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记忆中的春节习俗

(2011-02-04 11:09:14)
标签:

记忆

春节习俗

抢财

请祖宗

上灯

撒碎

踩岁

分类: 手机随拍

记忆中的春节习俗


记忆中的春节习俗

图片来自网络 文/安全老张

 

记忆中的东西总是那么美好,那么令人难忘。过年也不例外,现在的生活富足了,日子好过了,物质上应该说什么也不缺,但年味淡了许多,再也找不到记忆中过年的那种兴奋,那种喜悦......。春节的习俗都是祈福的一种形式,表达了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祝福和期盼。有几小时候难忘的过年习俗与朋友们分享。

    抢财。年三十早上村头的水井旁总是格外的热闹,人们挑着水桶,兴高采烈争先恐后地去井上挑水。每当人们从井里拔出一桶水,还来不及放好,早有人抢着把水倒进自己的桶里。人们满脸的喜悦,说着笑着闹着,再也看不到平时挑水时那种疲惫,把一担担一桶桶水争相抢回自己家,把家里贴着"倒酉"的大缸小罐都装得满满的。水满缸财满缸,来年财兴旺,这就是过年的抢财。

    请祖宗。年三十,人们早已张罗好过年的各项事宜,家家都贴好了对联、门神,准备好神像。头中午就开始请神灵,七十二位全神都要请到家,祈求保佑全家平安。请神灵就是家里的年长主妇,点着香口头愿意一下而已,唯独请祖宗最为隆重。请祖宗是一项很严肃很神圣的活动,我们都俗称:"请老爷老奶奶",参加的都是男人们,虽有孩子们跟着但不许打闹嬉笑,村里同姓宗族专门由辈份最长的人组织,各宗族分支派代表参加大家举着神旗,敲锣打鼓,一路走大街行官道,到祖宗的墓地上。到了墓地,先点炮仗焚香,之后由族人带领大家集体跪拜,口念一些"不忘根本,永记恩泽"之类的话跪拜完之后,再点一把香火引领着祖宗的灵气到村里的祠堂,这时候各家各户都开始到祠堂摆供上香祭拜。祠堂的墙上悬挂着一面大大的族谱,上面写满一排排一行行密密麻麻的名字,再通过细细的一条条曲线连接,表示着全村同族人之间的血脉关系。很多人都围在那里仔细的查看大人们指指点点,有的在炫耀自己的族人兴旺,有的在教育孩子们:"无论走到何地,到了何时都不要忘了祖先,虽然村里人口众多,但都是一脉相承,要团结一心,和睦相处,不可互相殴斗辱骂"。

    上灯。年三十晚上天一擦黑就忙着吃饺子,吃完饺子就开始上灯了。大门外和院子里都挂上灯笼,天神、财神、灶神、门神、土神等神位上都点上蜡烛。小时候我特别喜欢年三十晚上上灯的时刻,因为那时候没有电灯,平时到了夜里到处都是黑灯瞎火的,当看到这满院子灯火通明的烛光,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母亲忙着到每个神位上焚香磕头祭拜,我会跑到每个神位前不时的看看那蜡烛燃的好不好,烛芯烧偏了还去摆弄一下,那时多么希望那烛光永远的燃烧着......

    撒碎踩岁。因为那时候文化娱乐生活的匮乏,年三十晚上的活动很快就结束,最后的就是"撒碎"。等"人脚定"(外面没人活动)的时候,院子里格外的肃静,在院子里撒上撅碎的芝麻杆芝麻壳,那时候真还不知道是什么寓意,只听母亲说撒上碎就不能再走动了,是给神灵留下的空间。只有起五更迎接新年穿上新衣服新鞋子才能去踩岁,我喜欢五更里穿上新鞋子踩着那满院子的芝麻杆"咔嘣咔嘣"的清脆声音,感到的是一种神圣,更是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重要时刻,寓意新岁开始,新年到来。

 

记忆中的春节习俗


 给各位朋友们拜年啦!真诚的祝福您新年快乐!幸福安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