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情感的纠结

标签:
日本帝国主义南京大屠杀大地震海啸核泄漏 |
分类: 生活感悟 |
这段时间在收看一部热播的抗日谍战剧《借枪》,每天都被剧中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吸引,被剧中熊阔海兄弟等地下抗日英雄的壮举感动得热泪盈眶,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杀人不眨眼的罪行切齿的愤恨。我急切关注着剧中的“砍头行动”,期待着复仇的那一刻,期待着那仇恨的子弹像雨点一样,一颗颗射向“加藤敬二”,射向侵略者的心脏。
当电视频道再转回新闻频道时,又被突如其来的3.11日本大地震的画面所震惊。看到那天崩地裂的凄惨景象,尤其是海啸给日本人民造成的罕见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一种伤感、心痛的情感油然而生。面对大灾大难,日本人民虽有些茫然和无助,但始终保持着的那种沉着冷静、淡定坦然,又不免产生敬意。他们失去了亲人,他们无家可归,但没有慌张、没有过度悲伤、更没有绝望。安静的走、安静的拥抱、安静的排队、安静的互相搀扶,在这样的安静背后你会感觉到一种坚韧的力量。
连日来这两种情感相互交替着、纠结着,也有人在抱怨、不解我国政府对日本的大批物资援助和人力救援。面对历史,我们无法忘记南京大屠杀死去的三十万同胞,我们不能忘记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滔天罪行。记得母亲在世时,经常讲起我的外公就是无辜的死在日本大扫荡的屠刀下,一九四二年五月,侵略者在中原实行“三光”政策。人杀光、房子烧光、粮食牲畜抢光,一想起这些就按捺不住心中仇恨的怒火,久久而不能平静……。
但冷静的想一想,这两种情感是不能混淆的。地震、海啸是无法抗拒的自然灾害,需要全人类携起手来共同战胜,核泄漏危害殃及的更是周边国家。人道主义应该超越国界和仇恨,我们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特别是地震引发的核灾难,是全世界面临的危机,如不及时消除核泄漏,唇亡齿寒,我们无疑也将陷入这场灾难之中。日本陷入地震、海啸灾难之后,中国政府不计前嫌,毫无顾忌的伸出了援助之手,我们的抢险救援队第一时间到达日本灾区,大量的急需救援物资及时的送到灾民手中。据报道,昨天我国又免费提供一台价值100万美元的62米泵车驰援日本,为福岛第一核电站4号机组注水,这再一次说明中国人民的善良本性,和大爱无疆的宽广胸怀。
在灾难面前我们不能抱有幸灾乐祸的心态,乘人之危落井下石,更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作为。眼下日本的灾民不单需要物资上的援救,更需要精神上的安危、鼓励。同一片蓝天,同一片海洋,我们应多一些冷静,多一些宽容,把民族之间的恩怨和超越国界的大爱区分开来,携起手来,共同度过这场地震、海啸、核危机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