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孩子需要什么?兰海《孩子需要什么》书籍摘录

(2011-03-24 11:51:01)
标签:

孩子

需要

兰海

自由

父母

成长

机会

书籍

摘录

教育

分类: 2、儿童教育(孩子)

兰海的《孩子需要什么》一书看下来,我得到的答案是:孩子需要爱,需要自由,需要我们父母给予他们成长的机会。

更多内容请见博文《如何培养具有国际竞争优势能力的孩子:兰海的《嘿,我知道你》书籍摘录

 

一、书籍介绍:

《孩子需要什么》,兰海著,中国妇女出版社2007年12月第一版,P256,21万字,定价:29.8元。

 http://s9/middle/5ed07fc8g9f3267a025d8&690

二、我的摘录:

*序言:

儿孙自有儿孙福。父母能做的只是帮助他得到一副可以自由飞翔的翅膀!拥有那种不让父母牵挂的自由!帮助孩子练就一副可以高飞的翅膀,才是教育者的使命,才是教育家的标准!

 

兰海是孩子们的榜样。我深信,最好的教材是教育者自己!当年,兰海只身赴德国读书,居然用两年的时间拿下通常要学习5年以上的学业,并以优等的成绩同时获得了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3科学位。为了证明中国人的创造力,证实自己的学术观点,她去贵州的穷乡僻壤教了1个月的书,在北京的一家教育公司卖了4个月光盘,直至创办上濒教育研究中心!

 

“未来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未来是我们要创造的地方!”兰海自己实践了她对孩子们说过的这句话。

 

兰海最可贵的是将教育学术研究与教育实践相结合。

 

——上濒教育研究中心执行董事 何雨鸿

 

*来自世界的竞争

1、竞争:

家长从来都是孩子生活的策划者,孩子需要有远见的家长。

《华尔街日报》把雇主对商学院毕业生的素质期望进行排列,结果88%的雇主认为沟通与人际关系的能力最为重要;87%的雇主认为合作能力最为重要;85%的雇主认为个人的道德和品性最为重要;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过去受雇的成就分列第4位和第5位,分别是83%和74%。

我们需要用国际人才的标准来衡量孩子,这些标准绝对不是数学、语文、物理、化学,而是与国际接轨的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这些是我们需要给孩子们的。

 

2、差别:

知识结构、学习能力、生活能力、对自己的内心和生活的理解,这些都是差别!相比较中国学生,德国学生拥有更多的领军人物的特点。他们在团队配合、解决问题的能力、文化素养等方面比中国学生有更多的优势,更重要的是他们知道是为自己学习,还有,他们快乐!简单地说,他们的社会能力很强,而这些能力不是大学阶段获得的,而是从小的一种教育积累。

 

3.教育:

我一直认为一个国家的教育内容绝对是与文化背景和社会现状有关系的。

美国人说,孩子对于我们来说是希望……我们在课堂上教会孩子解决问题的方法,让他们自己去尝试。

欧洲人说,孩子,我们就是希望他们能够去感受生活,快乐地生活。平稳安逸,这个最重要。

非洲人说,我们现在的目标是生存,是让每个人都接受教育。所以,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个孩子都知道教育的意义和如何生存,所以基础的基础是农业。

日本人说,日本是一个几乎没有资源的国家,我们整个国家的危机意识特别强,所以我们把这种压力转嫁到每个角落,当然包括教育。我们教育的目标是报国,国家的状况和前途决定了教育的根本和目标。

中国呢,我们到底希望培养什么样的孩子?从幼儿园开始,我们就把数学和英语作为每一个人的必学绝招。

 

哈佛大学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引导学生发现自己、认识世界,大学4年中能够建立一个成熟的精神框架是一个本科毕业生最大的收获。美国一流的精英大学培养的是未来的领袖。……在人文学科中学习到的分析深度、创造力是最基础的知识,也奠定了管理人才的基础素质。能够理解别人是赢得对方尊重最好的方法,而对于社会的理解正是人文学科能够给学生们提供的最好支持。

 

如果你想让你的孩子感谢你,就教会他欣赏艺术;如果你想要你的孩子感谢你一生,就教会他欣赏生命!

 

 4.我们:

文化和教育上的差异最后导致的是人的差异,这些点点滴滴的差别积累起来让世界上有了两种人,一种是掌握世界方向的人,另外一种就是高级的被指挥者、技术人员。哪一种人更适应这个竞争的世界?哪一种人能够更加快乐地生活呢?作为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的我们到底应该教会他们什么?是生命的意义?生活的快乐?还是数字的组合和计算公式?虽然,作为个体我们无法改变大的教育环境,但我们是否可以在学校教育之外帮助孩子更加健康地成长?就让学校去教会他们技术吧,而我们应该带给他们生活!与其不停地抱怨应试教育的弊端,与其等待着别人的改变,是否我们自己应该为孩子做些什么?

