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薄弱环节”与“短板”

(2011-05-12 06:15:07)
标签:

十大薄弱环节

安全管理

木桶理论

短板

安全素质

分类: 安全文化

本文已被《文友同盟》圈子推荐到新浪草根名博首页“草根声音”栏目!向白云圈主表示真诚的感谢!

“薄弱环节”与“短板”

  

“薄弱环节”与“短板”

文/安全老张

 

目前,整个中石化系统正在开展查找身边“十大薄弱环节”活动。目的是激发全体员工做好安全工作的积极性,发挥“我要安全”的主观能动作用,促进安全责任制的有效落实,夯实安全基础,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但在查找的过程中,有的员工不理解什么是薄弱环节,把薄弱环节与某个违章行为混为一谈,这样就无法挖出薄弱环节的根源,达不到活动预期的目的。

那么什么是“薄弱环节”呢?简单的说,相关联的许多事物中最差、最脆弱的那一个,就是这个事物中的薄弱环节。用木桶理论去解释可能会更容易理解,“薄弱环节”其实就是木桶中的“短板”。而我们安全生产过程中的某个违章行为,只不过是这个薄弱环节的表现形式罢了。

怎样充分认识安全生产、安全管理中“薄弱环节”的危害作用呢?让我们再回到木桶理论。

一只木桶的最大容量,不是由围成木桶的最长木板或平均长度决定的,而在于那块最短的块木板。要想最大限度地增加木桶容量,发挥木桶的效用,就必须着力解决好短木板的补短问题,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木桶理论”。那一块或者几块“短板”,就是这个木桶的问题关键所在,它决定着这个木桶的整体效用。

木桶理论强调组成部分的每个个体的作用,虽是一个整体但没有互补性。假如把安全管理看成是一个木桶的话,那么每个员工、每项规章、每一台设备、每个生产环节就是一块木板,桶内装的就是安全管理水平,就是安全基础,就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可靠保证。

我们都知道,工厂的工人能力不同技术水平不同,生产的工件数量自然有多有少,但在计算总产量时可以取一个平均值。为了提高生产效率还可以让能者多劳,发挥技术尖子的潜力多生产,来弥补那些劳动技能差,生产效率低的人员的产量缺口。可在安全管理上就不行了,在安全管理中,人必须是全员性的,物必须是全面性的,环节必须是全过程的,缺一不可。企业每一名员工的安全素质,每台设备的安全性能,每个生产环节的安全措施,都要达到、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而能否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实现安全生产,就取决于那个安全素质最低的人,那台安全性能最差的设备,或者是那个安全措施最薄弱的环节,更没有互补性。

薄弱环节,对整体而言永远是拖着后腿,甚至“牵一发而动全身”,更因不易发现往往让我们忽视了它的危害作用,给我们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今年是中石化系统开展“我要安全”主题活动的第三年,重点也是解决员工安全素质问题,是一项消除薄弱环节、“补短”的有力措施。

只有弄明白“木桶理论”,认识到“短板”的危害作用,准确的找出“短板”,弄清楚“短板”是怎样产生的。才能提升“短板”,消除“短板”,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木桶的整体效用。

查找身边“十大薄弱环节”活动亦是如此,只有深刻认识“薄弱环节”在整个安全管理和生产过程中的危害作用,才能准确找出身边诸多的“薄弱环节”。只有深入细致的深挖,才能准确的找出隐藏在死角的“薄弱环节”。只有深刻的刨析“薄弱环节”是怎样产生的,是如何依存的,才能制定有效的措施,消除“薄弱环节”。

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围绕班组岗位,围绕生产现场,从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的缺陷等方面,认真查找身边的薄弱环节,找出具体表现形式,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和建议,切实夯实我们的安全基础,提升我们的安全管理水平。

 

(欢迎各位安全专家和关注安全的有志之士批评指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