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和空城计几乎是诸葛亮作战史上最脍炙人口的片段了,也早已是家喻户晓的美谈。但是当诸葛亮和投机取巧联系起来之后,却总是……
首先,我承认这个角度很新颖。
其次,我承认这么两个小问题的确是存在于某些国人身上的。一投机取巧,二浮躁。
然而,用郎咸平的话说,一个是小概率事件借来了东方,一个是偶然事件吓退了司马懿。但是熟知《三国演义》的人应该知道:赤壁之战的背景是曹军人数占了绝对优势。孙吴联合抗曹,须采用火攻时才出现的。空城计的背景是:街亭失守,诸葛亮准备撤离。身边只剩下一些文官,连一员武将都没有。士兵也大多派出去,只留有两千老幼病残,根本无法作战的情况下才登场的。试想一下,如果没有这出空城计,那所剩的两千老弱还能保全么?
字典上是这么解释投机取巧这个词的:利用时机和巧妙手段谋取个人私利,也指不愿下苦功夫,凭小聪明侥幸取得成功。诸葛亮所谋绝非一己私利,应该是没有争论的,所以只能强作第二种解释。按照第二种解释,要想构成投机取巧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不愿下苦工,二、有小聪明,三、侥幸成功。赤壁之战和空城计此二事不下苦工有之,聪明有之,成功亦有之。然则,一、不下苦工非不愿下苦工,而是不能下苦工。因为诸葛亮知道用两千老弱去抗击司马懿是以卵击石,自取其灭,他也知道魏军大多不识水性的致命弱点。二、聪明有之,但是小聪明就差矣。很显然,这不是冒险,而是基于理智判断的一种决策。就连被骗的司马懿本人还曾经说:“诸葛亮这个人和我打过多年仗了。他一生最是谨慎,从不做没把握的事,更甭说干冒险的事了!令天大开城门,故意显出是座空城,让我们白白拿走并轻易把他捉住,这里就肯定有埋伏,是个骗局!我军若贸然轻进,必中其计。”退一步说,诸葛亮是靠聪明赢得了这两仗,但是聪明有罪么?果真如此,人们都希望IQ在90以下了吧。三、此二事中诸葛亮是成功了,但是绝不是所谓的侥幸成功。对于诸葛亮,说他是神化了也好,说他是虚构的也罢。但是他作为一个足智多谋、运筹帷幄的形象代表,能根据天象料知风向也不是不可能的,同样地,平凡如我辈者,在与某人数次交道之后,也能略知其人的为人秉性,何况诸葛乎!所以,我反倒觉得东风不来和司马懿因和老婆吵架而导致没了疑心是小概率事件。
所以,我的结论是,这不仅不是投机取巧,反而是一种巧招妙法,是一种以大局为重的责任和一种洞察一切的智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