 

父母的选择决定了孩子人生的高度和广度。

 

我们不能回避竞争的激烈,我们所要做的是想一想哪些是可以帮助孩子在竞争中胜出的关键。

 

教育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现在的中国、现在的孩子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

 

来自世界的竞争我们谁也无法回避,孩子的国际竞争力要从小培养,从家庭教育开始。你准备好了吗?孩子在看着我们,期待着他们的榜样!

 

 

*P73-77孩子需要知道

我发现在孩子们身上出现的问题或者说他们所犯下的一些“错误”基本上都是来源于他们的“不知道”。

 

无数次,家长因为害怕孩子受批评,做了本应该孩子做的事情。无数次,家长没有给孩子接受惩罚的机会。

 

我明白,对于家长来说这是很难选择的,家长也需要定力,也需要不受外界的影响和攀比心理的干扰。但你必须选择,是否给孩子成长的机会!

 

我的爸爸妈妈是体育教练,运动生涯让他们对人生有很多不同于常人的理解。记得还在我很小的时候,他们就告诉我,人一定要见世面,一定要抓住一切机会看世界,而他们会尽最大可能给我提供机会。

 

细数一下,生于上个世纪70年代的我也算是当时比较“时尚”的人士了。6岁以前,我学了足球、唱歌、画画;6岁开始学习乒乓球、钢琴;10岁的我在很多同学都从来没有离开过贵阳山城的时候,就已经分别使用海陆空3种交通工具游览了将近30个城市。12岁以前,我亲身经历了全国的田径、足球比赛,我听过无数的发令枪,看到无数的哥哥姐姐失败后的痛哭和成功后的狂喜。我是玩大的,我是混大的,我是和爸爸妈妈走南闯北长大的。

 

我在1982年拥有了钢琴。……我也就因为坚持练习钢琴从小理解了什么是选择和责任。

 

2000年留学德国,要养活自己,要存钱,要为了自己的兴趣爱好而付出,越来越强烈地感到竭尽所能地提供机会、创造机会是一件多么难的事情。今天,当我为了孩子们没有珍惜身边的机会而着急的时候,我才深深地意识到妈妈在为我提供了各种机会后还能超脱地置身度外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

 

所以,我现在竭尽所能为孩子们提供机会,无论是学习的机会还是犯错的机会,甚至于是失败的机会。我相信,所有的机会都在传递一种感情,那就是爱!

 

*12.让孩子拥有决定权 P147 ——2005年8月,从北京去中国最北的北极村的流浪之旅。

 

*13.让孩子面对真实的人际环境——去当地居民家居住。文雨喜欢常松受冷落。最好的时机是在委曲的中后期与孩子交谈。在我心里,早就把上濒当成了自己要做一辈子的事情。

 

*14.骄傲的孩子更需要学会认错——老师最适合的词是“导演”。任何一个教学活动都是上演的电影,主要演员当然是学生,不过导演有时也要客串一下。这是我对体验式教学的最佳诠释。周六军事课,最后一堂是诺曼底登陆,之前有个最激烈的数学游戏。

 

P172上濒的家长共性:事业的成功和生活的经历让他们对孩子将来面临的社会有充分的估计,教育上的远见让他们看到现在孩子的缺乏。杨轶林和媛媛就规则问题发生争论,最后承认自己错了。

 

*下篇 成长的力量 

泰戈尔《飞鸟集》中说:“人是一个初生的孩子,他的力量就是成长的力量。”当我们给予孩子们成长的机会,孩子们的表现永远比我们预料的出色,孩子们的力量让我们感到震撼。

 

*1.承担责任的孩子们 ——2005年到贵州,为贫困山村的学生筹集新学期学费。学说贵阳话,至德克士店工作3小时,14人,筹款847.5元,让16个孩子可继续读书。毛豆卖报,李宜然感动得掉泪。P183

 

*P224-234有话要说的孩子们

我认为,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最基本的是心理和生理上的健康,其次才是有一颗勇敢、坚强的心,最后才是学习成绩。心理和生理的健康保证了他们正常的生活,现在孩子的压力如此之大,你们应该想办法给他们减压,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他们快乐地生活,而不是急需伤害他们。

 

