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黔川16日自由行十四(参观贵州息峰集中营)2021.4.19

标签:
参观息烽集中营先烈激励后来人 |
分类: 国内游记 |
2021年4月18日上午10时,我们14位古稀老人,告别青岩古镇,驱车90公里,历时1个半小时,来到贵州息烽集中营参观。息烽集中营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统局设立的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一所秘密监狱,由设于息烽阳郎坝的本部和玄天洞囚禁处组成。息烽集中营位于贵州省息烽县城南6公里,是抗战期间,国民党坚持“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反动政策,而设立的关押中共党员和爱国进步人士的最大秘密监狱,它与重庆白公馆、渣滓洞监狱、江西上饶集中营,同为抗战期间国民党设立的三大集中营。
息烽集中营四面崇山峻岭,古树参天。山中有湖,有洞,地形隐蔽险要。息烽集中营本部,控制面积约2平方公里,设监狱八栋四十三间。监房按“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八字命名。称为“忠斋”、“孝斋”、“仁斋”等等。“义斋”为女监狱。
息烽集中营,所关押的则是从全国各地押来的“要犯”。息烽集中营,在军统内部称之为“大学”,而重庆白公馆监狱和望龙门看守所则分别称“中学”和“小学”。
息烽集中营自1938年11月建立至1946年7月撤销,先后关押共产党人、进步人士1220余人,包括许多著名人物,如:许晓轩(《红岩》中许云峰的原型)、车耀先(成都“努力餐”创始人)、杨虎城、宋振中(“小萝卜头”)、罗世文、宋绮云、黄显声、张露萍、马寅初等。上午11时半,我们14位老友,怀着沉痛的心情,进入息烽集中营参观。600多名革命者为民族解放事业,先后在这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一段历史刻骨铭心;一种精神千秋留存。和平时代不能忘记战争年代,革命先烈的鲜血洗礼,没有革命英烈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沉痛的历史悲剧,弘扬着革命精神。正是:“参观息烽集中营,先烈激励后来人”。下午2时半,我们14位老友,离开息烽集中营,乘车前往毕节市大方县百里杜鹃风景区,行程160公里,历时3个钟头。下午5时半,抵达毕节市大方县,晚餐后入住大方县百花宾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