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元青花铁拐李行医图花口瓷盘的艺术价值

(2012-12-20 10:25:49)
标签:

元青花

铁拐李行医图

菏泽古沉船

青花瓷

花口盘

分类: 长物鉴赏

元青花“铁拐李行医图”花口瓷盘的艺术价值

蒋伯良

元青花“铁拐李行医图”折沿花口瓷盘,直径 15.6cm,底径12.2 cm,高约1.8 cm。盘身有陈旧鸡爪缝,一端已贯穿,原藏者已用胶水将裂缝黏合牢固,轻击盘身,能发出嗡嗡转音。

    盘身除底部外,内外通施卵青釉,白中泛青,很像青壳鸭蛋的颜色。迎光侧视,釉面宝光闪烁,放大镜下,平行的丝线纹时隐时现,且呈丝织物光泽,这种光泽是此后明代青花瓷器无法比拟的,也是后仿瓷器无法模仿之处。青花发色湛蓝亮艳,锈斑沉着,伴生锡光,属典型的至正型青花人物瓷。

http://s8/mw690/5ed33ad1gd13f0d490817&690
                                图1、元青花“铁拐李行医图”折沿花口瓷盘正面
http://s13/mw690/5ed33ad1gd13f13c83e1c&690
           2,元青花“铁拐李行医图”折沿花口瓷盘背面

盘边16个葵瓣每隔一个的缺口要略小些,大致可分出8组,葵口内可看出刀子切削的痕迹,器底近釉处显示当时采用的是刷釉工艺。瓷土淘炼十分精细,底部露胎处轻轻抚摩,手感非常光滑,但制作时却又显得比较草率,胎土中粘有几处杂质也未剔除。平底上泛出较多的火石红色,并夹杂一些铁锈斑点。器身很薄,尤其是盘底更薄,分量极轻,从这么轻薄的形制来看,这种花口盘的制作用途本身就是作为艺术品供人观赏的,不可能用来盛装食物,因而画工十分考究。

从现有的元青花资料来看,这种瓷器存世的数量十分稀少,20093月,在首都博物馆隆重举办“青花的记忆——元代青花瓷文化展”,展览了向国内外25家收藏机构征集的73件元青花藏品。其中有两件元青花与此相仿:

第四十一号藏品安徽省博物馆所藏的“青花荷莲纹葵瓣口盘”,是1977年安徽省安庆市出土的,口径16.2 cm,底径13.7 cm,高1.3 cm,大小形制风格与其十分接近。

http://s10/mw690/5ed33ad1gd13f1b5a04f9&690

         3,安徽省博物馆所藏的“青花荷莲纹葵瓣口盘”

第四十三号展品“青花鹿纹盘”是山东省青州市博物馆所藏,19854月山东省青州市青州粮食中转库铁路西侧元代墓葬出土,口径16.5 cm,底径13 cm,高1.4 cm。其大小形制也十分类似(见图4)。

http://s2/mw690/5ed33ad1gd13f22cde511&690

          4,山东省青州市博物馆所藏“青花鹿纹盘”
   

此外,20109月,山东菏泽古沉船出土三件元青花,其中一件为“青花芦雁纹折沿花口盘”,其大小形制与元青花“铁拐李行医图”花口盘几乎如一个模子所出,直径也是15.6 cm,口沿也是由相对均匀的16个花瓣组成(见图5)。

http://s5/mw690/5ed33ad1gd13f293b2e14&690
        520109月山东菏泽古沉船出土三件元青花之一的雁纹盘

绘画题材上,元青花“铁拐李行医图”花口盘表现了当时的道教思想。花口折沿处绘有正反相对的旋涡、火珠纹各20个,笔法娴熟潇洒,从发色的浓淡不一,可看出画家用笔蘸了几次青料。这种旋涡纹前人解读为卷草纹或卷云纹,而从这个瓷盘整体看,将它看做波浪旋涡纹应该更恰当些——世界之外由浩瀚相连的水与火组成,圆圈之内则属于人类的世界。这个瓷盘表现的是一个小世界:铁拐李身背葫芦急急行走。衬托铁拐李中心形象的是一株劲瘦的柳树,随风飘拂的柳枝以及浮云、芭蕉和一些杂花野草,这些自然景物都画得十分率意洒脱,尤其是柳枝,好几处几乎分不出用笔的首尾。

