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得起来,一定能飞得起来——读好想和你一起飞,铁蛋

标签:
和你一起飞铁蛋小u走吧咱们出去玩 |
分类: 一花一世界·拉萨生活 |
谢谢铁蛋、铁蛋妈、铁蛋爸,以及所有花钱买了俺这本小书的博友们——对小U我的厚爱以及对《走,出去玩》的喜爱……
庸俗地说一句:理解万岁!
小U我这本书从7万字删减到2万字,只是希望读到的人能在喝杯茶或是蹲个坑的时间能把它读完……
最初的稿件是小U一段,U妈一段,是一种动物与人的对话关系,最后改成了全是小U第一人称,所以在铁蛋妈的慧眼里她读到三分之二的小U,三分之一的U妈,真是高人啊,看来最后的改动不是很成功!小U我还得继续努力,等我写第二本“痞子U”的时候一定请铁蛋妈当第一读者!
“走,出去玩”,其实只是我们全家的一句口号,是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或许这仅仅是一种生活态度!事实上,不论是窝在城里还是浪迹天涯,不论以哪一种生活轨迹作为自己存在的方式,我们——所有人,都能“飞”得起来……
最终,我回归了自然,回归了自己的本心……随着自己的心去生活,就是一种纯粹的幸福!
以下转自铁蛋的博客,再次感谢铁蛋妈
好想和你一起飞:读《走,出去玩》(2009-10-16 22:41:31)
终于,盼望多日的小U的新书送到了。迫不及待地打开,一口气看完,感觉就一句话:太喜欢了!
老公知道我想写篇书评,很诧异。为什么不?文学评论不正是我的本行?我曾经花了至少5年的时间专门研究英国动物诗歌,现在还时不时地故地重游,中国的动物文学近年来也有所涉猎,所以我来评小U的这部被我归为动物文学类的作品也不算太没道理。不过我知道,我不会以一个所谓专业人士的身份来写这篇文章,因为专业的文论需要大量的理性思考,且通常要用理论做支撑。对于小U的这本书,我只能做一个普通的读者,一个被书中的声音唤起了许多心灵共鸣的读者。
我甚至能预感到我的读后感会写得比较没条理,因为我有太多的感动和太多的冲动;我的思绪不愿意排着整齐的队伍走出来,它们一个个的好像小U那样的野孩子,它们想要自由地奔跑。那就随它们吧,想到哪儿就写到哪儿吧。
小U是故事的叙述者,他的背后是他妈。U妈太让我佩服了!看过很多以动物的口吻表达人类思想的作品,有些纯粹把动物做为一个传声筒,而U妈的慧眼真正地深入到了小U的脑袋瓜子里,至少在书的前面2/3部分是这样的。只有真正爱狗懂狗的人才能给我们呈现出那么多有趣的细节,信手捻来:小U对朵朵的妒忌,想要霸占小猪的“坏心眼”,誓与众猫一决高下的决心,撞墙触电后的骂骂咧咧,初见罗拉时的懵懂爱意,还有小U的坚强、小U的自信和淡定…… 我敢肯定,所有看过这本书的人都会爱上小U,爱上那个可爱而真实的小生灵。
看到小U回忆他与一只十倍于自己的藏獒所做的“最后的战斗”,脑子里一直在努力地想象小U当时的处境,他该是饿极了才敢和那样一个可怕的敌人去较量,那他该是饿了好多天了!3天?5天?饥饿让小小的小U变成了一匹无畏的狼。还有拖把的出逃事件,当读到拖把“翻越高耸的围墙,消失在了月色中……”,我依稀看到了《荒野的呼唤》中回归狼群的巴克,我心里翻腾着的是和拖把和巴克一样的原始冲动,一种要挣脱锁链、做一个自由灵魂的冲动…… 小U的爸妈虽然不是出生在西藏,但他们以西藏为家,他们的心里满是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理解,他们是了不起的。
上面提到的算是比较有戏剧性的事件,其实书里最多的还是一些寻常琐事和由此反映出的经历者的最真实心理。青海湖边U妈替人捡垃圾,还有他们在安多的住店经历,这些都是让我们深有同感的故事。想到近几年经常被一帮朋友邀约着一起出行,快乐多多,但也有无奈的时候;曾几次和老公谋划着耍单帮,做回以前的独行侠,至今未能如愿。看过小U的书,决心更加坚定!
