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收养"的话题

(2009-02-23 15:15:56)
标签:

教育

    最近听到很多关于收养地震孤儿的话题,虽然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名地震孤儿被成功领养,但人们的爱心仍然让我感动。 
     人们都希望收养健康漂亮的孤儿,这样的愿望是无可指责的。然而当我听到网民们要求把孤儿的详细资料发布出来,却让我有了一份不小的担忧。随即,当我看到政府部门断然拒绝公布这些孩子们的详细资料的时候,我真想为我们的政府拍手叫好。政府这样的做法是非常科学的,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理智、有原则性的,这充分尊重了孩子们的人格,保护了他们的心理健康,也充分体现了社会对他们的爱,让我感觉很温暖。
     关于收养,我想谈谈我的看法。收养人在决定收养一个孩子之前,有一个很关键的问题特别需要慎重思考:你将会把自己当成这个孩子的亲生母亲/父亲来抚养他/她,还是充分尊重这个孩子的原生家庭*
     所有的收养者都希望给孤儿一个全新的成长环境,希望他过得更好更舒适,有一个更美好的前途。而抚养孤儿一定是一个双方互动的过程,收养者在对孤儿付出爱的同时,一定满足了自身这样的需求:拥有一个可以全身心投入去爱的孩子,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后代,满足自己延续生命、承担家长责任的渴望,得到来自于孩子的全身心的爱。收养者们内心深处或潜意识当中往往不可否认的有这样的声音:我把你当成亲生孩子一样对待,给你我全部的母爱/父爱,我也希望你把我当成亲生母亲/父亲,来爱我们。
     事实上,收养者们内心深处这样的期待和渴望,被收养的孩子是一定能感受得到的。孤儿在一个陌生的家庭环境里,无论年龄大小,对于养父母的各种言行,他们都会非常敏感,有一些潜意识层面的东西是大人们掩藏不住的,敏感智慧的孩子们总是可以发现成年人言行背后那些内心深处的需求与渴望。求生存的本能会驱使这些孤儿们去迎合与讨好养父母的需求,孩子们会认为:他们不是我的亲生父母却如此爱我,如果我忘掉我的亲生父母而把他们当成亲生父母,他们就会很开心,会很爱我,这样我就可以回报他们并且不再会被抛弃。
     大部分收养者都会掉进这样的“陷阱”,拥有孩子的幸福感让他们忘了一个关键的词语:次序。
     孩子的亲生父母,无论在世与否,永远都是孩子的亲生父母,没有人可以代替。抛开道德,良知,甚至一些社会公认的标准,去完全接纳和尊重孩子的亲身父母的身份,才是养父母们明智的做法。
     因为,在孩子内心深处,是深深地爱着自己的亲生父母的。孩子的生命是亲生父母赐予的,如果孩子不接纳自己的亲生父母,或为了迎合养父母的内在需求而在内心深处排斥自己的亲生父母,孩子将很难做到接纳自己。
     所以,善良的养父母们,千万不要试图去抢占亲生父母在孤儿心目中的地位,这将会是一个让双方都非常辛苦的过程。
     如果你已经收养了地震孤儿,我建议,在合适的时候多跟孩子一起沟通亲生父母的事情,告诉孩子你很感激、很尊敬他的亲生父母,感谢他们生了这样一个珍贵、可爱的孩子,让作为养父母的你也充分感受到拥有这个孩子的幸福与快乐。你们可以一起去祭奠孩子的亲生父母,做一些仪式,让孩子充分感受你对他亲生父母的接纳,也就是对孩子最真实的自己的接纳。
     最后,我希望养父母们在关心和爱护孩子的同时,要首先照顾好自己,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健康与情绪状态。我们都希望孩子能拥有更多的爱,只要父母身心健康,尤其是心理状态良好,就一定能给孩子一个宽松、舒适、充满阳光的成长环境。
     感谢这些希望收养地震孤儿的爱心人士们,这样的爱,将传播开来,成为我们社会的宝贵资源。


*原生家庭:指与当事人有直接血缘关系的成员构成的家庭,通常指亲生父母,亲兄弟姐妹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