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密码”与孩子的健康成长:《人物新周刊:孙瑞雪》

标签:
教育孙瑞雪中国人物新周刊张泉灵 |
分类: 2、儿童教育(孩子) |
20110620我在线看了央视《人物新周刊》有关于孙瑞雪的一期节目。
节目介绍:
主持人:张泉灵,阿丘
嘉
时
内容主旨:这一期节目中孙瑞雪重点讲述的是“精神密码”与孩子的健康成长问题。她通过一些游戏展示、问题回答来告诉大家:一个人的成长头几年非常重要。我们所有的人,都是带着自己独有的“精神密码”降生于世的,它指引着我们的思想、行为、爱好、偏向。与自己的“精神密码”结合得好的人,就能健康成长;结合得不好的人,则一生都处于迷茫、追寻状态之中。而0-6岁的孩子正是靠感觉感知世界,建构各种认识的关键时期,所以,做父母的不应该对其过多干涉。
在线收看地址:
[ 教育 ] 孙瑞雪《人物新周刊》节目(上)时长:23:20,http://v.ku6.com/show/-cW8lQZDsqIMfGEX.html
[ 教育 ] 孙瑞雪《人物新周刊》节目(下)时长:5:14,http://v.ku6.com/show/bEbU4g_K5WMsgGOa.html
孙瑞雪简介:中国著名的幼儿教育工作者,《爱和自由》、《捕捉儿童敏感期》作者。“爱和自由、规则和平等”教育精神的发起者和倡导者;中国系统引进、实施国际蒙特梭利教育第一人。80年代初期开始进行心理学、教育学的研究工作,1995年创立了中国第一个省级蒙特梭利教育研究会及全国唯一一所蒙特梭利国际学校。
现将这期节目的大致内容简介如下,让无法看到视频的人能了解个大概并从中获益:
首先,节目用一个题板来给孙瑞雪提问:我们不了解什么?
孙说:1、我们不了解孩子;2、我们不了解我们自己(我们不知道我们做的可能是错的。);3、我们不了解孩子成长的整个过程(所以,要坦然承认自己的无知。)。
(节目组预设的答案是:1、我们不了解孩子;2、我们不了解我们和孩子;3、我们不了解我们不了解孩子。)
接下来孙瑞雪针对张泉灵对儿子的两个培养计划进行了一番纠偏和指导。
张泉灵说自己的儿子十个月大,她准备了儿子的培养计划一:让儿子一岁学认字,二岁背唐诗,三岁学英语,四岁学钢琴,六岁估计就成超人了。
孙瑞雪由此让张做了个有关精神密码的游戏:让张泉灵从观众中选一个人来做自己。两人前后相拥,张泉灵是“自己”的精神密码,指导前面的那个“自己”去行动。每当“自己”有所行动时,妈妈却在旁边不断地进行制止、纠正,使得孩子与自己的“精神密码”分离得越来越远。
孙瑞雪解释说:“精神密码”其实代表的是人的潜力。它会自行地指导孩子成长,而不需要父母过多的干涉。如果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对其种种行为干涉过多,会使得孩子与自己的“精神密码”分离得越来越远。这样的孩子长大了,就成了一个没有自我的人,他会一生都活在困惑当中。所以,在孩子人生的头六年里,就是要让孩子自由地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与他的“精神密码”完好地结合在一起。(张戏称:前六年就是让他傻玩。)
0-6岁是个重要的建构时期,孩子完全是靠感觉去学习的。你不需要提前告诉他那么多事情和知识、技能,直到青春期时再去教吧。你要做的就是爱他,以爱来鼓励孩子成长。
那么应该给孩子多大的自由呢?孙瑞雪说:要设立规则,在不伤害自己、不伤害环境、不伤害他人的条件下,都可以给他自由。
随后,节目又以让阿丘画画的游戏,让大家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了“精神密码”的重要性。阿丘画出了“妈妈”认为离经叛道的黄叶子,黑太阳,他还胡乱地吃巧克力。孙告诉我们应该如何认识这些行为背后的意义。
计划二: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如让孩子跌倒了自己爬起来,2岁开始自己睡,减少与孩子的拥抱。
孙说:要依据孩子的心理需求来正确对待他。如果父母给了孩子真正的、足够的安全感,孩子自然不会把注意力放在对妈妈的依恋上,而是会放在自我成长上。“没有被惯坏的孩子……我只看到父母透过孩子爱自己。”“别以爱孩子的名义爱自己。”要给孩子建立有秩序的爱,如果孩子在家里得不到足够的爱,他就会到外面去找抱、找老师当妈妈,甚至发展到早恋等问题。
节目中还提到了孩子吃醋算不算正常(以妈妈抱流浪狗事件为例)、“爱和溺爱”的区别(爱的关键在于关心孩子的成长)、为什么要孩子要区别你的和我的等问题。
整体来说,这个节目还是很值得观看的。我读过孙瑞雪的书,但这是第一次看她的视频,印象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