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解读先秦时期古玉印玺正面刻字

(2014-11-12 11:28:25)
标签:

文化

 我国在新石器时期初就已有了琢玉历史。古玉玺印也是一样古老,在商、周时就有了印玺。那时的印不是用来钤盖文书的,而是作为古代上层人们交往中的一种信物,一种凭证。就象今天的文凭、身份证之类的证明。因此,也就没有必要,也没有想到要将古玉玺印文字刻成反体字。直到秦汉时期,由于社会发展和进步,中国玺印的用途才有所转变。才有了用于钤盖文书的反体字玺印。当时有用玺印作为信物的正体字玺印,也有把玺印拓印之后再作为信物的反体字玺印。

民国文物鉴赏家赵汝珍在《古玩指南》一书就先秦时期古玉玺中的正面刻字玉玺印为先秦时期古人在交往中的凭证之物的论断,例出了以下几点论据:

一、印是先秦时期古人用来昭示信用的物品。甲骨文字形从爪从卩,就是用手持节,‘节’就是凭证,由此可知‘印’在古时先秦时期为凭证。

二、元代印学家吾丘衍在《学古篇》第二十九举中说:“正面刻字如秦氏玺,而不可印,印则字皆反矣,古人以之表信,不问字反,淳朴如此。”说明先秦时期正体字的玺印很多,但不是用来钤盖文书的。用来钤盖文书的玺印就是反体字。在古代先秦时期,印必须随身佩带,佩上印就表示信用。这与‘节’的作用是相同的,也是一种凭证,就象现在的身份证,居住证等。

三、先秦时期的古印都是官印或姓名印,绝对没有表示字号、堂号或斋号的,这也与作为凭证的条件吻合。就是现在,作凭证信物的文件,也只准书写姓名。直到唐宋时期,印的用途才改变,可以表字号、次章、堂号、斋名。但字体已经和以前不同了。由此可知,先秦时期古印专为凭证之用。

四、东晋文学家葛洪在其著《抱扑子》写道:“古之入山者,皆佩黄神越章之印”。传说古代人进深山都要佩带黄神越印章,可以避免虎狼恶神之祸.从而也能看出这入山所佩带的印章不是用来钤盖文书的,如果是用来印盖文书,入山何必佩印?

佩印的原因,也就像当上皇帝,必须佩带皇帝玺印,成为六个国家的国相,必须佩六国之相印;成为关中侯,必须佩关中侯印,当上雁门关都尉,必须佩带雁门都尉印,有文化知识的文人所佩带的印也要刻上证明是文人的印文。

综上所述,得出的结论就是先秦时期古玉玺印上有正面刻字的玉玺印,是古人专用来佩带身上,作为一种凭证,一种信物的。不是用来钤盖文书。

我收藏的一枚战国玉印就是当时文人的私印,从印面文字上看是正面刻金文“人文印母”四字,可以判断拥有这枚印人的名字叫 “人文”。

此玉印玺特征:

1、玉印玺高5.8厘米,直径5.5厘米。

2、玉印钮玉料为甘黄玉(产地不祥,该玉种据说早已绝产),质地温润、致密、坚硬。

3、玉印玺为圆柱形,是用管钻(青铜管或铁管)配以解玉沙和水在玉料上手工钻出圆形玉柱而成,圆形玉印壁上还残留有不规则的螺旋纹(由于是手工操作,管钻在钻入玉料后,旋转时容易晃动,这样就会在玉璧和玉柱上留下不规则的螺旋纹。)

4、玉印印面为正面刻金文“人文印母”四字,金文发于商代末期盛行于周代,是以甲骨文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文字,因为当时人们将它刻在钟鼎上也叫钟鼎文。甲骨文的运用在商代灭亡后也随之消失,金文就代替了甲骨文成为周代文字书写的主流,它盛行于周代直至秦代小篆的出现才衰退。金文上承甲骨文,下启秦代小篆,是研究西周、春秋、战国时期文字和文物的主要资料。这枚古玉印上的四字金文就有力的佐证了该印玺是战国时期的产物。

5、玉印钮是立体镂空一昂首嘶鸣威武雄壮的一条螭龙,圆眼睛、大鼻子、眼尾稍有细长线、猫耳朵;腿部弯曲,脚爪向上翘起,头部和身上胛骨及屁股都琢磨成水滴状型(水滴型状辅助纹饰是战国时期的首创和特有)。迄今发现所知最早在玉器上出现螭龙形象是战国时期,与许多文献记载相同,据《史记·秦始皇本纪·集解》引卫宏曰:“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 

6、由于年代久远,玉印已质变通透呈果冻状,晶莹剔透精光内涵。可能入土是在北方土壤干燥的原因,此印玺整体表面沁蚀不是很重,放大镜下观察才能看到部分地方有些受沁蚀形成的小孔洞和黄色的小沁斑,有部分大的黄白沁斑深入玉机理,在坚固温润细腻亮丽的包浆下透出迷人的沁色斑斓,使得古玉印玺厚重古仆更增添了古玺印的神韵,给人一种美妙又神密感。 

http://s11/mw690/001JEPf8zy6Ny4C4OSuba&690

http://s3/mw690/001JEPf8zy6Ny4Id9HI92&690

http://s16/mw690/001JEPf8zy6Ny4NrCXRcf&690

http://s13/mw690/001JEPf8zy6Ny4RuBfm2c&690

http://s12/mw690/001JEPf8zy6Ny4Vywzx1b&690

http://s10/mw690/001JEPf8zy6Ny4XHci569&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