兰海,她先是我的成长顾问,后来我们成了朋友。除了一般心理专家所具有的素质和能力外,她对别人还有一种致命的吸引力,我想这就是她告诉我一个人要对别人有的价值吧。她最能获得别人的信任和喜欢,因为她可以接受你的所有想法,即使再荒谬、再幼稚、再不可思议。她会先肯定你有这种想法是合情合理、可以理解的,她甚至可以和你一起疯狂,同时自己保持头脑的清醒,把你慢慢带入正轨,让你心服口服地去正确认识自己,改变自己。如果你在黑暗中挣扎,她能把你带到有光的地方;她能在你心里种下希望,让你相信你不敢相信的东西,而事实往往她是对的;她不会直接把美好给你,她会告诉你如何看到美好、创造美好,并给别人带来美好。他教会我欣赏生命中的美,疼痛的美,泪水的美,失败的美,平凡的美,遗憾的美。我会不自觉地跟着她感到幸福。

 认识她是我的幸运。现在知道她也是你的幸运。

——张安 (静静)(18岁),现就读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化学工程专业

 

上濒是一个窗口,让我认识、了解了世界,我像鸟儿一样自由地在蓝天下飞啊飞……

坚强。冷静,稳。团队。大家在一起玩儿。来自老师们的爱。

——朱丹桐(13岁)人大附中初二学生

 

 

*P234-255有话要说的爸爸妈妈们

Life is a journey not a destination.

 

棒棒,作为朋友,我希望你成为一个快乐的人!那什么是快乐呢?每个人的定义是不一样的,你知道自己的快乐是什么吗?你知道如何才能找到并且得到快乐吗?人的一生都是在寻找快乐、得到快乐的方法。

作为一个男孩子,我希望你成为一个勇敢的人!勇敢地追求快乐,勇敢地实现快乐,勇敢地承担自己的责任!

勇敢地面对一切挑战,并且坚持,就算是痛苦,你也要痛苦地坚持着!

翅膀的命运是迎风!

我抬着头,看着天空中棒棒用力挥舞着的翅膀!

——张涪涵妈妈

 

我们希望周雨歆能成长为一个健康、活泼、独立、善良、乐于助人、知识丰富、对任何事物有自己独特的见解、综合能力较强的阳光女孩。

 

从2岁开始进幼儿园,2岁半开始学轮滑,3岁开始上全托并开始学习游泳到5岁完全掌握四种泳姿,5岁开始学习滑水冰,6岁开始学习钢琴,8岁开始学习长笛,不到6岁进入小学并开始独立参加各种教育机构组织的假期活动,8岁时开始参加了上濒教育的活动,直到今年暑期随同上濒完成德国之行。

从周雨歆的成长可以看出,我们一直在寻找有利于她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途径,直到参加了上濒的活动,我们基本固定下来参加他们的活动,因为上濒的教育理念是我们所认同的。他们不是在打造只掌握课内知识、不关心课外学习的断翅的翅膀,他们是在打造能够在广阔的天空中自由翱翔的雄鹰的翅膀。

我曾经问过雨歆:“上濒的什么东西是最吸引你?”她说:“在上濒我是自由的,我可以大声说出我自己的观点;在上濒孩子们是混龄的,更像一个大家庭;在上濒大人和小孩是平等的;在上濒我们是被信任的……”

 

——雨歆父母的来信

 

 

我们一直本着全面发展的理念去培养他,不希望他仅仅关注于课本知识的学习。我们希望他能有更多的时间、更大的空间去探索和发展。周末和假期,我们不是带他奔波于各种文化类培训班,而是更多地到大自然中去,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参加一些综合能力的锻炼。正是基于这种目的,我们认识了上濒。在孩子与上濒的接触中,我们了解了上濒的教育理念,而这种理念也正是我们一直追求的。

每个孩子都有可能是天才,学校、社会和家庭构成了孩子成长的大环境,因此,培养好一个优秀的孩子,需要每个父母也成为教育家。摇动摇篮的手就是推动世界的手。只有在正确的教育引导下,孩子的潜能才能逐渐开发出来,健康成长。鼓励和帮助孩子成为一个品质高洁的人,一个有着怜悯心、敢于承担责任和义务的人,一个有勇气、充满活力、正直的人,一个有着在逆境中不屈不挠毅力和精神的人,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探索的人,需要父母用自己的一举一动感染孩子,为孩子做出榜样。这正是我们奉行的教育孩子之宗旨。

——杨轶林父母:巢清尘、杨宝升

 

孩子都是可爱的。每一个孩子的身上都有共同的、与生俱来的特点,那就是:单纯,善良,渴望被重视,被同年龄的团体接受。我们教育的前提应该是以不扼杀这几点为前提,引导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这是我们每个成年人的责任。

从家长、老师教育工作者到社会都要意识到教育最重要的是人格教育、生命教育,让孩子学会学习,学会生活!

——梁 爽

 

*P255-256后记:有人爱我

其实,我做了一件最简单的事情,就是给孩子自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