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重游云南四川.瑞丽银井.中缅边境.一寨两国.2023.4.15

(2023-06-11 06:11:12)
标签:

一寨分两国

两国处一寨

分类: 国内游记

    重游云南四川.瑞丽银井.中缅边境.一寨两国.2023.4.15

       两国语言相通习俗相同 百姓和睦相处世代相承

      重游云南四川.瑞丽银井.中缅边境.一寨两国.2023.4.15

4月15日下1时半, 我们十位古稀老人,告姐告边境贸易区,

乘公交车来到银井中缅一寨两国景区参观一寨两国景点

距离瑞丽市区约10余公里,位于中缅边境71号界碑旁,

是典型的一个寨子两个国家地理奇观。

游遍天下

 眼揽尽世间美景泼墨抒写天下华章

游遍天下古跡名胜  笑对人生福寿绵长重游云南四川.瑞丽银井.中缅边境.一寨两国.2023.4.15

反向旅游 与传统的旅游不同,选择冷门目的地、驻足不常见的景区

这些冷门景点的自然风光 名胜古迹 美不胜收, 一鸣惊人!

五十年来, 我游遍了国内外的传统热门景区近年来, 我选择反向旅游

经常携老友自由行, 去那些人们都沒去过的冷门景点游览这样

我后半生的旅游生涯 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更加舒心开怀!

  朋友:

 当你开始加入旅游的行列,人生会从此不同,

 当你遨游五洲四海,生活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重游云南四川.瑞丽银井.中缅边境.一寨两国.2023.4.15

中缅国境线, 一个傣族村寨, 一分为二,中方一侧称为银井,

缅方一侧称为芒秀。由于中国教育条件好,很多缅甸芒秀村民

愿意将子女送到中方一侧的小学就读。每天这些小留学生

 就背起小书包,很自然地跨过国境,天数度往返于两国之间。

  乐在其中

   相机摄尽物中情,点缀世间好风景。

  文笔抒发心中情,撰写人生好风景。重游云南四川.瑞丽银井.中缅边境.一寨两国.2023.4.15

 从中方国门往前10米左右, 就是中缅71界桩,界桩往前就是缅甸。

  游客在这里越过一步就跨出了国境。此时,游客只能往左侧的小径,

  来到位于中国一侧两国边民公用的井水旁,感受一井两国的景致。

边界无屏障

  中缅边界无屏障,两国同走一街巷

  边民共饮一井水  友邦同住一村房重游云南四川.瑞丽银井.中缅边境.一寨两国.2023.4.15

  井的右侧有一段很浅的、干涸的小沟渠,这就是两国的国境,

  有关方面为便于管理,在沟边的我方, 一侧栽种了一排细竹,

  如今,沟渠中间还留着一条横跨小沟两边的一条小道,

  这是为方便缅甸芒秀村的村民, 跨境前来打水特留的。 

 乐在山水间

  七八春秋挥手间,古稀回首兴盎然。

      智者乐水身娇健,仁者乐山心悠闲。重游云南四川.瑞丽银井.中缅边境.一寨两国.2023.4.15

银井一寨两国景点,如果没有中方一侧威严的国门和值勤的边防武警

对面缅方高挂的国旗和移民局办公房,根本就感受不到这里是两个国家,

出入其间的两国边民, 就像随处见到的情景一样,骑着摩托车、自行车

开着手扶拖拉机边民或者徒步, 自由自在往来。

景区内有一寨两国水井、一寨两国秋千等景点。一荡两国秋千,

对面就是缅方的芒秀村,坐上去轻轻一荡,便可瞬间出国

一寨两国

 一寨分两国 两国处一寨

 同饮一井水, 共话无障碍重游云南四川.瑞丽银井.中缅边境.一寨两国.2023.4.15

中缅边界无天然屏障,因此中国的瓜藤爬到缅甸的竹篱上结瓜,

缅甸的母鸡跑到中国居民家里生蛋, 便成了常有的事。寨子里的

 两国老百姓语言相通、习俗相同,他们同走一条路,共饮一井水,

同赶一场集,同住一村房,和睦相处,世代相承,传为佳话。

 美好向往

   旅游不仅是游山玩水,访古探幽,

   更是对人生美好向往的不倦追求!重游云南四川.瑞丽银井.中缅边境.一寨两国.2023.4.15

我们十位老人,在银井一寨两国景点, 沿着游览步道,四处游走。

先后观看了一寨两国村庒一寨两国水井、一寨两国秋千等景点。

地处国界上的古老村寨, 和睦相处的中缅边民, 给我留下了难忘的深刻印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