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低温釉黄釉瓷器“鳝鱼黄”瓜棱大执壶

低温黄釉瓷器在汉代时期就出现了。唐代以后黄色一向是帝王专用色,明清两代时黄釉瓷器更是明清宫廷用瓷,决不许民间使用,而低温黄釉非常珍贵,纯正的低温黄釉,作为在烧成的瓷坯上两次入窑烧成的装饰釉,出现在明宣德年间。明成化、弘治黄釉色调达到历史上的最高水平。
鳝鱼黄:黄釉瓷器中的一种,釉色黄润,带黑色或黑褐色斑点,象鳝鱼的皮色,被人们称为“鳝鱼黄”,在明代“鳝鱼黄”的名称就有,《陶雅》中记载“鳝鱼皮以成化仿宋者为上”这又说明了在宋代时期已有了“鳝鱼黄”这种颜色。清代康熙时官窑也有意仿造“鳝鱼黄”等品种,但是,施釉不肥而稀薄,露胎处无氧化铁的黄褐色,有的则黄褐色呈微红状。由此可见明代低温黄釉鳝鱼黄瓷器之珍贵程度。
这是一把明代的低温黄釉“鳝鱼黄”瓜棱大执壶;高14厘米,宽20厘米,大壶、大柄、中流、直口、短颈、大肚、平底,柄和流均高于壶口,壶周身刻划23条瓜棱纹饰,全壶外施黄釉,施釉处有细小开片,内无施釉,壶底施白釉(由于是低温釉经长时间磨损底上白釉已脱落无几),无釉露胎处呈氧化铁的黄褐色。由于此壶传世时间长底部有两道冲,壶盖有小磕碰缺口。
http://s5/mw690/001JEPf8zy75EPji10Mf4&690
http://s14/mw690/001JEPf8zy75EPmWMVf4d&690
http://s1/mw690/001JEPf8zy75EPxs9k450&690
http://s2/mw690/001JEPf8zy75EPLGJeF01&690
http://s6/mw690/001JEPf8zy75EPRySCF95&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