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想七不干”工作法是员工的护身符
标签:
“七想七不干”工作法安全管理护身符 |
分类: 安全文化 |
“七想七不干”工作法是员工的护身符
图 文/安全老张
8月份以来,在中石化系统全面推行了“七想七不干”安全工作法,受到了基层班组的普遍关注,特别在施工作业现场得到很好的应用与推广。“七想七不干”是操作者在每次施工作业之前,通过对安全法规、风险认识、防范措施、环境因素、安全技能、劳动保护用品、措施落实等七个方面的短时间思考,检查安全与否,然后再作业的工作方法。具体内容是:
想安全禁令,不遵守不干;
想安全风险,不清楚不干;
想安全措施,不完善不干;
想安全环境,不合格不干;
想安全技能,不具备不干;
想安全用品,不配齐不干;
想安全确认,不落实不干。
推行“七想七不干”工作法,是“我要安全”主题活动的进一步深入。今年是中石化开展“我要安全”主题活动的第三年,如何才能做到“我要安全”呢?要实现“我要安全”不是一句空话,更不是一个决心。它需要操作者遵守法律法规,具备安全技能,掌握安全知识,学会识别、规避、控制风险。而“七想七不干”工作法就满足了以上要求。
推行“七想七不干”工作法,是实行HSE体系管理的创新和细化。HSE管理体系的核心是危害识别和风险控制,事先预防是HSE管理的精髓。而“七想七不干”安全工作法,就是在作业前,让操作者从法规、风险、措施、环境、技能、用品、措施落实等七个方面进行深思,只要满足了以上七项要求,作业过程中就能做到“三不伤害”,就能实现安全生产。
推行“七想七不干”工作法,是企业对员工人身保护的具体表现。“七想七不干”工作法,首先保护的是操作者自己,是企业“以人为本、关爱员工”理念的体现。它既没有让员工考虑生产进度,也没有强调员工的工作质量,更是只字未提企业的效益如何。
企业管理的目标,是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同时履行社会责任。有了经济效益,员工的利益才能得到保障。但在实现效益目标的过程中,保护生命又是第一位的。企业如果不能安全生产,轻则造成财产损失,重则造成人员伤亡,这样既不能保证劳动者安全,又不能保证经济效益的提升。所以,安全生产才有效益,安全生产才是对员工最好的关心和爱护。
企业领导要处处为员工着想,想方设法满足保护操作者的安全条件,支持员工敢于“不干”的举动。把“七想七不干”安全工作法真正落实到基层、落实到作业现场、落实到作业每一个环节。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