还有那些个烂路!…… 正写到这儿,有人敲办公室的门,一看是个我曾经资助过的西藏学生,还带着她的一个同学。小姑娘现在已经上到大四了,刚回家实习了回来,给我带来了她妈给挖的天麻,好感动!拿出小U的书,她们兴奋地翻看着图片,寻找着自己的家乡 (她们一个来自林芝,一个来自山南)。真巧了,我一周难得来办公室两次,更难得在办公室写东西,今天偏就赶巧了,跟西藏有关的都凑一块了,搞的跟假的似的。
接着说。还有那些个烂路!对于别人,走烂路绝对是件倒霉的事,可对于我们…… 倒不是说我们喜欢走烂路,而是烂路在我们的头脑里常常是和人迹罕至的绝美风景联系在一起的。记忆中我们坐在汶川到红原的大巴上,其中一截40多公里的路,走了整整半天;还有从康定出来回成都,因道路塌方,我们的长途卧铺车在路上一动不动地歇了8个小时;还有那些个连汽车都不通的道,一连骑在马上6、7个小时,一走就是2、3天,屁股都给磨破了,五脏六腑都给颠散了。说起来这都是十几年前的事了,那时我们多年轻,什么苦都不怕,什么样的地方都敢去。现在条件好了,人也似乎娇气了不少,但记忆中那些美的令人落泪的风景,还有那些单纯、质朴的人们,始终在心底召唤着我们;现在又来了个小U,他在我们的面前欢跃,一扑一闪,随即转身向前,他分明是在对我们说:“走,出去玩!”
做为与U妈U爸一样喜欢带狗旅行的人,我们出门在外时最敏感的就是人们对于狗的态度,所以看到小U在西藏受到那么多人的真心喜爱,看到他享受的种种自由,真替小U高兴!“众生平等”在许多地方只是个口号,而对于那些淳朴的藏民,那是他们一生的信仰!
表扬了U妈的智慧,再来表扬U妈的才华。书中那些美丽而平实的语言,有诗意但不玄虚。最喜欢的一句是:“雪花依然扑朔,冰冷却沸腾了我的双眼”,虽然不像是狗语,表达的却是小U和他的同类们体内尚存的野性,一种想要驰骋冰雪荒原的本能欲望。我们曾经在寒风呼啸的冬夜,在黑狮那如锥的目光中读到了他“沸腾”的心。
夸完了U妈,该夸夸U爸了。你拍的每张图片都很美!最喜欢的有玛多的“漂亮的小镇姑娘”那张,喜欢那双亮晶晶的眼睛。还有献给朵朵的小白菊;仿佛真有一股淡淡的菊香从面前飘过,一直飘到天上,飘到朵朵的身边。当然,书中最最让我喜欢的还是小U的PP:小U匍匐在干涸的河床上伸懒腰、小U在大湖边、在雪地上、在古格的土山上…… 很诧异小U在爸爸的镜头里竟然会变得那么的高大伟岸,又或者像个神秘的小天使。小U在爱他的爸爸眼里可不就是个天使?!
罗里罗嗦的一大堆,可见感触真的是很多。合上书,心里的一句话止不住的往外冒:去拉萨,呆下来!可大脑里的一个声音在说:这不可能,至少现在不可能,我们有铁蛋,他不能上高原,我们还有工作,还有这样那样的负担…… 难道改变真的这么难?难道自由的生活离我们真的这么遥远?如果人生有这么多的无奈,那我希望自己下辈子做狗,一只浪迹西藏的狗!
就写到这儿了,越说越打不住。给文章起了个名:“好想和你一起飞”,好象是一句歌词吧?不是存心要套用别人的话,就是突然想到了这句,觉得和自己的心情特贴切。“你”是谁?是小U,是铁蛋,是铁蛋爸,是我那颗渴望自由的心。
唉呀呀,写这样的文章,就是比写自个的专业论文要来劲的多 — 由此引发最后的感叹:不务正业的感觉真好!写自己的心之所感,真爽!