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马斯洛:人类六大基本需要的理论简介一般都说五大需要

(2009-05-28 22:17:16)
标签:

宗教

生理需要

安全需要

马斯洛

杂谈

马斯洛:人类六大基本需要的理论简介一般都说五大需要

                                编辑:河北大学护理学院谢秀君老师


   A·H·Maslow (1908—1970)马斯洛是当代最伟大的心理学家之一。他提出了人类需要层次论和自我实现论。
  马斯洛的理论简介:人类有六大基本需要,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审美需要。另外还有认识与理解的慾望。
  一,首先是生理需要。不用一系列定量的生化指标去描绘,所谓生理需要就是指维持人正常生存的物质需要。生理需要在所有需要中占绝对优势。假如一个人在生活中所有需要都没有得到满足,那么生理需要最有可能成为他的主要动机。一个同时缺乏食物、安全、爱和尊重的人,对于食物的需要可能最为强烈。

  当人的机体被某种需要主宰时,它还会显示另一个奇异的特征——人关于未来的人生观也有变化的趋势。对于一个长期极度饥饿的人来说,烏托邦就是一个食物充足的地方。他往往会这样想,假如确保他余生的食物来源,他就会感到绝对幸福並且不再有其它任何奢望。生活本身的意义就是吃,其它任何东西都是不重要的。自由、爱、公众感情、尊重、哲学等等都被当做无用的奢侈品弃置一边,因为它们不能填饱肚子。可以说这种人仅仅是为了面包而活着。这种情况也适合维持生命的其它需要极度匱乏或不适的情况,比如:水、空气、温度、性慾等等。
   二,安全需要   人只靠面包活着并不是谬论,但这只是在没有面包时才是对的。当面包充足並且人们腹中长期有食物时,慾望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这时,其它的更高级的需要会立即出现,这些需要开始控制机体。当生理需要相对充分地得到满足,接着就会出现一整套新的需要,我们可以把它们大致归纳为安全需要一类。比如:安全、稳定、依赖、免受恐吓、焦燥和混乱的折磨,对体制、秩序、法律、界限的需要,对保护者实力的要求等等。上面所谈到的生理需要的所有特点同样适合这些安全需要的慾望,不过程度稍弱,他们同样可能完全控制机体,几乎可能成为行为的唯一组织者,调动机体的全部能力来为其服务。因此我们可以将整个机体描述为一个寻求安全的工具,正如饥饿者那里表现的一样。这个压倒一切的目标,不仅对于他目前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而且对于他未来的人生观都是强有力的决定因素。几乎一切都不如安全重要,甚至有时包括生理需要——它们由于被满足,现在不受重视了。假如这种状况表现得足够严重,持续得足够长久,那么处于这种状态中的人可以被描述为仅仅为了安全而活着。在世界上寻求安全和稳定的努力还有一些范围更广的方面,这些方面见于一种极为常见的偏爱,偏爱熟悉的事物而不是不熟悉的事物,偏爱己知的事物而不是不熟悉的事物。人恒定地存在一种想用某一宗教或世界观把宇宙组成令人满意的和谐状态,一般科学或者哲学的产生,有一部分原因是由安全需要促成的。
  三、爱、感情和归属的需要,假如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都很好地得到了满足,爱、感情和归属的需要就会产生,並且以新的中心重复着己描述过的整个环节。现在,个人空前强烈地感到缺乏朋犮、心爱的人、妻子或孩子。也就是说:他一般渴望同人们有一种深情的关係,渴望在他的团体和家庭中有一个位置,他将为达到这个目标而作出努力,他将希望获得一个位置胜过希望获得世界上任何其它东西,他甚至可以忘掉当他感到饥饿的时候把爱看得不现实、不必需和不重要了。此时他强烈地感到孤独,感到在遭受抛弃、遭受拒绝、举目无亲浪迹人间的痛苦。应注意爱和性並不是同义的,性是生理需要,爱的需要既包括给予别人的爱,也包括接受别人的爱。
   四、尊重   除了少数病态的人之外,社会上所有的人都有一种对于他们的稳定的、牢固不变的,通常较高的评价的需要或慾望,有一种对于自尊自重和来自他人的尊重的需要或慾望。这种需要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对于实力、成就、适当、优势、胜任、面对世界时的自信、独立和自由等慾望。
   第二,对于名誉或威信的慾望。(来自他人对自已尊重或尊敬)
   五  自我实现的需要,即使所有这些需要都得到了满足,我们可以经常(假如并非总是)预料新的不满和不安又将迅速地发展起来,除非个人正在独特地干着他所适合干的事情。一位作曲家必须作曲,一位画家必须绘画,一位诗人必须写诗,否则他始终都无法安静。一个人能够成为什么他就必须成为什么。他必忠实于自已的本性。这一需要我们就可称为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的明显出现,通常要依赖于前面所说的生理、安全、爱和自尊需要的满足。
  六,我们对审美需要的了解比其它需要更少。但是历史,人类美的属性和美学家的证据不允许我迴避这个令人不快的领域。审美需要与意动、认知等需要之间相互重叠,重叠范围是如此之大,因此,审美需要与人的意念动向和认知取向有不可分离的关连。秩序的需要,和对称性的需要、闭合性的需要,行为完美的需要、规律性的需要,以及结构的需要,可以都归其产生的原因于认知的需要、意动的需要或者审美的需要。
  人类有以上六种基本需要。同时,这些基本需要存在一个统计意义上的序列。所谓统计意义上的序列就是指:序列前方的某需要不必百分之百得到满足,后面的需要就可以出现。比如优势需要A仅满足百分之十,那么需要B可能杳无踪影,然而,当需要A得到百分之二十五的满足时,需要B可能显露出百分之五。
  从统计学角度看,基本需要的序列是这样的:首先是生理需要。当生理需要得到满足或部分满足后,会产生安全需要。当安全需要得到满足后会产生归属和爱的需要,以及自尊和自我实现需要。最后产生审美需要。
  从统计的角度看,这个需要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序列存在逐级减少的趋势。例如,为了说明情况,可以任意假定一些数字说明这一趋势。或许一般公民大概满足了百分之八十五的生理需要、百分之七十的安全需要、百分之五十的爱的需要、百分之四十的自尊需要、百分之十的自我实现需要等等。存在统计学上的优生次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