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天下:弘扬祖国大好山河的文章.为何被私密.不让发表!

标签:
中国有名盐池化工原料产地 |
分类: 国内游记 |
游遍天下:弘扬祖国大好山河的文章.为何被私密.不让发表!
2024年1月28日凌晨, 我们六位古稀老人,
在各自房间泡完温泉,
盐池又名盐湖、银湖,位于山西运城市南1公里,中条山下,涑水河畔。盐池开发于尧舜时代或更早一些时间,春秋战国时期已很有名,到汉代这里出产的盐, 已远销豫、鲁、冀、甘、陕等地。
运城的盐,是水卤经日光暴晒而成,色白味正,杂质少,是全国有名的产盐地之一。以致“西出秦陇,南过樊邓,北极燕代,东逾周宋”,成为国家赋税的重要来源,誉为“国之大宝”。今日盐池,已成为重要的多种化工原料产地,产品远销国外,元明粉、硫化碱出口量占全国之首。
盐池是由于造山运动和地壳变化,中条山北麓造成断裂,出现了一个狭长的凹陷地带,逐渐形成湖泊。天长日久,水中的钾盐石灰石、镁盐、硫酸盐以及食盐慢慢与早期淤积层结合,经过长期自然蒸发作用,盐类沉淀,结成了很厚的矿石层,形成了盐湖。
民间流传着神牛造池的传说。很早以前,天宫里的神牛因偷吃了玉皇大帝的盐,而被赶到下界,它流落到江南水乡,塞外草原,想为人们造个盐池,但那里的人没有收留他。后来,它到黄河之滨的中条山下,受到这一带人民的热情款待。为了报恩,它就卧下,身躯化成了宽阔的盐湖。这个传说中的主角为牛,人们用自己最为熟悉的牲畜解释了盐池的起源。同时,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农耕社会里牛的重要,以及人类与牛至为密切的关系。
盐池位于运城市区南中条山下,涑水河畔。由鸭子池、盐池、硝池等组成,总面积130平方公里,所产盐是水卤经日光曝晒而成,颜色洁白,质味纯正,含有多种钠钙物质,是全国有名的盐产地之一。盐池的开发约有4000年的历史,是我国最古老的盐池之一。
传说在舜帝当政的时代,人们就开始在夏天捞采水池内天然结晶的盐。到春秋战国时期盆地就已出名。柳宗元在《晋问》中曾经形容垦畦引水晒盐的情景:“沟塍畔畹,交错轮回,若稼若圃,渔兮鳞鳞,逦弥纷属,不知其垠。”
现在的运城盐池,是山西省多种重要化工原料产地。据勘测,盐池的储盐量为1447万吨,白钠镁矾 162万吨,硫酸镁98万吨,共计盐类储存量达8394万吨。现食盐、硫化碱、元明粉等六个产品的年产量为36万吨。产品远销全国24个省市和苏丹、埃及、伊朗、伊拉克、新加坡、马来西亚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元明粉、硫化碱的出口量占全国同类产品出口量的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