民间传说中的铁拐李不仅是神仙,还是神医。此图铁拐李身背葫芦,正在行医途中,形象生动逼真,具有强烈的运动感。

铁拐李依照蒙古人的面相来绘制,画家的功夫着力于人物的眉眼之间,轻轻数点,已十分传神。看人物表情,两眼关注前方,认真、负责,或许他刚接到病人家属的急召,因而背上装满灵丹妙药的大葫芦,想尽快去解除病人的痛苦。铁拐李手拄铁杖,奋力前行,画家仅用两三笔勾勒他的双足,就画出了赤足陷入烂泥巴的样子。上翘的脚趾十分夸张,却突出了铁拐李亲和、敬业的精神气象。画家或许曾看到过一个跛子奋力行走的模样,因而凭记忆塑造了这样一个铁拐李行医的形象。

整个盘子正反两面自成阴阳格局,所绘纹饰内容,可谓金、木、水、火、土五行俱全,体现了道家阴阳五行的学说。

铁拐李作为道教八仙之首,在元代曾流行过有关他的种种传说,现存元杂剧《吕洞宾度铁拐李岳》仅仅表现了铁拐李身世来源的故事,而关于铁拐李的其他事迹,肯定还有大量的口头传说。元代画家颜辉绘有一幅铁拐李仙人图,现藏日本京都知恩寺,这幅图上的铁拐李是坐着的,看不出行医的味道,但大脚趾也是高高上翘(见图6)。

 http://s16/mw690/5ed33ad1g7b532552a73f&690

      6,元颜辉“铁拐李仙人图”

    颜辉的这幅图画侧重于表现铁拐李非凡的神仙气象,只见他口吐仙气,顺着气流方向可看到一个小人正在远去,或许这个小人是去执行一项重大使命了。

铁拐李作为中国民间喜闻乐道的艺术形象,书画家、雕刻家和说唱艺人历来都喜欢借助这个形象来表达自己在人生道路上的种种感悟和追求,大画家齐白石最喜欢画的人物像就是铁拐李,现存齐白石绘画的铁拐李有多种形象。

http://s5/mw690/5ed33ad1gd77ebfae9d14&690

                  7,齐白石1927所画铁拐李
http://s2/mw690/5ed33ad1gd13f8354ab61&690
                    8,齐白石1928所画铁拐李

http://s3/mw690/5ed33ad1gd77ec2b77c22&690

                 9,齐白石八十七岁时画的铁拐李

 

http://s7/mw690/5ed33ad1g7b5327441a26&690

                 10,齐白石八十三岁时所画的铁拐李

古往今来,艺术家们在铁拐李这个残疾的神仙形象身上似乎有捕捉不完的灵感和创意,因而铁拐李展示给世人的姿态面貌千奇百怪。

http://s4/mw690/5ed33ad1gd77ec586fb33&690

                         11,瓷塑铁拐李

http://s14/mw690/5ed33ad1gd13f8fd0913d&690

                        12,玉雕铁拐李

http://s10/mw690/5ed33ad1gd13f929f9669&690

                        13,寿山石铁拐李

http://s16/mw690/5ed33ad1gd13f95b6798f&690

                     14,民国新粉彩吴寄甄绘铁拐李

http://s14/mw690/5ed33ad1g7b5328d6f6ed&690

       15201112月北京保利拍卖明嘉靖官窑青花罐上的铁拐李

http://s9/mw690/5ed33ad1g7bf314265538&690

            16,香港佳士得2006年拍卖李可染绘镜心铁拐李
   

    这些画面,可能表现了铁拐李出门见喜、得意忘形、送福人间或落魄凄凉等种种意象,但难免装神弄鬼或猥琐邋遢之嫌。相比较而言,元青花瓷盘上的铁拐李才是正面形象,表现的是生活实际中铁拐李行医时的勤谨模样。

