层夯实成墙体,墙体可达1米多厚。

 

客家土围楼

 围楼中的小商铺

 

客家土围楼

 

客家土围楼

 听楼内的一位阿婆讲,他的祖籍在洛阳

 

客家土围楼

在世泽楼一居民家里做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二月二龙抬头
后一篇:春天的遐思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