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成交量和持仓量---期货进阶之一

(2013-06-28 16:08:05)
标签:

成交量

持仓量

趋势

非线性关系

持仓兴趣

财经

分类: 现货期货

但凡技术分析,逃不过价和量,价是价格,量在股票市场里主要指的是成交量,而在期货市场里除了成交量外则还有一个叫持仓量的概念。量的大小反映了市场参与者的兴趣以及进场的资金状况,在技术分析里,我们把这两个为动能,英文叫momentum。这是个相当重要的概念,某一趋势是否能延续抑或反转,都必须依靠分析这动能来确认,相信我这能帮你从价格红红绿绿的混乱K线中解放出来,如果你真的只是认为画几条趋势线,认为随便辨认出个模模糊糊的特殊形态来就算是技术分析的话,那么你正是别人眼中的一块5分熟的腓力牛排。这篇文字并不是为了描述一些在常见趋势或形态形成时该如何得到来自动能的分析的支持,因为这些东西,你买本技术分析的书,那里面都描写得很详细。在下面我要讨论的则是在期货的技术分析里,成交量和持仓量究竟在技术分析中扮演什么角色,以及一些应该注意的问题(tricks)。

在大多数成熟的资本市场里,成交量是个相当重要的指标,它可以帮我们弄清楚在每一个单位时间里,一个价格点(spot)的交投兴趣。在几乎所有负责任的证券类技术分析教科书上,都会教你该如何去用成交量来对价格趋势及某些形态进行确认,比如一个真正的头肩顶,它的右肩、头和左肩的成交量分别应该是怎么样的,或者在行情反转前,其成交量往往会出现怎么样的情况等等。这些都是相当重要的经验总结,是需要深深印在脑子里的,至于能不能在实践中有效地帮助你做出正确的交易决定,那就得看你的天分了。好了,扯到这里,我要告诉你一些其实大家都知道,但往往没有被写进教科书里去的东西了,那就是这些日成交量往往会欺骗你(当然周、月等的成交量更是如此),而唯一无法欺骗你的就只有日内分时图里在不同时间点上一个价格点位里的成交量明细,理由很简单,对市场行为的研究表明,价格和交投兴趣并不成线性相关,换句话说,在不同的价格位置及不同的时间,交投兴趣是很不平均分布的,比如在下跌10个点的一个交易日里,或许在上午价格曾一度上行5个点,而其时成交活跃,到了下午因为某种原因交投兴趣骤减,尤其是多方开了小差,从而导致价格急转直下,收盘后,你看到一个10个点幅度的阴线伴随着大量成交。这是个绝对容易误导你的图形,在认定空头氛围之前,请先打开日内分时图确认一下。当然专业的机构玩家的存在往往会让这种现象不会过多的存在,这也是绝大多数技术分析的教科书会跳过这类提醒的原因,但价量之间的非线性是存在的,尤其是流通性较小的市场或时间段里,当然还有那些存在庄家的地方,要尤其小心,庄家坐庄的根本原理即在于利用了这种非线性关系。

如果这是股票论坛,我会就此打住,然而在期货论坛里,那么持仓量这个指标就不得不提。很多人都不知道持仓量这个指标,其实这却是个极端重要的指标,英文叫Open Interest,国内还有人翻译成未平仓量,但我比较喜欢香港人的叫法,持仓兴趣。因为期货和股票的区别在于期货是个衍生品,它的合约数量是跟参与者想开仓的兴趣大小及他们的资金状况相关,它可以无限的增加,它可以是所有其所代表的资产或商品的总量的N倍,而股票这样的基本资产,有多少是多少,要增加要减少,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所以持仓兴趣就变成分析期货,价格趋势的一个很重要的动能指标。那么成交量呢?在期货市场的技术分析里,成交量和持仓量又是怎么个关系呢?很不幸,成交量突然复杂化了,不但因为T+0的交易规则,而开仓和平仓的分别也极大地影响了成交量在建仓成本分析中的有效性,譬如一个成交量相当大的交易日里,如果不参考持仓的话,是很难分析市场的多空氛围的,因为在持仓量变化不大的日子里,很大一部分的成交量来源于日内短线交易者(即抢帽子者,Scalper)频繁的开平仓所致,所以要分析市场的动能大小,非借助于开平仓的变化不可。因此,成交量在期货市场里已经并不是唯一的且可靠的反映市场动能的指标了,虽然交易量的重要性在约翰墨非的经典技术分析教科书中(包括本人都曾受益非浅)排在持仓量之前,但当你注重对市场上建仓价格及资金面的分析时,持仓量则恰恰是你首要关注的反映动能的指标。毫无疑问在这里成交量决非可靠的动能指标,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在很多情况下成交量的增加和持仓量的变动幅度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

    因此,和基本资产(underlying assets)市场的技术分析方法不同,在期货市场的技术分析中必须建立起一个价格、成交量和持仓量为坐标的三维观点以得到更有效的分析结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