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世界环境日遭遇麦农的亵渎

(2014-06-11 15:22:12)
标签:

世界环境日

向污染宣战

麦秆焚烧

节能宣传周

分类: 安全文化

世界环境日遭遇麦农的亵渎

世界环境日遭遇麦农的亵渎

图文/安全老张

   因干热风的影响,今年的世界环境日恰赶上麦收时节,我们这个地区却变成了焚烧麦秆日,这个让地球所有人寄托环境梦的神圣日子,却被少数麦农亵渎了。世界环境日“向污染宣战”的中国主题,更是在我们这被大涮了一把。不但一点没看出“宣战”的气场,倒是被焚烧麦茬麦秆的浓浓烟雾给彻底淹没整个天空都被烟雾弥漫着,灰蒙蒙不见天日......。

   苍天沉默了!蓝蓝的天空不见了,晶莹透剔的云朵不见了,一望无际的盛夏绿色不见了。烟雾形成的灰暗的霾笼罩着天空,更像是封锁、剥夺了我们的时空.....。

   太阳哭泣了!本是红红的面容,被烟尘弄的灰头燎耳,清晨看不到它那万道霞光,傍晚看不到它那迷人的彩云,更看不到它那被云霞半遮半露调皮而又可爱的笑脸......。

   大地无语了!夜幕降临,远处麦田里像是燃起一片片神秘的鬼火,传来一阵阵噼噼啪啪的响声,一团团烟雾滚滚袭来,抢得睁不开眼喘不过气。人们纷纷关窗闭户,路上行人寥寥,只有消防车不时的鸣叫着呼啸而去......。

   麦秆露天焚烧是十分有害的。它直接导致大气污染,致使空气中总悬浮颗粒数量明显升高,严重影响大气环境质量;麦秆焚烧产生的浓烟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可引发呼吸道疾病,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焚烧麦秆还破坏土壤结构,使地面温度急剧升高,烫死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影响作物对土壤养分的充分吸收等。近年来,秸秆露天焚烧导致的火灾事故频频发生,据相关资料报道,河南省每年因焚烧秸秆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0亿。

   谁是焚烧麦秆的罪魁祸首呢?大家都会说是麦农,这一点我也不否认。个别农民为了贪图种植秋苗省事省时,置公众的环保健康和政府禁令于不顾,擅自点火制造污染,这种行为实在是可恨而又可恶。

   但是,农民为什么不听政府的三令五申,冒着被处罚甚至被拘留的风险,而去焚烧麦秸秆呢?

   事不关己时大道理谁都会说,农民也都知道焚烧秸秆政府明令禁止。当污染环境的问题和麦农自身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他们还是无奈的选择了焚烧。

   所以,仅靠村上的大喇叭广播吆喝一下,或者拉几条“见烟就罚,见火就抓”的横幅是远远不够,就是真的拘留几个“放火”典型,也不能解决农民焚烧麦秆的根本问题。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把“一切为了群众”作为总的要求和出发点,我们不妨设也身处地的为农民想一想,换位思考一下他们的难处。

   一是由于机械收割留下的麦茬太高、麦杆太长,不但深耕埋不住麦茬和麦秸,连直接点种也显得很碍事,只好选择一把火烧了。二是清除麦茬太,一般地说秋苗长起来以后,麦茬就需要铲除掉,以便耕耘锄草,但铲掉麦茬太费工费力,不如烧了省事。三是因为麦子价格便宜,一些农民愿意多用一些时间外出打工挣钱,不愿意精耕细作的去种粮食,更不会考虑麦秸杆还田。另外,宣传教育不够也是焚烧秸秆屡禁不止的原因。麦农对焚烧秸秆的危害认识不足,特别是对其引发火灾的严重后果全然不知、不顾

   那么怎样去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呢?我觉得,一靠科技攻关,研制粉碎麦秆的联合收割机,在收割的过程中把麦秸秆彻底打碎,真正实现收割和麦秆还田一体化;二靠政府扶持,政府出资对做到麦秆还田的农户实施补贴,政府补贴鼓励收割商提高收割质量,降低麦茬的高度,以便麦农夏种夏管;三要靠落实责任,乡干部和职能部门分片承包,村干部分组承包,执法部门重点打击,形成一道杜绝麦秆焚烧的网络,打消农民焚烧麦秆的念头;四要靠教育引导,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消防意识、环保意识,自觉抵制焚烧秸秆的不法行为。

   今年我国初夏的异常天气持续不断。南方暴雨肆虐,北方高温难耐,小麦种植区干热风影响严重。今天我们不珍惜爱护环境,明天必然遭到大自然新一轮的报复。

   我们共有一个地球,我们同在一片蓝天下,环境保护人人有责,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借全国节能宣传周东风,“携手节能低碳,共建碧水蓝天”,人人践行节能低碳生活,全社会关注环境保护

    世界环境日遭遇麦农的亵渎

   关于世界环境日: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日益严重,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逐渐为国际社会所关注。

1972年6月5日,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及保护全球环境的“行动计划”,提出“为了这一代和将来世世代代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口号。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在全世界范围内研究保护人类环境的会议。
出席会议的113个国家和地区的1300名代表建议将大会开幕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中国代表团积极参与了上述宣言的起草工作,并在会上提出了经周恩来总理审定的中国政府关于环境保护的32字方针:“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