铁拐李既然是神医,医术必定高明,行医时也自然有种种动人故事。但后来随着道教观念的淡漠,艺术家们望文生义,反而把它演化成了反面题材,把铁拐李行医作为一种骗子行径而尽情加以讽刺挖苦。

20118月,嘉德广州拍卖一件“王隆夫款”的铁拐李行医瓷盘,画家题款为:“神仙本有长生术,未识葫芦藏甚药。”对铁拐李的医药并不信任,原因恐怕就在于铁拐李自身有一条病腿。

http://s11/mw690/5ed33ad1g7b5329e1115a&690

                   17,王隆夫绘铁拐李五彩瓷盘
   

    201111月北京华辰拍卖公司拍出一件黄永玉的铁拐李行医国画,画家题款为:“葫芦妙药救世界,何不先医自己脚。”直言铁拐李不过是一个江湖骗子。

http://s2/mw690/5ed33ad1gd13fab6b5511&690

               18,黄永玉绘画“铁拐李行医图”

黄永玉瞧不起铁拐李是由来已久,2006年北京中嘉拍卖公司曾拍卖过黄永玉的另一件铁拐李行医图,题款为:“葫芦里头藏妙药,背来背去劳肩膊,其中如果有仙丹,何不医好自己脚?”

http://s5/mw690/5ed33ad1gd13faf62c0c4&690
                    19,黄永玉另一“铁拐李行医图”

由于这些画家将铁拐李行医看作反面题材,因而画家笔下的铁拐李尽显一副江湖骗子的暧昧嘴脸。

元青花“铁拐李行医图”,终于让我们看到了古人对这一命题的最早审美情趣。在古人心目中,铁拐李行医本来是一个正面题材。这个具有蒙古人脸相的铁拐李能让人感受到一种敬业、刻苦的精神,其诚恳、亲和的表情很能激起读者的信赖感。仔细观赏,这一形象不仅富有艺术魅力,而且具有极强的思想震撼力。

http://s9/mw690/5ed33ad1gd13fb3e5b788&690
                  20,元青花铁拐李的蒙古人面相比较

 

原藏者悟出了古人这一命题的真谛,从铁拐李行医图的形象上获得了深刻启示,故存有手写“元青花铁拐李行医图歌”一首:

铁拐本神仙,行医尘俗间。

蹒跚万里路,坎坷八方缘。

人病千般易,己伤一腿难。

凡夫治世者,鉴此或幡然。

并作有注解云:古人传说铁拐李以残疾之身医人间百病,今人往往视其为讽刺性笑料,却未理解这正是古人辩证思维的精妙所在:己有体残无碍医人之疾,善除人病难祛自身积患;有血肉之躯的都是凡人,凡人都难免伴有与生俱来的疾患、缺憾与不幸。

医道如此,推而论之,治道也莫不如此。元青花“铁拐李行医图”实乃古人提出的一个哲学命题:生活中,我们人人都是铁拐李,无不以己之残治着他人之疾。

藏者解读铁拐李行医图,认为这是古人提出的一个哲学命题,铁拐李行医的意象具有普遍性意义:现实生活中,有血肉之躯的都是凡人,凡人就都是铁拐李,无不以残疾之身治着他人之病;无论你多么伟大,无论你多么高明,都须永远秉持谦和的情怀;这一解读,耐人寻味,颇似直指人心的当头棒喝。

铁拐李本是神仙,却蹒跚趔趄,来到人世间艰难行医,图的是什么?画家明白了其中的仙机,因而画下这个瓷盘来点化世人,藏家读懂了这幅瓷画,因而赋诗揭示其中的奥义。

元青花铁拐李行医图花口盘的最大价值,可能就蕴藏在这里,它不仅是一个元代的青花珍瓷,而且是一幅寓意深刻的传世名画,人们从这里能解读到深厚的宗教文化信息,进而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东方收藏》2012年第7期已刊登本文大部分内容,题为“从元青花‘行医图’探究铁拐李形象”)

http://s15/mw690/5ed33ad1gd14000214ade&690
http://s1/mw690/5ed33ad1gd140020daf80&690

http://s2/mw690/5ed33ad1gd1400390be71&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